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美國政府對西藏問題立場轉變

  裏根政府對西藏問題的態度

  自1972年中美關係改善以來,美國經曆了尼克鬆、福特、卡特、裏根、布什和克林頓六位總統。前四位總統對華政策的意圖基於借助中國抗衡蘇聯的威脅,因此他們都奉行發展與中國友好的對華政策,隻是積極程度不同,中美關係一直朝著健康正常的方向發展。在西藏問題上,他們放棄了對西藏分裂分子的武裝援助,堅持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形成了政府要員不會見達賴的慣例。1987年9月17日,羅伊在參議院外委會作證提到人權問題時說:“用一句話來概括中國的人權狀況就是:過去十年人權方麵的趨勢是積極的”。1987年10月國會通過譴責中國的決議後,美國務院明確表示它反對國會采取任何將對中國在西藏的主權提出懷疑的作法。羅伊說,美國並沒有支持達賴最近提出的要使西藏成為一個和平區的五點建議,這是因為這一建議背後的基本想法是要搞西藏獨立。

  及至布什總統上台後,國際形勢已發生很大變化,美蘇緩和已明朗化,最終結束了冷戰,並帶動整個國際局勢的緩和。布什對華政策的主要出發點由借助中國抗衡蘇聯轉變成主要針對中國本身,即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促使中國社會製度發生質的變化,朝著美國式的民主方向發展。布什政府對西藏問題也采取越來越露骨的幹涉作法。六四事件後加強了這一趨勢。

  六四事件與西藏人權問題

  1989年在中國北京發生了六四事件。作為一向指手劃腳的美國作出了非同尋常的反應。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是在“肆意踐踏人權”,因而對中國實施了措施嚴厲、內容廣泛的經濟製裁。

  六四事件強化了美國政府對西藏人權問題的關注,布什總統也一改以前溫和謹慎的對華政策而變得越來越強硬。1990年5月16日,布什總統在向國會闡述對中國實行經濟製裁措施時明確描述了美國對華政策的五項目標,其中第一個目標就是“促進對人權的尊重”。1991年2月3日,美國務院在人權報告中攻擊中國侵犯人權。最後,1991年4月18日布什總統會見達賴標誌著美國政府對西藏問題的“關注”達到了新的高度。

  布什總統會見達賴

  1991年4月18日,美國總統布什在他的日程表上沒有安排的一次私人會晤中會見了達賴。這次會見沒有任何記者在場。這是美國現任總統第一次接見達賴,它給中美關係投下了陰影。白宮官員說,布什願意在他的私人住處而不是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達賴,原因是這位西藏人不是國家元首。4月18日,白宮發言人菲茲沃特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從來沒有承認過西藏獨立。然而我們多次向中國政府提出我們對那個國家——我是說西藏——發生侵犯人權的事情感到關切,我們將繼續勸說達賴喇嘛的信徒和北京政府恢複和平對話,以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

  布什總統會見達賴突破了傳統上美國政府要員不與達賴晤麵或接觸的既定政策。最為緊要的是在布什會見達賴的前六天,中國大使館已表示任何國家接見達賴都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這表明美國對華事務中,人權問題的份量已超過政治甚至可能是戰略關係上的考慮。布什政府已將人權外交作為對華政策的重要方麵,將中國人權狀況的改善作為恢複和保持正常中美關係的條件。布什政府對華人權外交,目的不僅僅在於人權本身,而且在於通過輸出資本主義的人權觀,影響和改變中國的價值觀念,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中征服中國,從而不戰而勝,實現和平演變中國的目的。美國政府的政策實質上威脅到中國的根本國家利益,涉及到中國政局的穩定和能否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這正是目前中美關係發生衝突的焦點。

  布什敢於會見達賴與美國在海灣戰爭中的勝利不無關係。海灣戰爭的勝利,一掃朝鮮戰爭和越戰壓在美國人心頭上的陰霾,美國政府又看到了自己的強大。布什總統4月13日在馬克斯韋爾空軍基地發表了“世界新秩序”的演說,中心內容是所謂四項原則:和平解決爭端,團結一致反對侵略,削減和控製武器,公正對待各國人民。其實質是美國要成為世界的主宰。海灣戰爭改變了美國社會思潮以孤立主義為主導的現狀,美國人的自信心得到了鼓舞,進而膨脹了要試圖成為世界主宰的幻想。他們在國際舞台上揮舞大棒,躍躍欲試。對達賴的會見,就是布什所謂的公正對待各國人民的原則的具體應用,也是美國想成為世界警察的努力。然而當美國比其它國家都強大時都沒能實現其主宰世界的野心,現在就更不能達到其目的了。

  通過上麵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政府和議會在對待西藏人權問題時是有所不同的。在政治及戰略關係和人權問題的選擇中,國會選擇的是人權問題,而政府則更注重前者。政府作為國家對外關係的主體要考慮到國家利益以及國際事務中錯綜複雜的關係。例如1987年10月,使美國政府在西藏人權問題上反應謹慎的原因是,擔心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施加過大的壓力可能會破壞中美在更為重要的問題上的合作關係,美國不願意為它同北京的關係注入新的對對方有刺激的因素。因此美國政府竭力向中國強調,盡管它支持維護人權,但它並不支持達賴的任何政治活動。政府有時也會在人權問題上前進一步,但這亦是為了達到國家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種政治手段。雖然美國會和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有分歧,但這隻是表麵的。他們在維護美國國家利益上是一致的,其區別不是采取什麽樣的立場,而是表達立場的方式不同而已。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