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學校門口放置了一隻捐款箱,箱子上麵的小條幅寫了捐款事由——為一位患白血病而危在旦夕的校友。一簇又一簇的同學駐足閱讀,而後摸索衣兜朝箱裏投放。一中的校園裏不時會發起為遭遇不幸的師生義捐的活動。章第中搜遍全身,隻找到三塊錢,一古腦兒投進捐款箱中,心裏默默為這位罹難的校友祝福。

  回到教室,他又一次拿出孫老師給的那篇發表於《西北散文》第六期的散文複印件,認真地品讀起來:

  泥壇封存的歲月

  豆子熟了,扁豆,豌豆,蠶豆,大豆,茴茴豆。豆子們紅頭赤臉地一成熟,季節的綠幕便次第收攏,所有糧食地塊井然有序地泛起了金浪,然後被父老鄉親用鐮呀鏟呀的收割捆紮,陸陸續續搬運轉移到了生產隊的場上:小麥,青稞,油麥,胡麻,糜子,穀子,玉米,甜蕎和苦蕎——掐指細算,除了還有掘地收獲的洋芋,處在西北高原深山旮旯裏的故鄉,能種植的農作物大約隻有這些了。

  漸漸地,生產隊的場上就成了最繁忙最熱鬧最誘人最神聖的地方。男人女人的說話吆喝,騾馬牛驢的哞叫喘息,碌碡璉枷的滾動拍打,鐵杈掃帚的撞擊摩擦,匯成了人世間最美最妙的音樂;微風摟抱著灰塵,汗水攪拌著泥土,秸杆絞纏著野藤,果實吻別著柴衣,加上季節特有的芬芳,融成了普天之下最淳最香的氣味;而一垛垛潤澤柔軟的禾草,一堆堆鮮活飽滿的果實,一件件傷痕累累的農具,一個個黑頭黑臉的男女,甚至被高原晨光拖出的奇形怪狀的陰影,被山鄉夜色點起的模糊溫馨的馬燈,構成了歲月深處最真最親的畫麵……辛勞了一年的親人們,總要選上等的收成留下,交納公糧兌現購糧,然後才童叟無欺地鬥量秤稱,將剩餘的果實分裝進各家各戶如饑似渴的口袋或草籠當中。

  於是,莊裏所有的煙囪就能按時冒出炊煙,人們的肚子好幾個月不再持續饑腸轆轆了。

  可是身為十口之家的主婦,我的母親注定不能奢侈地度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任何日子的。從第一份新糧被扛進家門起,母親已經在預備下年青黃不接的生活了。母親的做法簡單而又執著,就是用一隻黑粗的瓷碗,從父親肩頭分量本來有限的糧袋裏勻出些許,才允許那糧袋被扛入磨房。如同吝嗇的聚斂者,母親絕不放過眼前的任何機會,少則半碗或者僅僅抓取幾把,多則十頭八碗,一律虔誠地貯進家裏的泥壇之中。這種泥壇,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的故鄉,幾乎是普通農戶必不可少的家具——它形狀古拙,憨態可掬,製作材料及過程經濟而簡單:先刮鏟相對硬實的土墩墩做模子,模子樣式的大小完全根據所需泥壇而定,所謂胸有成竹,意在“壇”先。而刮鏟模子的前幾天,黃土泥巴應該早就鍬挖腳踩地“發”在一旁了。製壇的黃土泥巴,必得和上足量的糧食衣草,沉木人稱之為酸泥;而“發”到最佳狀態的黃土酸泥,軟硬適度,柔而又韌。然後將這樣的酸泥厚不盈寸均勻如一地裹在模子上,趁盛夏的豔陽暴曬兩天,曬得泥層硬如鐵殼時,再小心翼翼從模子上囫囫圇圇地取將下來,裝了泥底,用更稀更細的泥將裏裏外外光光滑滑地墁上一遍,泥壇便大功告成了。個別心靈手巧的女人,會不辭勞苦不厭其煩,揀磨料礓石拌成糊漿塗抹泥壇表麵,拿凸麵的光瓷片反複研磨,或者更豪華一些,再用蛋殼配合鍋墨等顏色,鑲嵌描繪些圖案什麽的,那麽古拙的泥壇仿佛醜小鴨蛻變白天鵝似的,一下子輕靈雅致起來,不僅適用,而且頗具審美情趣了。

  我家正屋裏,正像多年之後的大衣櫃五鬥櫥那樣,就由小到大擺放著五六個料礓石打磨的泥壇,裝糠,裝米,裝日用雜物。而母親吝嗇地聚斂新糧的,是其中一個不大不小——用故鄉方言說——“二不愣子”的泥壇,高不滿三尺,粗僅夠一抱,最多能裝七八十斤。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壇子,貯存了全家多少崢嶸歲月啊!從夏至秋,母親守著壇口,一次又一次,一碗又一碗,將小麥、胡麻之外(二者稀罕至極,農家很少享用)的豆子、青稞、糜子、玉米和蕎麥等五穀雜糧傾注其間,赤裸的顆粒簇擁撞擊的沙沙聲,新鮮的果實驚歎吸呼的馨香味,從壇口嫋嫋然溢將出來,熏得母親帶了幾分迷醉,悠悠笑意漾上了臉龐。迷醉的母親常常把手伸進壇子,一邊輕柔地攪和,一邊仔細地觀察,估算還需多少糧食才能把壇子喂飽。母親不說“裝滿”,而說“喂飽”,在歲月的背景上實在別有意味。無論如何,母親都會想方設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即使不幸遭遇歉年,她也要采集味道又苦又澀的穀莠(野穀)或稗子等,摻和在瘦骨嶙峋的五穀們一起,將泥壇“喂飽”。泥壇被喂飽的日子,總是山裏光禿禿沒了莊稼,場裏幹淨淨沒了禾垛,霜雪滿天封凍大地了:這時候,母親才仔仔細細在壇口隔兩張書紙,厚厚襯一層幹草,用泥巴將壇口密封起來。

  密封的泥壇,是家裏的寶葫蘆,是母親對付饑荒的“錦囊妙計”,不到萬不得已,是斷然不會被打開的。

  人上數口,吃飯雷吼。這是故鄉俗語。當時父親母親正值壯年,我們弟兄姐妹七八個,也台階似的漸長漸高,到了最能吃的時候,全家人十張嘴巴,合起來足有一尺多寬啊,在必將如期而至的饑荒麵前,七八十斤的一泥壇粗糧能支撐多久呢?對這一點,母親認識得夠真夠切了,所以在日積月累給泥壇聚斂五穀的同時,早就啟動了另一套方案,那便是掇拾各種各樣的蔬菜。可在土地不豐產糧食的年代,蔬菜同樣是難得之物啊,包括苦荃、灰條和纖麻等隨常野菜。記憶中母親不管上工下工,手臂上總挎著柳條編的籃子,遇到野生菜或情理允許采擷的種植菜,便不失時機地笑納其中了。

  與積攢糧食相比,母親貯存蔬菜的方法更靈活多樣,或醃在缸裏——分鹹醃和酸醃;或藏在窖中——蘿卜包菜之類;或串掛簷頭,借時光之手慢慢幹化——土屋簷下最富裕的時候,一串一串掛滿了幹菜,長短不齊,顏色各異,微風拂拭,唰然有聲,那景象如果讓多年之後的張藝謀等影視導演僥幸碰見,該是多麽珍貴的特色鏡頭啊……根據所貯蔬菜的保質特點,一般都先吃醃製的,再吃窖藏的,最後在翻年青黃不接的饑荒真正來臨的時候,才動用屋簷底下風幹的菜串子。

  記憶中總是春節剛過,春播進行還不到一半,饑荒便接踵而至了。在政府的救濟糧還未盼來或已經被吃完,在家裏眼見揭不開鍋的時候,母親就要打開“錦囊妙計”了。這一天,按理是全家的危難之日,可因為這個泥壇,恰恰又變成了喜慶之時。母親臉上隱然帶著笑,先把泥壇上上下下收拾清爽,然後才開始莊嚴地啟封壇口的泥巴了。全家人都聚在正屋裏,靜悄悄注視著母親的一舉一動,心裏蕩漾著慶幸、期待、激動等複雜的情緒。母親一點一點,慢慢揭了泥封,層層除了幹草,輕輕取了紙張,於是久違的五穀們便如剛剛成熟時那樣,紅頭赤臉又親切無比地顯露出來了。

  絕不能一次性消費這些的寶貝啊,不能!母親仍拿著那隻往壇裏聚斂過糧食的黑粗的瓷碗,一碗一碗,將珍珠似的顆粒邀請出來,安置在一個敞著大口的木鬥當中。母親用心估量著當年的形勢,一般從農曆二月到五月的一百多個日子裏,細水長流,分四次五次或更多次數,用瓷碗將壇裏的糧食慢慢移出。於是在小石磨隆隆的咀嚼聲中,灶塘裏又燃起了溫馨的煙火。母親泡醒了幹菜串子,洗淨、煮好、切碎,和上少量剛磨的根本舍不得過籮的五穀雜麵,或燒成菜湯,或煮成菜糊,或更奢侈一點,純粹燜成菜絲團子:那全家人的啜食之聲,的確如春雷一般激奮了。如果幸運,能留些許菜團子給第二天上午當幹糧,該是多麽愜意的事情啊——清楚記得父母親帶著已經能掙工分的大姐和大哥下地勞動了,留在家裏的我們兄弟姐妹睡夢之中被熟悉的香味撓醒過來,發現各自的枕畔放著一疙瘩母親捏放的菜團,手指印記曆曆可數……

  古拙的泥壇啊,封存了四季飄香的五穀雜糧,封存了辛酸甜蜜的漫長歲月,更封存了貧寒之家的孩子戰勝艱難的方法和勇氣!

  牛奔清明人奔夏。這也是老家俗語。因為牛過了清明,就能啃到擠出地麵的嫩草了;而人進入了夏天——沉木差不多是農曆五月下旬,最早成熟的豆子便能上場,從而預示著青黃不接的日子將成為過去。可這也正好意味著,母親給泥壇封存糧食的新一輪行動將重新開始……如果不是時代發展,不是政策改變,我想,母親及生產隊裏更為年輕一代的婦女,大約肯定會將這樣的行動周而複始地進行下去。

  如今,即使在故鄉最窘迫的人家,也極難找到存在於歲月深處的那種簡陋、古樸又不失可愛的泥壇了,然而有關泥壇以及泥壇裏曾經封存的歲月,將永遠不應該從我們的記憶中消亡。

  掩卷沉思,章第中對孫老師的了解和敬佩更深了一層。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