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彤笙深知,對於誕生不久的國立獸醫學院來說,除了要嚴謹治學、嚴格辦學,還要克服社會的偏見和世俗觀念對辦學帶來的不利影響,讓學生明確為什麽而學。1947年建校之初,他曾經說過:“在我們這事事落後的中國,獸醫教育還是一種新興的科學,獸醫工作也還是一種新興的事業。任何一種新興事業,它的遠景雖充滿著無限光明,但它的過程卻常須經曆無比的困難,更何況是在這難虞的時代,和交通困難、物質條件缺乏的西北!”
有著深厚國學功底的盛彤笙不忘根本,將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植入辦學之中,作為學校的精神支柱。他想到了出生於甘肅大地的伏羲,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中華文明的創始人。伏羲始作八卦,教民漁獵,馴養牲畜,正姓成婚,開啟文明,澤被後人。他還聯想到身邊奔騰不息咆哮萬裏的黃河,不但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而且造就了一種百折不撓、九曲不回的博大精神。這在盛彤笙思想中形成一個深深的情結,即我們從事的是科學救國的偉大事業,要以天下為己任,發揚偉大的人類之愛和披荊斬棘的創造精神,做“新時代的伏羲”,廣施仁術,造福蒼生。
1948年,國立獸醫學院集教學、科研、辦公於一體的獸醫館大樓落成,他想到了先祖伏羲,將該館特地命名為“伏羲堂”,並親自撰寫了一篇銘文《伏羲堂記》,記述建造的曲折和艱辛,勉勵後來人“庶知創業艱難,乃朝乾而夕惕,思所以報國之厚惠。”將一棟大樓與人文始祖、所學專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道宗先祖,實在巧妙之極。
盛彤笙在創作的校歌中寫道:“西麵高聳著昆侖,北麵蜿蜒著長城,黃河從我們身邊流過,波浪奔騰;這兒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永生著伏羲和神農的靈魂;這兒屹立著我們的校舍,薈萃著後起的精英。”他把伏羲、神農和黃河作為學校的精神象征,融匯到校歌之中,作為立校、立學的靈魂。
盛彤笙還將伏羲精神貫穿到校訓之中,提出:“我們相信農牧同胞是國家的主體,為農牧同胞服務是最偉大的工作;我們相信從事獸醫工作必須深入農村牧野,與農牧同胞共同生活;我們相信要獲得農牧同胞的信仰,必須真能解除他們的痛苦,增進他們的幸福……”以此作為師生們必須遵循的準則。
留學的經曆和對世界畜牧業的了解,使盛彤笙念念不忘中國與歐美國家物質文明的差距。他在一次對新生的講話中指出:“我國每年所產的各種肉類、蛋類和乳類,若平均分配給全國人民,每人每隔三四日才能得肉一兩,每隔二十日才能得蛋一個,而乳類就更少得可憐,每人全年才能得兩斤半左右,即每日平均不及四西西(即悅悅)。從衣這一方麵來說,全國每年所產羊毛,每人約僅能分得三兩,除去其中的剛毛和兩型毛,剩下的細毛還不夠織一雙手套。”以此來激勵大家發憤圖強,改變我國畜牧業的落後狀況。
新中國成立後,他更進一步教育學生要看到“畜牧獸醫科學乃是一種廣博精深的學問,學習這兩項科學的人除須具備相當的文化水平和科學基礎之外,還須要有堅強的學習毅力;其次,將來學成之後,多半是要到環境極其艱苦的農村和牧野去工作,去和自然作無情的鬥爭的,因此,比相當的文化水平和科學基礎更重要的,是要有吃苦耐勞,不怕困難,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才能擔當祖國和人民所給予我們這項無比光榮的使命的。”
盛彤笙就是這樣來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
盛彤笙和朱宣人、許綬泰、蔣次昇、楊詩興、彭大惠、廖延雄、謝錚銘、陳北亨等著名的洋專家、洋教授本身就是一麵旗幟。他們當年求學,選擇了畜牧獸醫而不是當時可以謀求較高收入的工學、醫學、金融、法學等專業,在國外學業有成後,又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來到條件艱苦的大西北,獻身農業、心係農民,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遠大的抱負,這就是振興中國的畜牧業。當時科學救國有很多主張,盛彤笙關注到東亞病夫的問題,決心以獸醫增進國民營養和健康,讓老百姓也能過上歐美國家人民那樣的生活。他們的行動,深深地感染了後來者。一些校友回憶說,當年我們一踏進校門,看見滿院拴的病畜,想到今後長期要和牲畜打交道,既髒又累,條件艱苦,被人瞧不起,心裏覺得很不是滋味。但在入學教育時,這些洋專家、洋教授在我們麵前一站,無形中就激起了我們學習畜牧獸醫專業的熱情。我們不僅自己對學習充滿了信心,還有許多人給中學的小師弟、小師妹寫信,動員他們也到畜牧獸醫學院來。
這種情係蒼生、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也成為激勵大家戰勝困難、服務人民的強大精神力量。在遼闊的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甘肅等五大牧區,到處可以看到西北畜牧獸醫學院學生的身影,他們與農牧民打成一片,不畏艱苦,長期奮鬥在基層,為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做出了驕人成績。
1949級畜牧本科班校友楊爾濟,1953年畢業分配到了新疆,他放棄在自治區畜牧廳機關工作的機會,主動要求下到伊犁地區鞏乃斯種羊場,在牧區一幹就是31年。他和當地的哈薩克幹部、牧民一起,成年累月蹲在羊群中,進行“中國美利努細毛羊(新疆型)新品係的培育”。通過將新疆細毛羊導入澳血的研究,積累了成百萬個數據和大批資料,育成了我國第一個新疆毛肉兼用細毛羊新品種,極大地提高了羊毛等級和淨毛量,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8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本人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農業勞動模範、自治區優秀專家,先後擔任鞏乃斯種羊場副場長、副總農技師、新疆畜牧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1950級畜牧本科班校友、甘肅的牧草專家王素香,一個上海女性,1979年在她已年屆55歲之時,滿懷幫助農民致富的深厚感情,帶著各色口袋裝的草籽,來到全省最為貧困的通渭縣申家山蹲點,試行種草養畜。她在偏僻貧瘠的山村一蹲就是4年多,在700多畝荒地推廣種植紅豆草、苜蓿、沙打旺等牧草獲得成功,緩解了當地燃料、飼料、肥料“三料”俱缺的矛盾,為山鄉群眾闖出了一條致富路。後來,還逐步推廣到河北、山西、內蒙古等二十多個省區,種植麵積超過200多萬畝,在土壤改良和經濟效益方麵取得巨大成績。1983年《人民日報》為此發表專題社論《走申家山之路》,指出:“王素香的這種精神值得大大提倡,所有為開發西北埋頭苦幹、作出卓越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都應當受到表彰。”社論號召全國科技工作者向王素香學習,投入到改造大西北的行列裏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在視察甘肅的講話中,多次提到了王素香,讚揚了她為改變甘肅中部幹旱山區貧困麵貌所作的艱苦努力和奮鬥精神。
1956級畜牧本科班校友劉孟洲,畢業後長期在甘肅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從事科研、教學工作,在豬育種、養豬產業化和人才培養方麵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獲怨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和2項國家專利,著有《中國培育種豬》一書,育成了甘肅白豬和3個專門化瘦肉型豬新品係與華特豬配套係,製定了《華特豬配套係地方標準》,創建了“工廠垣農戶”的“新華模式”,在西北五省區建成了44個萬頭級工廠化養豬企業,為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指出了一條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子,並將工廠化養豬工程工藝配套技術推廣到全國。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2003年度“甘肅省科技功臣”榮譽稱號,獲省政府頒發的60萬元重獎。他還在2007年被甘肅省政府推薦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