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11時,到災區檢查工作的隴南市政府副市長崔景瑜和康縣領導路過趙文山他們的執勤點。看到公路上閃爍的警燈時,還專門下車慰問他們,並表揚了他們這種不怕吃苦的精神。
市縣領導剛剛離開,就有軍車司機向他們求助。軍車司機說,他們是蘭州軍區某部的通訊車,要到文縣碧口鎮去,經過這裏時電瓶壞了,無法正常行駛。趙文山一聽,二話不說,就和司機幫助軍車司機找了個修車的地方。然後有找車把軍車拖到了修車點。等修好車時,已經是淩晨兩點多了。
在那段日子裏,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由於篇幅的關係,就不一一敘述了。
地震後一個月裏,趙文山沒有顧上回家看望多病的老人,還有體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為了保證入川道路的暢通,他一直堅守在最危險最艱難的205、307線上。他們辛勤的工作和無悔的堅守,贏得了災區人民的尊敬,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一致好評。他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這種平凡是高尚的,也是偉大的。
像吳愛弟一樣頂著烈日、披星戴月守護著交通命脈的,還有身強力壯的城區交警中隊交警張亮。“5.12”地震發生之前,他在副大隊長孫笑的領導下,管理著城區的交通秩序。疏導交通,處置城區的所有不規範車輛是他的主要工作。地震之後,群眾處在驚慌和恐懼之中,臨時搭建的帳篷無序而又混亂,有些甚至嚴重擋道。張亮和他的同事們,不僅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還要指導他們有秩序、有規則地搭建帳篷,給車輛留下通道。就為這些小事、瑣事,一天跑過來跑過去的,要跑好幾十趟呢!
後來,大批抗震救災物資進入了隴南,縣城區的交通壓力一下子增加了近10倍。他們的工作量翻了一番還忙不過來,不但要規範當地車輛,還要管理外地的車輛。工作量增加了,但城區的交通更加有序了。在那些日子裏,城區幾乎沒有發生過大的交通事故。
隴南是地震重災區,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來到。這時候,城區警衛也是最重要的一塊,不僅要有良好的交通秩序,還要避免因車輛猛增而引起的突發性事件。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張亮他們挨家挨戶地給車主做工作,苦口婆心地給群眾說好話,很好地保障了城區的交通安全警衛。
此外,還有一位默默無聞為我們采訪組一行跑前跟後服務的交警,他是康縣交警大隊辦公室主任王繼文。
“5.12”地震發生後,他身為辦公室主任,按照大隊的統一安排晝夜堅守在大隊辦公室,要統計、匯報、編寫簡報,向外發稿,還要兼顧單位車輛的加油等瑣碎的事務性工作。他幫助其他人家搭建帳篷,而自己卻沒有地方住。每天,他上班的最早,下班的卻最遲。他的家在農村,地震倒現在,除了去收了一天莊稼外,到我們去康縣采訪時沒有再回過家。他家裏也在地震中受了災,妻子在家裏要照顧老人和半歲的孩子,還要種責任田。他真想回去一趟呀,可是,辦公室這一攤子,根本就離不開人。他擔心,自己走了會耽誤隊裏的工作。
抗震救災期間,大隊幹警的夥食如方便麵、礦泉水等,都要他去購買、發放。他整天做的都是這些小事情,可他總是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就是這些瑣碎的小事,有力地保障了康縣交警抗震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
還有握著方向盤,帶著我們一行跨越甘、陝、川三省,走進重災區卻沒多說過一句話的警車司機杜亮;還有今年58歲了,還繼續發揮著餘熱的老交警李成祥;還有那些默默無聞一直奮戰在第一線的其他交警、協警……盡管我們不能一一寫下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同樣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請接受我們一行對他們的崇高敬意和問候吧。
§§第十二章 告別康縣,到達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