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憲海中隊長、徐德斌指導員一樣,一直堅守在自己平凡崗位上,一直從事著平凡事業的還有女交警戚紅群,已經年過不惑的她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來嚴格要求自己,與其他男幹警相比,她付出的似乎更多。
“5.12”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她正在單位辦公室,當她意識到發生了地震時,立刻衝出了門外。剛剛經曆過大地震的人們還正處在驚慌失措、不知所措之中。個別人甚至還在危險地帶亂轉悠,麵對這種情況,她立刻和中隊長王憲海一起,組織疏散人群並把群眾迅速轉移到了安全的寬闊地帶。之後,她第一個跳上中隊的車,拉開警報,沿著濱河路進行喊話宣傳,叫群眾保持冷靜,不要因次生災害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地震發生後,通訊中斷,交通癱瘓,昔日繁華迷人的小鎮一時間變成了“孤島”,人們處在對親人的擔心和被親人的擔心之中。許多碧口人一時都無家可歸了。一時間,白龍江邊的河堤成了人們搶手的寶地,成了人們搭建臨時帳篷的最佳位置。碧口鎮就東西一條馬路,大街本來就很小,可是群眾還要在路邊上擺放其他雜物。河堤上長年累月堆放的磚塊、垃圾像小山一樣,成了蒼蠅的樂園、蚊子的天堂。為了群眾的身體健康,戚紅群給中隊建議,她要帶著幹警一起去清理街道兩旁的垃圾和磚石。她的建議獲中隊長同意後,她拿著鐵鍬、掃帚,在焰焰烈日下一鐵鍬一鐵鍬地鏟,揮汗如雨地幹,有些群眾被幹警們感動了,都自發的拿著工具去幫助他們。在她們清掃幹淨的土地上,一頂頂臨時帳篷又搭了起來,在河岸上形成了一處獨特的風景線。經過小戚的努力,江邊、馬路上幹淨多了,也漂亮多了。碧口群眾親切的稱讚小戚是他們的“健康使者”,是他們的貼心人。
“5.12”地震奪去了不少人的生命,與戚紅群最親近的姑媽也在這次災難中不幸遇難。她得知這一消息時十分悲痛,連眼睛都哭紅了,但她還是一直堅持上班。她的家中有70多歲經常得病的婆婆,需要人伺候,馬上要參加高考的兒子也需要人照顧。屋漏又遭連夜雨,船沉又遇打頭風。就在這種難心時刻,家中的房子也在地震中遭到了重創,嚴重裂縫,成了危房。她隻有把這一切交給了自己的丈夫,自己日日夜夜奮戰在抗震救災的一線上。地震災難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都來到了碧口,她和其他男幹警一樣頂著烈日警衛,光榮完成了組織交給她的一次又一次的任務。
在碧口中隊,她負責事故調查處理,一座座帳篷、一輛輛的救災車輛,無疑增加了交通運輸的壓力,也潛藏著交通事故的隱患,她以女人特有的耐心和細致,一次又一次的做那些幾乎把帳篷搭在馬路上的群眾的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她的努力,大家都自覺的把帳篷盡可能的搭在了馬路以外。這樣一來,馬路變寬了,車輛通行順暢了。
無論是中隊長王憲海,指導員徐德斌,還是女幹警戚紅群,還有其他的協警,如劉建國,張正軍等,他們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交警,也是最令人敬仰的交警。在隴南這個叫碧口的小鎮上,因為他們是交警,所以他們不以利益的大小、榮譽的多寡去衡量自己的價值。因此,他們的精神才是文縣交警大隊碧口中隊的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他們才冒著烈日為他人守望平安,頂著酷暑排除交通隱患,冒著餘震行走在不斷落石的大道上。
§§第十三章 第一個拉響警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