s 閱讀頁

二、特殊年代,特殊使命

  1.打不倒的“陳、姬、喬”!

  “如果中央出了軍閥,出了修正主義,你們就可以造反。”

  “例如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他們現正睡在我們的身旁。”

  一場急風暴雨式的政治運動在經曆了多年的積累與等待之後,終於冠之以“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名義在全國爆發了。

  外交部所屬的外語學院積極行動起來,他們貼大字報宣稱外交部是黑幫窩子,部長陳毅是黑幫頭子。繼而又因陳毅堅決反對衝擊6月亞非作家緊急會議,給他扣上“血腥鎮壓群眾運動的劊子手”的帽子。外交部內的造反派也蠢蠢欲動。

  外交部的工作還基本正常,但陳毅隱約感覺到了一些不正常。“有的人想把我整了,他可立大功,當副部長,這是個奪權鬥爭。”陳毅指出了問題實質。

  “隻要中央一天不撤掉我外交部長的職務,我就要頑強地表現自己,並企圖影響這個運動。”陳毅又一次在全體工作人員大會上表達自己的鬥爭決心。

  在第二外國語學院,陳毅用洪亮的嗓聲放著炮:“有人要揪我,就是北京359個學校,全國一、兩萬學校都來揪我,我也不怕,看看我陳毅到底是人是鬼!”

  在第一外國語學院,陳毅麵對抬著“打倒黑幫頭子陳毅”巨型高帽的造反派拍案而起:“看你們誰給我戴!看你們哪個敢給我戴?!”

  然而畢竟陳毅隻是陳毅,他無法改變和影響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一切。

  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頭子,一個棉紡廠的基層幹部王洪文相繼奪了《文匯報》、《解放日報》和市委、市政府的權。“不要相信死了張屠夫,就吃混毛豬”,作為所謂人民群眾奪權的典範,毛澤東認可了這種作法。奪權風暴席卷全國,掃蕩一切。本來還算平靜的外交部再也不能幸免了。

  “打倒陳、姬、喬”(指陳毅、姬鵬飛、喬冠華)的大字報一直貼到外交部大門外。外交部各級領導被揪鬥,姬鵬飛被“保護起來”。喬冠華的家也被抄了,牆上刷滿了“打倒陳毅”、“打倒三反分子龔澎”的標語。喬冠華被當頭澆了一桶冷水。龔澎被打成“裏通外國”的“三反分子”。部裏批鬥時,造反派令她懸跪在長條椅上,陳毅派人去說服調解,造反派全然不理,直到龔澎昏厥摔下,還朝她吐口水,大罵“裝死”。還有一次抄家,造反派逼她交出工作上用的所有筆記本,她拒絕交出,造反派抓住她的頭發就往牆上撞。大使,參讚們回國後挨打、戴高帽、遊外交部的就更不計其數了。

  這時,“紅色外交戰士”姚登山被印尼驅逐回國。在天安門城樓一手挽著偉大領袖毛澤東、一手挽著文化革命的旗手江青,這份無比的榮耀使姚登山瘋得忘乎所以了。王力8月7日接見外交部造反派時,不顧周總理一再重申外交部不允許奪權的指示,明目張膽地提出:“外交部可以奪權!”這就是著名的“王八七講話”。

  “革命幹部”姚登山像捧到了聖旨。隨即,發狂的揪陳火線指揮部包圍了外交部。8月16日,造反派封了外交部黨委的大印,宣布正式奪權。當晚,副部長姬鵬飛、喬冠華被押走,鎖在了地下室裏。第二天,造反戰士又押著他們到繁華熱鬧的王府井賣小報,以此來羞辱他們。喬冠華滿臉沮喪。畢竟這實在是既失個人體麵又有失國體。他自有辦法。押送之人一走,他也溜之大吉去小酒館喝啤酒,然後回部時交上早已算好的賣報錢,往往多幾毛,以致造反派諷刺他:“這個修正主義分子,倒會賣報賺錢!”

  尼克鬆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中國革命沒有毛,就決不會燃起火來;而沒有周,它就會燒光,隻剩下灰燼。

  的確,在這場文化大革命中,周恩來一方麵緊學、緊跟、緊改、緊趕,另一方麵又不能不正視黨和國家陷入動亂的嚴峻事實。他要為那些狂熱、過激和非人道的紅衛兵們操心衣食住行,同時他又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個戰友被清洗。1966年12月,他向老朋友李富春道出了他的信念,同時也是苦衷和無奈:我不入虎穴,誰入虎穴?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外交部是周恩來親手創建,也由他直接負責。他不能允許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和地位遭到損害。外事工作一天也不能中斷,盡管國內亂了,但他還是努力維護一個國家的體麵。因此,對於外交部,周恩來傾注了更多的心血。

  姬鵬飛、喬冠華、陳毅是文革小組要打倒的主要目標之一,打倒他們後就更猖狂地發動對周恩來的進攻。陳毅愛講話,也敢講,屢屢發一通“不合時宜”的大炮。在文革小組的指使和煽動下,造反派發起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周恩來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射向陳毅的明槍暗箭。1966年12月到1967年1月,周總理接見外語學院造反派五次之多,累計20多小時,有一半的篇幅是為了說服造反派正確看待陳毅。同時,他又說服陳毅,為了革命而暫時忍耐。1967年1月24日,陳毅在人民大會堂念著總理親自修改定稿的檢查。周幫助他過了關,使他重新投入自己的工作。

  然而上海奪權的“一月風暴”使形勢陷入更嚴重的動亂之中。駐外使館也發生一係列荒唐無理之舉,引起駐在國的反感和抗議。軍隊高級幹部也受到衝擊。陳毅又一次在沉默中爆發了。

  他在機場迎接外賓之時怒叱在外交部奪監督大權的造反派頭頭,並且大發其火:“我革命四十年,沒想到會弄成這種模樣。我死了也不服氣,我拚了老命也要鬥爭,我也要造他們的反!”

  在懷仁堂,他與文革小組展開麵對麵的針鋒鬥爭,這就是所謂的“二月逆流”。

  在中南海西樓,他徹底靠邊站之前的最後一次講話,接見歸國留學生代表。這是一次長達七小時的刻骨銘心的講話。

  不久,由於毛主席的震怒,陳毅和其他幾位老同誌開始挨批。外交部造反派立即喊出“打倒陳毅”的口號。在中央文革小組煽動下,外語學院造反派組成揪陳大軍,從7月15日開始在外交部門口安營紮寨,以此威逼總理交出陳毅。

  周恩來沒有妥協,他堅持隻能以小會為主,以理服人,不許懸掛“打倒”的標語。幾乎每次批鬥,總理都參加,等於是陪鬥。偶爾太忙無法出席時,就委托李富春出席,並派秘書、衛士長參加保護陳老總的安全。

  姚登山奪了外交部大權。姬鵬飛、喬冠華被押著去王府井叫賣小報。總理聞訊後,立即把公安部長兼北京衛戍區政委謝富治找來,要他把姬、喬找回來,然而謝富治竟然當麵頂撞……

  林彪、江青一夥指使外院造反派圍攻總理,致使總理連續18小時沒吃飯,並揚言要截陳毅的汽車,要衝到人民大會堂去揪鬥陳毅。總理憤怒地說:“你們是不是跟我開辯論會?!你們整我就是了!你們采取輪流戰術,從12點到現在,18個鍾頭了,我還沒睡覺……”隨後又嚴肅地警告造反派:“誰要在路上攔截陳毅同誌的車子,我馬上挺身而出;你們要揪鬥陳毅同誌,我就站在人民大會堂門口,讓你們從我身上踏過去!”

  為了盡快扭轉外交部的形勢,消除一係列“三砸一燒”式的外部事件造成的極壞影響,周恩來將“王八七講話”記錄稿送到上海毛澤東手中,毛澤東大筆一揮:大大大毒草!而後又在一份外交部的報告上批示:總理說話不靈的局麵再不能繼續下去,外交部是總理領導的,別人不能插手。

  接著,毛澤東又親自點名陳伯達,讓他去向造反派宣布:封閉外交部無效,奪權的造反派退出去,立即恢複姬鵬飛、喬冠華的工作。這裏沒有提到陳毅,沒有恢複他的工作,此時他還戴著“二月逆流黑幹將”的帽子。

  王力、關鋒、戚本禹先後被捕。帶頭造反奪權的姚登山也消失了,當然不是被送往三〇一醫院,在他被押走的時候,龔澎上去狠狠給了他一記耳光,這一記耳光代表了所有正義的人們的心聲。

  喬冠華又回到了他們的辦公桌旁。外交部又恢複了正常工作,從1969年開始,大使陸續都派出去了。正是在周總理的關懷與努力下,外交部才能成為受文革衝擊時間最短的部門,周恩來在外交部扭轉了乾坤。

  2.代理外長,跨越中美鴻溝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後,7月15日中美兩國政府同時發表公告:尼克鬆總統將在1972年適當的時候訪問中國。

  消息震驚了世界。兩國政府十分重視即將舉行雙邊高峰會晤。然而,那時正處於“文革”的中期,極“左”思潮仍然衝擊著共和國的外交工作。林彪等陰謀篡黨奪權,幸被毛澤東主席發現,結果折戟沉沙。“四人幫”興風作浪,借批改、反修與周恩來為難,阻礙毛澤東、周恩來恢複中美關係的努力。尼克鬆說,他的這次訪華是曆史的創舉,擔了許多政治風險。其實,中國方麵也擔了許多政治風險。國際上,南邊的越南對中美接觸最不高興,北邊的蘇聯也感到擔心。中美聯盟,蘇聯如芒刺在背啊。

  周總理精心設計著接待美國客人的複雜方案,他對外交部說:“中美兩國過去敵對多年,又無外交關係,我們是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對美國客人要以禮相待,不亢不卑,不冷不熱,不強加於人”。

  1971年10月20日,基辛格博士第二次訪華,為尼克鬆訪華的日期、議程及安全保衛做基本的安排。

  第二次訪華,基辛格神氣多了。第一次秘密來訪時,中國禮遇有加。他想,這次的待遇會更加高些吧。

  他要為尼克鬆訪華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帶來了總統即將來訪的全部人馬。負責政治策劃的,負責總統安全的,負責衛星傳送與新聞報道的,國務院的代表……一行百餘人乘坐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來到中國,預演總統訪華。

  但是,一下飛機,基辛格的心有些涼了。在上海機場,迎接他的仍然是上次的章文晉、王海容、唐聞生和唐龍彬。抵達北京,仍像上次一樣,隻有葉劍英元帥為首的幾位高級官員。不過增加了一位:代理外長姬鵬飛。

  姬鵬飛出使東德後,1955年回到外交部。從那時起到1972年,當了17年的副外長。1971年陳毅外長病重時期代理外長職務。中美正常化進程,自然少不了這位外長。

  基辛格的車隊從北京機場向釣魚台國賓館行駛著,途中布滿了警衛,斷絕了交通。他想象中的鮮花和歡迎的人群沒了。冷不丁,一行標語出現在他的眼簾:“打倒美帝國主義”。

  來到下榻的國賓館六號樓,他的心略為平靜下來,突然一份英文電訊稿放在房間裏,上麵醒目地印著一行通欄標題:“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

  他感到不快與不安,害怕他開創的美中和解打斷,他的曆史功勞被抹殺。聯想到一個月前林彪事件,基辛格更加擔心:“是否此行的政治氣候不好?”

  基辛格的擔心傳到周恩來耳朵裏,他非常生氣,責問外交部禮賓司,“為什麽要擺這些東西?”禮賓司回答:“這是新華社的老規矩。”

  事情反映到毛澤東。他輕輕一笑:“那是放空炮,告訴美國客人,我們歡迎他們。”

  翌日,姬鵬飛代外長陪同基辛格到人民大會堂會談。他傳達了毛主席的意見:“博士,你不要介意,每個國家都有其同群眾聯係的辦法,你們用報紙與電視,我們用牆上的標語”。

  姬外長一邊解釋,一邊指著咋天寫有反美標語的牆說:“昨天我們牆上反美帝,今天卻換成歡迎亞非乒乓球賽的英文標語。我們的宣傳有些放空炮。我們歡迎美國客人。”

  外長一席話,基辛格的虛驚頓時消失了。

  周恩來總理更以他特有的方式,讓美國人興奮不已。

  10月20日下午,周總理接見美方全體代表。他記憶力驚人,與美國代表們一一握手問候,道出對方的姓名、學曆與經曆。而周總理與他們隻有一麵之交。在隨後的宴會上,周恩來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

  “中美兩國關係在中斷了22年之後,現在要揭開新的一章,這應該歸功於毛澤東主席和尼克鬆總統。”

  賓主雙方熱烈鼓掌。周恩來點點頭,看了看基辛格,接著說:“當然,一定要有一個人作先導,這個先導就是基辛格博士,兩國友好的功勞簿上,應給博士記上一分。”

  基辛格聽到中國總理如此高度的讚揚,心裏樂滋滋的,臉上泛起了笑容,剛踏上中國的冷遇之感頓然煙消雲散。

  周接著又對新來的客人表示歡迎。

  “基辛格博士勇敢地秘密訪問了神秘的國土中國,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現在是基辛格博士第二次訪問這個國土,它不應該再被認為是神秘的了。他是作為一個朋友來的。還帶來了一些新朋友。我們熱烈歡迎你們。中美兩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我們兩國雖遠隔太平洋,但友誼把我們兩國人民聯係在一起。希望本著一種新的精神來迎接這一新的紀元。請允許我為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和客人們的健康幹杯!”

  美國人聽到這裏,感到無比親切,報以熱烈的掌聲。姬鵬飛站在總理一旁,深深地為總理的外交風度所折服。

  最後,周恩來特別繞宴會廳一周,同美方全體人員包括秘書、警衛及機組人員一一握手碰杯。在美國,他們哪裏享受過與總統、部長們如此親近的問候。他們無不為中國總理的熱情、平易近人、一視同仁所感動。

  3.中美上海公報起草內幕

  基辛格第二次訪華,是來打前站的。一是為了確定尼克鬆訪華的日期,二是為了商定尼克鬆訪華時發表的《聯合公報》初稿。前者易解,雙方同意定於第二年2月21日。後者頗費周折。因為基辛格首次訪華時沒有提及聯合公報問題,中方在他第二次訪問中也沒預作對案。

  “我們的總統訪問中國是冒了很大風險的,世界上有人希望尼克鬆總統這次訪問失敗。中美達成一個聯合公報對於加強我們總統的地位十分必要,這也符合中方的利益。”基辛格在每次會談中都希望在他離華前就公報達成一個總的諒解。

  “尼克鬆總統訪華,不是因為我們對你們產生了某種喜愛,是因為我們認為蘇聯的戰略首先是要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失去作用,然後是要進攻美國。因此,總統訪華完全是出於自私自利的國家利益。尼克鬆總統與基辛格博士都努力要使這次訪問成功,不僅在實際上要非常成功,而且在表現形式上也要顯得非常成功。我們需要搞一個聯合公報。”1972年1月,基辛格副手黑格將軍率先遣組訪華時,對周恩來講得更直率。

  美方多次提出要搞一個聯合公報,他們顯然有草案,中方怎麽辦?

  周恩來看了基辛格的草案,很不滿意。這是一份老生常談的公報草案。它用一些陳詞濫調,掩蓋雙方的分歧。更令人氣憤的是,它在台灣問題上有意回避美國撤軍問題,相反強調中方承諾隻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這個草案不能接受”周恩來指示章文晉起草對案,反映雙方的分歧與共同點。毛澤東主席是中方的最後決策者,他先表示不讚成搞什麽聯合公報。

  10月23日,周恩來率姬鵬飛、熊向暉和章文晉來到毛澤東住處。中美會談的大事都是在這裏敲定的。

  “搞聯合公報是美方提出來的,他們需要,不搞不好辦。”周恩來對毛澤東解釋說。

  “那個東西(章文晉起草的對案),我隻看了一遍,隻有一點發言權。不滿意,一點神氣也沒有。”毛澤東說。

  “這個草稿,我們還沒經過認真研究,先送主席審閱,然後按主席指示修改。”周恩來又解釋說。

  “國際形勢我講過多次,天下大亂嘛!各說各的可以,這個辦法好。他們不是講什麽和平、安全、不謀求霸權嗎?我們就要講革命,講解放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講大國不應該欺侮小國。不突出這個,不那麽妥當。”毛澤東就這樣為中方起草公報草案定下基調。他最後說:“各說各的好,你們跟他們吹吹。”毛澤東講完,周恩來指示熊向暉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改寫聯合公報的中方草案。

  熊向暉是周恩來得力的外交助手。早在共和國誕生之前就以中共地下工作“後三傑”之一著稱。他在抗日戰爭中打入胡宗南部的心髒,為我黨我軍取得了國民黨高層許多絕密文件,在重要關頭挽救了黨。抗戰勝利後,受周恩來指派到美國留學做地下工作。他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對國際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周恩來非常欣賞他。熊終於成為中美打開僵局時的總理助手。

  毛澤東對熊向暉的修改很滿意:“這一稿改得好,寫了我的一些老生常談,有點神氣了。”

  10月24日晚,周恩來再次主持了與基辛格的會談。原來訂由姬鵬飛代外長與基辛格談聯合公報的起草問題。周恩來深感問題重大,中方對案尚未寫好,便親自主持中美會談。

  他讓姬鵬飛念了中方草案全文,基辛格聽了大吃一驚:這不是表明尼克鬆總統的訪問要以中美一係列的分歧宣告結束嗎?“中方的革命性立場用詞尖銳,毫不妥協,難以接受。”

  “用漂亮的外交辭令掩蓋分歧的典型公報,往往是禍根。公開擺明分歧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開始,也是通向未來的第一步。基辛格博士不妨再考慮一下。”周恩來通情達理,言之有道。

  周恩來示意休息一下,緩和緊張的談判氣氛,也讓美方人員商討對策。基辛格終於悟出了道理,豁然開朗:“這種新奇的做法,也許可以解決我們的難題。寫明分歧將會使盟國們和朋友們放心,他們的利益得到了維護。如果我們能夠形成一些共同立場,那麽這些立場將顯示堅持原則的領導人真正的信仰。”

  基辛格後來在《白宮歲月》回憶錄中寫道:“我很欣賞周恩來的傑出品格。他對事物了解詳細是驚人的。許多領導人利用細節來回避問題的複雜性,但是周恩來有一種特別卓越的才能,他能抓住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他是一個為信仰而獻身的理論家。”複會後,他欣然接受了中方草案的寫法,隻是要求雙方不要太火藥味。

  但是在討論公報的台灣部分時,又出現僵局,美國堅持不能背棄老朋友蔣介石,不願意與台灣斷交、從台灣撤軍。基辛格的觀點還是20年前的老一套。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美國軍隊必須撤出台灣。這三條原則立場是不能變的”,周恩來嚴正指出。台灣問題,事關主權,中國決不退讓。

  還有一天,基辛格就要返美了,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總不能空手而歸吧。他決定推遲一天回國。

  真不愧為外交博士。基辛格挖空心思,想出了一個為中美雙方均能接受的提法:“美國人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對這一立場不持異議。”

  周恩來對基辛格博士終於找出一個妥協的方式表示讚賞:“博士到底是博士。”

  帶著一個雙方接受的草案,基辛格於10月26日9時返回了美國。

  4.傲慢與偏見

  美國總統出訪,興師動眾,排場豪華壯觀。一批幾百人的隨從人員,一架專用飛機。那隨從的特工如臨大敵,對總統要訪問的每個角落都要進行安全檢查。他們不相信東道國的保衛人員,一切均要自己過目。為了美國總統的方便,美國人常常不顧及東道國的主權與尊嚴。

  基辛格就說,尼克鬆訪問加拿大時,先遣人員竟然要把加拿大總理辦公室的沙發加上他們帶來的藍色套子,以便在電視中突出美國總統的形象。在場的加拿大官員氣得說不出話來。

  尼克鬆訪問英國時,竟然幹涉英國首相舉行宴會時的請客名單,他們的理由是,害怕名單中有刺客。英國對此非常生氣,不得不向白宮提出抗議,維護大英帝國的尊嚴。

  美國人就是這樣,自高自大,對別人懷著傲慢與偏見。

  1972年1月3日,黑格準將率先遣組到北京,為尼克鬆訪華進行具體安排。他是為總統的安全保障、新聞采訪等技術問題而來的。美國人會在中國人麵前擺架子,顯傲慢嗎?

  基辛格懂得中國人對主權問題十分敏感,他已事先給黑格將軍打了招呼。

  1月4日上午,姬鵬飛同黑格一行舉行會談。

  “中美雙方領導人會晤具有重要曆史意義,決不讓技術問題在任何方麵幹擾我們。我十分敬佩中國高度的工作效率。”黑格開頭講起來。突然他話鋒一轉:“但是,為了我國總統的安全,我希望貴國提供一份恐怖分子名單!”

  “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根本沒有恐怖分子。請貴國總統放心,我國政府絕對保證總統先生的安全。”姬鵬飛不卑不亢,回答了美國客人的問題。

  美國人特別想擴大尼克鬆訪華的意義,提出要衛星電視實況轉播,要增加隨訪記者。中國通情達理,同意美方要求。

  姬鵬飛說:“中國同意美方在中國建立地麵衛星站,但事關我國主權。中方可請美方協助租用衛星,租用期間所有權屬中國,美方使用衛星線路要向中方提出申請,支付使用費。”在涉及主權問題上,黑格想起基辛格的意見,同意姬鵬飛代外長的主張。

  美國人為了總統的安全,讓總統乘“空軍一號”專機,他們不信任別人的專機、專車。

  中國堅持尼克鬆抵上海後,要換成中國的專機、專車。尼克鬆訪問京、滬、杭等地的活動場所、路線、住所由中方保證其安全。

  在那特殊的年代,中美之間有20多年的敵視,從未有過正式的交往,是抵製蘇聯咄咄逼人的威脅,使雙方走上了談判桌。自然免不了猜疑與敵對。美國曆來自視老大,對別國頤指氣使慣了。但是,中國是泱泱大國,對對手的這種傲慢與偏見決不會低頭,堅持不卑不亢,有理有節,終於如期保證了尼克鬆“震驚世界的一周”之旅的安全。從此,中美兩國跨越了22年敵視的鴻溝,向正常化邁進。

  §§第七章 周恩來與喬冠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