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四十七、校園歡歌

  國立獸醫學院雖說是“嚴”字當頭:治學嚴!管理嚴!紀律嚴!但盛彤笙更多的還是以寬博的胸襟和充滿人情味的方式關懷每一個學生,學校整個辦學環境寬鬆融洽,更像一個充滿愛心、親情融融的大家庭,學生們既有學習上的緊張刻苦,又有生活中的歡歌笑語,四年的大學生活是他們終生難忘的歡樂時光。時隔五六十年後的今天,無論老校友、老教師一談起盛彤笙這位老院長,至今還是那樣令人感慨不已,那樣充滿崇敬之情。

  “師同父母,愛生如子”。這就是學生對當年學校的師生關係的評價。

  盛彤笙要求教師、員工對學生一定要關心,要愛如子女,這使學生初到學校就有一種家庭般的溫暖。他每天非常忙碌,還把學生的事情放在心上,經常到宿舍去看望他們,問吃得怎樣,睡得如何,學習上有什麽困難,生活上有什麽問題。1950級畜牧專業本科班校友馬學增回憶說:

  “我們每天在起床前,工友都會把洗臉水放到宿舍門口。冬天,學校還要給學生們發一點雪花膏之類的護膚品。第一屆的學生由於學習太緊張,學校怕他們身體吃不消,還給他們配發了魚肝油。1952年,從四川招來了一部分學生,他們從熱地方來到北方,衣著單薄,鋪蓋卷就是一張軟涼席,蘭州的冬天很冷,盛院長安排家屬和女同學為他們縫製棉衣棉褲。剛到西北來,生活上有點不太習慣,學校的食堂就每頓都準備米飯、麵條、饅頭,讓他們選擇。盛院長晚上經常到學生和教師的宿舍檢查,既問學習,也關心生活。他要求師生一定要注重儀表,穿戴要整齊,頭發要梳理光潔,佩戴校徽,上課不要遲到早退。學校還設有病號灶,上午10點、下午4點給病號加餐,有牛奶、酸奶、雞蛋羹等,我當時患胃潰瘍,長期享受過這種待遇,學校對學生的關心真是細致入微。”

  每到傳統節日,為了不使學生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羈旅之感,學校食堂不但飯菜花樣多,而且每個教師家眷也會亮一小手,做一道拿手好菜端到食堂來,放在一張大餐桌上,請大家品嚐。當年外省的學生居多,特別是南方的一些學生,因為路途遙遠,當時又兵荒馬亂,假期回不了家,過大年時還分別被教職工邀至家中,共度春節。春暖花開、鶯飛草長之時,又組織學生到風景名勝之地或踏青遠遊,或表演歌舞。每年4月,還要組織學生到桃花盛開的安寧堡去旅遊,觀賞桃花。1948年4月18日這一天,盛彤笙還致函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八補給區司令部,“惟以該地距離較遠,徒步往返勢難當日往返,擬請貴部惠借大卡車二部往返一次,所需汽油自備”等,第八司令部不但答應了派車,連油費也承擔了,於是,盛彤笙又去函感謝。這些活動,許多當年的學生至今仍無比留戀。

  《國立獸醫學院校刊》曾經描述了解放後第一個中秋節學校舉辦月光晚會的情況,可窺視到師生們在節日生活中的溫馨一幕:

  “月華初上的時候,全院師生員工和眷屬以及小朋友們二百餘人,都集坐在伏羲堂前的花壇旁邊,皎潔的月色照亮了每個人的心情,學校拉來一車西瓜和月餅,大家吃著甜甜的月餅,欣賞著晚會的各種節目,不時有鑼鼓的響聲來增加大家的情趣,氣氛輕鬆熱烈,連平時不苟言笑的盛院長,也會來一曲德國民間小調,博得大家的陣陣掌聲。最後,學生們和教授都扭起秧歌來了,連老太太也加入其中。一夕狂歡,直至深夜興闌始散。”

  生活上的好壞是當年衡量一個單位和集體是否有親和力的重要標尺。在如今飯館遍地、許多人營養過剩的情況下,很難想象當年物資緊缺、食難果腹的年代,人們是如何看重“食堂”這個家和“吃”這件事的。而令許多校友至今仍津津樂道的是,學校的夥食辦得非常好。俗話說“眾口難調”,過去的人們大多數是在單位上灶吃飯,十幾個人的食堂尚且不好管理,何況幾百人的學校,可西北畜牧獸醫學院就是把夥食辦得幾乎人人滿意。國家給的6元夥食費,照理說錢不多,但由於調度得當,卻做到8人一桌,4菜一湯,分菜吃飯,主食放開吃。每逢節日、校慶日還要給大家加餐,8菜一湯,甚至加餐時還能吃到一隻大鴨子,這些都成了今天難忘的記憶。一個學校要把夥食搞得大家都滿意,“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少吃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此,總務處上至主任下至炊事員,整天忙裏忙外,就琢磨怎樣讓大家吃好。學校也讓學生會參與夥食管理,輪流幫灶,經常反映學生們的要求。當年的管理員陸竣還不時到學生中征求意見,說如果夥食搞不好,盛院長會責怪我們。他對工作非常負責任,見學生吃飯時有浪費現象,就請盛院長給同學們講一下注意節約。盛彤笙後來在學生大會上要求大家不要將吃剩的饅頭亂扔,不許將肉皮丟掉,炊事員很辛苦,要尊重他們的勞動等。同時也要求夥食科做些改進,如蒸些小饅頭;將肉皮割除,晾幹後用油炸,再做菜就好吃了。由於菜炒得好,花樣多,老師、家屬也都上灶買飯菜,自己不再起小灶,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鑽業務、搞教學。學校的夥食在蘭州高校中小有名氣,令一些兄弟院校的學生羨慕不已,如蘭大、西北師院、蘭醫等兄弟院校也經常派人前來觀摩學習。

  學院又是一個歡樂的大家庭。四五十年代,物質生活雖然比較清苦,但文化生活卻十分活躍。當年學校成立了舞蹈隊、樂隊、合唱隊、體操隊、話劇社、秦劇社等,開展的各項活動真不少:平時有師生聯歡會、歌舞晚會,每年迎接新生有迎新晚會,中秋節有月光晚會,元旦又有師生同樂會,還有春節的師生團拜會等,幾乎都成固定模式。原甘肅農業大學教授李婉平是學生中的文藝骨幹,她回憶說:

  “我們那時師生關係相處得非常融洽。每逢周末,學校在交誼廳前的小廣場上舉辦舞會,師生們都聚集在明亮的燈光下輕歌曼舞,有時甚至請來軍區管弦樂隊一起聯歡。放電影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周末的夜幕還沒有降臨,師生們就自帶小板凳,將伏羲堂的南門場地擠得滿滿當當,電影片子由學生騎著自行車到城裏電影公司取送,條件雖然簡陋,但是大家的興致很高。聯歡晚會更是精彩紛呈,師生們的秦腔、評劇常常是整本整本地演,有的話劇或歌劇則是由老師或學生自己寫劇本,自編自演。演過的節目有《春到茶山》《花兒與少年》《夫妻觀燈》《打豬草》《布穀鳥叫了》《保姆來了》《小拜年》等,還有一些藏族、朝鮮族歌舞,樂隊也是教師和學生擔任。1955年學生會組織演出了曹禺的名著《雷雨》,缺少高跟鞋、旗袍、金表、禮帽、文明棍等道具,都是從劉年等老師家裏借來的,老師們很支持我們。許多節目都參加了蘭州市舉辦的各種匯演,到蘭州劇院、西北師院演出,獲得過蘭州市文藝調演一等獎。有一年還在友誼飯店為蘇聯專家演出過,很受歡迎。”

  濃厚的文化活動氛圍,使師生們保持著飽滿旺盛的精神狀態,工作學習效率都非常高,大家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事業充滿了信心,同時也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