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二戰後西藏所處之國際背景

  在從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直到20世紀前期的這段時間裏,在我國西藏地區進行侵略和掠奪的主要是英俄兩大帝國主義國家,它們激烈爭奪,互不相讓。由於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而爆發的世界大戰,對人類曆史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同樣也影響著西藏地區的曆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使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沙皇俄國消失,產生了列寧領導的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帝國主義世界內部出現了英法漸衰、美國崛起的勢頭。持續六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國際關係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一方麵,出現了一係列的社會主義國家,使世界社會主義的力量不斷擴大;另一方麵,在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產生了新的力量分化組合。

  1945年5月和8月,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相繼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於9月2日勝利結束。大戰曆時6年,全球有80%的人口和70多個國家先後卷入。它給人類帶給了空前的災難,同時也給國際關係帶來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使國際社會的力量對比產生了極其重大的變化。

  作為老牌帝國主義圍家的大英帝國,曾經有過“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年代。但是,由於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逐漸被美國和德國趕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它衰落的經濟決定了它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受製於人。它的殖民地多而且分散於世界各地,雖然在大戰中沒有受到過大的衝擊,但在實際上已經開始解體。各自治領的離心傾向明顯增強,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加之美國利用“國際托管”、“自由貿易”、“民族自決”等口號挖其牆角,結果使英帝國處於捉襟見肘的境地。雖然戰後英國內閣企圖借重其“三環外交”保住地位,但畢竟因二戰元氣大傷,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得不在印度、緬甸、希臘、巴勒斯坦等地區逐步退卻。而它在這些地區權力收縮後形成的力量真空便逐漸被美國取而代之。

  與大英帝國形成鮮明對照,美國在戰爭中迅速膨脹,戰後成為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大戰沒有在美國本土進行,軍事訂貨又刺激了其經濟的飛速發展。1938~1944年,鋼產量從4780萬噸猛增到8130萬噸。大戰結束後,戰時受到壓抑的國內需求得到滿足,國外市場上又無人能同美國競爭。因此到1948年美國工業生產已比戰爭前增長了兩倍以上。除經濟實力增強外,美國還壟斷著原子彈,並在世界各地擁有軍事基地,在聯合國中控製著表決機器。在其膨脹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唆使下,它的霸權野心也從美洲地區擴展到全世界。其霸權欲望已不隻限於對個別殖民地進行再分割,而是借助於批判殖民主義、聯合國托管、第四點計劃等,來衝破所有殖民帝國在一切殖民地的壟斷地位,而登上世界霸主的座位。

  因此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國際關係的重要分水嶺。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各列強力量的新的分化組合。其中,美國的強盛和英國的衰落,勢必給戰後世界政治格局造成深遠的影響。這也正是戰後西藏問題發展變化的宏觀國際背景。

  二戰也深刻地影響到我國西藏地方所處的微觀國際環境。如前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各個國家內部的政治形勢都發生了極其重大的變化。世界社會主義陣營逐漸強大,西方資本主義內部有了新的組合,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力量生機勃勃。在這股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中,國勢衰微的大英帝國喪失了其稱霸世界的強國地位,而作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印度經過長期的革命鬥爭,終於在1947年獲得了獨立。這一形勢的發展極大影響著與印度毗鄰的西藏:一方麵,英帝國主義長期以來從西藏掠奪的種種特權完全由印度繼承下來,英國駐藏的一切機構均改為印度機構,印度獲得了英國在西藏的一切殖民遺產;另一方麵,此時自身難保的英帝國也沒有從前那麽大力量去進一步策動西藏的“獨立”,這一“使命”不可避免地由戰後上升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逐步取而代之。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而飛速崛起的美國,對西藏圖謀已久。在十九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由於自身的實力及其對外政策的全盤考慮,美國對西藏的染指活動相對於英俄兩國來說,是居於次要地位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十年間,美國對西藏圖謀的野心不斷增大。但考慮到當時與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盟友關係,其對西藏的一切活動都是從“堅持並尊重中國主權”這一傳統政策出發的,因而尚未達到引起中美關係糾紛的地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國從其“反對、孤立、遏製共產主義勢力進一步蔓延”這一立場出發,實行敵視新中國的總政策,這也支配了它對西藏的政策。於是,無論美國政府的外交機構還是情報部門都開始積極插手所謂西藏“獨立”的陰謀活動。這種活動直到1972年中美關係緩和之後才有所收斂。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