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西部,距省會南昌300多公裏有一個永新縣,這裏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文風鼎盛,英才輩出。在這塊鍾靈毓秀的土地上,出過北宋名相劉沆、明朝賢相劉定之、元代名儒譚天如等著名曆史人物,至於舉人、進士、學者及名重一時的社會名流,更是燦若繁星,不可勝數。永新縣府所在地吉安,古稱“廬陵”,更是千古不朽的大文學家歐陽修和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鄉。
永新又是一塊紅色的土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裏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1928年,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在永新縣西南山區的三灣鄉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將支部建在連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為中國革命奠定了勝局。1934年,這裏有一萬二千多名優秀兒女參加了長征,他們效命疆場,血灑河山,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永新籍將軍人數名列全國第四位,走出了王恩茂、張國華、曠伏兆、龍飛虎、李真、江燮元、張郅秀等42位開國將軍,是赫赫有名的將軍縣。賀敏學、賀子珍、賀怡三兄妹的革命傳奇故事更是在中國大地上廣為流傳。
距永新縣城西北六十來裏的龍門鎮,有一個叫盛家坪的村莊,它依山傍水,滿目蒼翠,泥土芬芳,炊煙嫋嫋。盛彤笙的祖籍就在這裏。在村上,至今仍完好地保留著盛彤笙父母住過的老屋,在一條狹窄的小巷之中,青磚黛瓦,屋脊高聳,格子窗上還釘有門牌號———“龍門鎮吟秋村盛家39號”。
盛家坪又稱上盛村,全村清一色的盛姓人家。說到永新的盛氏,那可是大有來曆。若尋根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周穆王姬滿將其子和秦分封到今山東泰安附近的徐地,稱之為盛國。因是蕞爾小國,不久即被齊國所滅。盛君後人乃遷徙避禍,以國為姓。曆朝曆代,盛氏族人多有顯赫者,在朝的有國公、廷尉、副宰相、禦史、中書侍郎等,民間亦有名醫、詩人、學者、書畫家等。近代則有開國少將盛治華,為永新盛氏十七世後裔。他13歲參加工農紅軍,經曆過二萬五千裏長征,新中國成立後曆任武警部隊副司令、二炮副司令等重要職務。
打開盛氏家譜,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最早從第一代的先祖和秦,到今天繈褓中的兒郎,莫不載入其中。既有總纂,又有分支,條理明晰,疏繁有致,任何一個盛氏族人,憑家譜皆可以找到自己的血脈淵源。僅此一點,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傳承有序的望族世家。盛氏一族,元朝以前大多世居江寧府溧陽縣的盛家莊,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常州市轄區內,過去屬江南應天府(今南京)管轄。如今很多盛氏後裔稱自己的祖上是南京人,應該是有根據的。
元末至正年間,農民起義煙塵四起,盛氏族人中出了一位大英雄盛仲銘,他不但相貌奇偉,而且堅毅果敢,身手不凡。元朝末年,襄助明太祖朱元璋,東征西討,出沒於矢石之間,為推翻元帝國、掃蕩地方割據勢力、奠定大明的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被朱元璋封為武德將軍,授職江西巡守。明永樂二年,又奉旨分守永新。這便是永新盛氏的始祖,亦稱盛氏一世。他育有7子,分為7房,得18男孫。自此,盛氏一族在永新繁衍生息,人丁興旺,成為永新縣的一大姓氏。
明朝末年,永新的盛氏家族開枝散葉,移居四鄉。永新盛氏第六世中的盛雲窗,從縣城遷徙到了現今的龍門鎮一個叫黃岡壟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上盛村。較之永新縣境內的崇山峻嶺,龍門鎮的地勢舒緩,東有秋山,西有禾山,兩山之間夾著南北走向的一片沃野平疇,禾水河潺潺流淌,蜿蜒如帶,可謂一塊風水寶地。上盛村的始祖來到這裏,墾荒造田,建房立屋,開渠引水,修路架橋,開創了一片基業。這裏背靠秋山茂林,麵對禾山禾水,恰如上盛村先祖祠堂中的一副對聯所書:“禾水作帶天造百年屏翰,秋山為籬地設萬年衣冠”。自此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稔,人們過著富裕安樂、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第六世的盛雲窗這一脈,經過四百多年的繁衍,今天已傳到了第二十一世,稱為“萃順堂”。現在的上盛,屬於龍門鎮吟秋村的一個村民小組,有147戶,700多人,還有散居國內及海外的後裔不計其數。盛氏族人不忘先祖,在村子的最高處建有“雲窗翁祠”,每年生辰忌日,族人都要在這裏祭祀,來跪拜這位開業創基惠澤子孫的上盛盛氏基業奠基者,以誌不忘祖宗的千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