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六十九、伉儷情深

  正當盛彤笙“老驥伏櫪”之時,1984年初,夫人鄒東明複發腦溢血突然去世,這對晚年的盛彤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鄒東明女士出生於1923年,江蘇無錫人,1943年考入中央大學師範學院藝術係,師從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張書旗、陳之佛等學國畫。她為人熱情開朗,美麗大方,氣質不凡,是一名書畫出眾的才女。1947年,鄒東明從中央大學畢業,辭別錦繡江南,離開故鄉和親人,來到大西北的蘭州與盛彤笙完婚。

  常言道,好女人是一所學校。為了成就丈夫的一番事業,鄒東明女士作出了很大的犧牲。我們曾經采訪過盛彤笙的胞妹盛佩芝老人,談到對鄒東明的印象,她甚至有“我嫂子嫁給我哥真是可惜了”的感歎。她回憶說:

  “我嫂子長得很漂亮,有一種氣質,是中大的校花,專業上也學得好,有造詣,她的家境也好,教授之家,父親鄒鍾琳是中大教授。她在中大有不少追求者,但她的父親死活就隻看上了我哥,認為他很有才氣,將來一定有出息。1947年到蘭州來完婚,那年我哥已36歲,嫂子才24歲。到大西北真是吃苦來了,蘭州交通不便,冬天很冷,生的煤爐子,吃水要到黃河去拉,回來後用明礬沉澱才能吃。嫂子來後沒有工作,因為當時社會上很亂,外出做事不安全,1954年我哥到中科院後嫂子才出來工作,在圖書館當管理員,以後到蘭州獸研所也是管管資料,專業也丟了。但嫂子生性樂觀,能吃苦,不計較這些。解放前環境險惡,每個學校都派了特務,再加上師資、經費的困難,辦學非常艱難,我哥自尊心很強,壓力大,心情不好。打成“右派“後,很消沉,特別是在”文革“中,成天遭批鬥甚至毒打,我哥一度感到人生毫無意思,甚至有輕生的想法,這個時候,總是我嫂子開導他,用樂觀的天性和賢惠的溫情感染他。嫂子考慮問題也周全,在每次拉出去批鬥前,讓他穿一件棉短大衣,為的是準備挨打時少受些皮肉之苦。有嫂子陪伴在身邊,總算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嫂子是我哥的精神支柱。”

  盛彤笙的兒媳馬曉玲對婆母也有一段深情的回憶:

  “我婆婆是大家閨秀,在眾人的眼裏她是江南美女。她非常樂觀、開朗、豁達,她的氣質影響著我們大家。在她身上看不到嬌驕二氣,心理的承受能力很強,不管發生了什麽事情,隻要到了婆婆那裏就沒事了。她總是在努力化解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盡量減少別人的痛苦,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我們的兒子小時候得了一場大病,醫生一會兒說是腦炎,一會兒診斷為敗血症,我們急得不得了,婆婆一直安慰我們,還幫助我們分析孩子的病情,安慰我們‘別聽他們胡說,不會是敗血症,孩子的病會好的’,後來兒子的病果然好了。公公平時很少說話,家裏的氣氛全靠她調節,什麽事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上世紀40年代末,婆婆隨公公從南京到了蘭州,當年蘭州的生活條件與南京有著天壤之別。但是,為了公公能在艱苦的大西北開創出一番事業來,她完全犧牲了自己的一切,特別是自己的專業也放棄了,很多人為她感到惋惜。當初她如果不離開南京,一直搞專業的話,完全有可能成為一位了不起的畫家。”

  說到鄒東明,不能不提到她的父親、我國傑出的農業昆蟲學家鄒鍾琳。他早年留學美國,先在明尼蘇達大學學習昆蟲學和昆蟲生態學,獲碩士學位;繼而進入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國立中央大學執教,創建了昆蟲研究室,曾受中央大學校長吳有訓之聘,任農學院院長。解放後任南京農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務處長、中國農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國家一級教授。他是我國水稻螟蟲防治的先驅,在昆蟲生態學的研究、應用和果樹害蟲防治上有突出貢獻,出版了我國第一部《昆蟲生態學》著作。從教63年,更是滋蘭樹惠,桃李芬芳。作為書香世家,他膝下的兩兒兩女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老先生的眼力自是不凡,由於同在中央大學執教,彼此又比鄰而居,盛彤笙經常往來於他家,老先生非常欣賞他的人品和才華,留下了極好的印象,雖然家境貧寒,雖然年齡差距較大,盛彤笙到他家中,鄒東明見了一直稱他為“老兄”,有時甚至笑呼他“叔叔”,可老先生就是在女兒眾多的追求者中,認定了盛彤笙,為自己的女兒選中一位可以托付終身的佳婿,成就了女兒的美滿姻緣。1947年女兒大學一畢業,他又以博大的胸襟,支持女兒來到大西北,與丈夫度過了很長一段甘苦與共、相濡以沫的歲月。

  流年似水。盛彤笙從1947年在蘭州完婚,到1978年冬夫妻倆悄然離開蘭州,來到江蘇省農科院,31年彈指一揮間。這個他曾經創造過輝煌的地方,卻沒能容下一位博古通今的學者,終至他在這裏難以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難以對社會有所貢獻,在逆境中忍受歧視和誹謗,落得劫後餘生,留下了無限傷痛,相扶以歸,令人感慨唏噓!

  鄒東明退休來到南京後,因照料丈夫的疾病,頻繁往來於醫院與居室之間,疲於奔波,終致腦血管宿疾複發,於1983年12月22日住進醫院。之後病情加重,嘔吐昏迷,甚至用呼吸機幫助呼吸,行氣管切開術,並插入胃管,終無力回天。1984年1月13日,對盛彤笙來說,這是一個“黑色星期五”,是一個痛徹心肺的星期五,他特意將這一天的日曆撕了下來,貼在記事本上並寫下了這樣幾段話:

  “1月13日下午1時40分東明的心髒停止跳動,人天永訣,痛哉!”;

  “1月14日下午向遺體告別,火化,6時30分骨灰回家,魂兮歸來!”

  他最親愛的人就這樣走了!年輕和中年時的相親相愛、相敬如賓,苦度了36年的艱難歲月,剛剛迎來雲消霧散的日子,正欲攜手老年相濡以沫、頤養天年,卻不意撒手西歸。他在給一位友人的信中說:“我老年失伴,痛苦之情,不可名狀,這一巨大打擊,不知何時才能恢複。”盛彤笙常常一個人在院子裏散步,不說一句話,老是在沉思,在無盡的懷念之中……

  是啊!36年多來,這個家都是她在支撐著。來蘭州不久,當時社會上很亂,外出做事不安全,他沒有讓她出來工作,她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精致入味的菜肴,光鮮得體的衣著,使一家人在外總是顯得體麵而精神。每當他從事著作或譯著時,她就在一旁幫助抄寫、整理稿件。解放後,她才出來工作,先是在西北畜牧部搞收發。以後到蘭州的中科院西北分院,也隻是在院圖書館管管圖書資料,與她原先所學的專業毫不相幹,但她從未在工作上提一點個人要求,雖然她也是徐悲鴻的弟子,雖然在國畫上也很有造詣,雖然她也十分喜愛寫字作畫,但她更知道丈夫身上的擔子很重,她不願因自己的事幹擾丈夫的工作。即使家中的事情,親友間的事情,都是她在全力張羅,沒有分散他的一點精力。就連該男子漢出麵的事,她也一力承當。他清楚地記得,解放前在小西湖時,一天傍晚時分,兩個持槍的劫匪闖進家中,不知從哪裏打探到他從德國獲得醫學和獸醫學博士學位回國時,德國科學院獎給的一塊鑽石懷表,進門便抓住他說,你把從德國帶回來的那隻懷表拿出來!他說,你們要我家的任何東西我都可以給,唯獨這塊懷表不能給。盜賊見文的不行便要來武的,她怕丈夫吃虧,衝在前麵將他與劫匪隔開,大聲說:“放掉他,要殺殺我,我管錢,他不管錢。”她的氣勢,一時把劫匪鎮住了,雖然最後還是搶走了懷表,但她的勇氣令人刮目相看。

  她的熱情大度也是滿院皆知。當年創辦獸醫學院,招聘來的教師,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從南方到大西北路途遙遠,交通阻隔,西蘭公路經常有土匪出沒,打劫行人,他怕來的教師路途不安全,往往前去西安接應。從南京請來的教師,隻要是坐飛機來的,他也要親自到蘭州東郊機場迎接。來了以後,就在他家中吃飯,她傾其所有,熱情接待。中央大學的章道彬、胡祥璧、高行健及朱宣人、蔣次昇、任繼周夫婦等許多人都是如此,直到將一切安排妥當才離開他家。1947年畢業於上海南通學院的謝念難,是盛彤笙召喚來的,他考慮一個女孩子獨身在外不安全,就一直安排在家裏吃住,直到結婚才離開。有一年,南京大學教授鄭集應邀到蘭州講學一學期,就一直在他家中,吃住都由她照應。修了教授樓也是安排其他教授先住,自己住的土坯房,她從來沒有怨言。

  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更使他覺得自己的妻子深明大義。無端的受辱,非人的折磨,不公的遭遇,他內心曾數次憤憤不平,也曾閃現過輕生的念頭。他不是聖人,想當初立誌教育救國以不負所學,奔赴西北以展鴻願,而今翼羽豐滿卻不可以高飛,大鵬折翅,翱翔不得;騏驥伏櫪,誌在千裏,卻被韁繩所係,馳騁不得。現在又是日日批鬥,夜夜聲討。昔日之名師,今成改造對象;往日座上賓,今成階下囚,何錯之有!那麽多的不幸和磨難,使他百思不得其解,巨大的反差吞噬著他的心靈。中國知識分子曆來有“士可殺而不可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他們活則頂天立地,決不苟且偷生。鄒東明對丈夫知之甚深,明察秋毫,雖然她自己也受了多少委屈,擔了多少驚嚇,但卻反而勸慰他:“大丈夫當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世亂必有終了之時,你胸懷報國之誌,定會有實現之日,而今一些人不堪受辱以自殺抗爭,以死明誌,反而落得個自絕於黨,自絕於人民,以叛徒定性,稱其死有餘辜,又累及家室兒女親友,實在不值得。”這些話如醍醐灌頂,使他一下清醒了許多。他覺得一人之死,死不足惜,若使親朋故友因己之死而觸禍端、遭株連,那真成罪過,對人不起。再看看麵前賢惠的妻子和一雙熟睡的兒女,盛彤笙為顧及自己名聲的一念之私而感愧疚。妻子和親友的屢屢開導,使他心情慢慢釋然,重歸自信。他的心中又升起了一輪新的太陽。以後,他在受批挨鬥之餘,傾情於翻譯外國學術名著和科技資料,作為解脫之道,心中也增加了幾分淡定與自如。

  現在,相倚相伴、風雨同舟的夫人先自己而去了,頃刻之間陰陽兩隔,怎不令他悲痛欲絕,肝腸寸斷!此後的一段時間裏,盛彤笙經常手撫骨灰盒,連聲呼喚著“魂兮歸來!”每日三餐,座旁總要擺一副碗筷,一張座椅,猶如夫人仍陪伴在身邊。在每年的清明、鄒東明的忌日、生日這三個日子裏,還要為他奏一曲安魂曲,以慰亡靈,直到1985年5月因身罹癌症住進醫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