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縣委縣政府抗震救災工作的緊急會議後,張智國接到了地震之後的第一個無線電報案,有一輛客車在口頭壩被滾石砸翻了,可能有大量的人員傷亡,具體細節還無法知道,經初步判斷,傷亡人數在10多個人以上。
出發前,救援辦公室裏來了一個70多歲的老農,訴說他們家受災了,房屋倒塌,家中所有的財產頃刻間化為烏有,現在他們全家老小沒處安身,真不知怎麽度過這個難眠之夜。張智國和他的戰友們聽到這些,心裏很不是滋味,災難麵前真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父老鄉親需要幫助,好好的一個家園在半天之內就變得支離破碎,使老百姓無家可歸,考慮了片刻,張智國決定將交警大隊唯一的一頂帳蓬捐獻給這位嚴重受災的鄉親。拿到帳篷,這位已過古稀之年的老農留下了感動的熱淚,他動情地說“我這一輩子,這次地震是我碰到的最大的災難,讓我這個老人很震驚,而讓我感到心裏最熱的,就是你們人民警察,能在第一時間給我最大的幫助,還是國家好!”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送走老人後,張智國大隊長、陳立輝教導員以及幹警關偉同乘一車,快速駛上了去口壩的路。車子雖然跑的很快,可大家的心仍然靜不下來。大家幾乎是一路無話,誰都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馬上到目的地,馬上搶救傷員……
他們的警車行使到高樓山觀音壩時,就再也無法行走了。前麵山體大麵積滑坡,已經堵住了道路。交警在緊急情況下,尤其是在執行特勤任務的情況下,還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職能。可是,今天這路,別說是3個人,就是300人,如果沒有挖掘機等開路機械,也沒有任何辦法。怎麽辦呢?前麵客車受傷情況如何,至今沒有消息,如果早去1分鍾,很可能就會搶救1個人的生命。張智國果斷的說:“我們1分鍾都不能等!沒有了路,我們就步行,就是爬也要爬過去!”
人心齊,泰山移。3個人把警車扔下,綣起褲管走了起來。
10公裏的山路步行,可不是鬧著玩的,何況餘震不斷,山上落石又沒長眼睛……但人命關天啊,前麵的事故情況如何大家心裏沒有一點兒底,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已經死了不少人,也傷了不少人。他們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馬上趕到目的地!要是放在平時,這10幾公裏路對於他們經常開車坐車的交警來說,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但這一天,他們步行走路的經曆是終身難忘的。這10幾公裏路,仿佛上百公裏似的。但是,他們必須盡快趕到。對此,他們的信心十足,他們還沒有感到累時,就走到了董家村。
要知人行早,還有早行人,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縣委政府派下去住村的幹部們也被擋在了這裏。這其中還有縣上的檢察院檢察長和縣人大主任,他們也被擋在了這裏。果然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啊,人多了智慧也就多了,幾個人在一起一合計,辦法就有了。他們決定去村上找農用四輪車,讓拖拉機送他們過去。這樣做的結果,令他們相當的滿意,村民不但自告奮勇送他們,而且還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平時,這些小四輪拖拉機隻是拉石頭拉農作物的,而今為了救人,居然派上了用場。
張智國他們的心情仍然是焦慮不安的,因為他們的心上還壓著前麵未知的交通事故呢!12公裏路,對一個四輪拖拉機來說,總比人走起來省時的多,盡管站在車廂上麵抖動的還像地震一樣,可是,比起步行來還是很舒服的。拖拉機在半小時後到了事故發生地——趙家壩,張智國他們下了車。他們經過再三的詢問打聽,才知道事故發生地沒在這裏,而在幾十公裏之外的武都與文縣交界的地方——臨江一帶。
夜已經很深了,到現在為止,他們別說是吃飯了,連口水都沒有喝上啊!
失望馬上侵襲了大隊長張智國和指導員陳立輝他們,但他們沒有氣餒,災情就是命令啊!前麵的路連拖拉機都不能走了,他們便邁開了堅實的腳步……等他們幾個又走了大約七八公裏的路時,才到了尖山鄉孫家壩,他們邊走邊詢問,邊走邊打聽,這事故地點究竟在哪裏啊?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張智國的心裏卻始終紈著一個節。就在這時,過來了個蛋蛋車,上麵沒有人,好像是回家的,張智國便急切地走上去,“請拉我們去前麵的事故地點。”司機剛開始似乎還很不願意的樣子,張智國便掏出了他的警官證,並說明了去意,那人才極不情願地調轉了車頭。也難怪,山上不斷飛下的落石是不長眼睛的,冷不丁的就砸下來了,是人都害怕啊!
從尖山的孫家壩到臨江還有二十多公裏的路,張智國想,到了臨江交警中隊,一切就都好說了。當他們3個人坐車趕到臨江鄉時,已經是第二天早上9點多了。他們繼續邊走邊打聽事故地點,最後確定事故發生地仍然沒有在臨江口頭壩,而是在臨江月亮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