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驕陽似火的盛夏,當十五歲的少年章第中被人領進散發著淡淡墨香的圖書樓雪藏起來的時候,沉木縣的兩所頂級高中為爭奪生源而引發的德比大戰,已經完全白熱化了。
始終不乏儒雅風度的一中校長劉百泉西裝革履從縣教育局辦公大樓出來,正好碰到向來以果敢著稱且已兩鬢斑白的二中校長師表帥拾著台階往上走,兩個熟悉不過的人,竟然什麽話也不說,隻鬥雞那般淩然不可侵犯地相互看了一眼,恨不能拍擊雙翅撲上前去將對方吞而食之的樣子。而冤家路窄的是,十幾分鍾後他們又在縣委、縣政府辦公大樓裏不期而遇了,同樣冷然對視,同樣漠然無聲,同樣憤然離去。
這一切,無不緣於十五歲的少年章第中。
兩所頂級學府的領導為這個陽光少年表情對峙的同時,私下的較量更無比激烈。他們拐彎抹角從各自的師生中挖掘了幾乎能夠利用的所有人力資源,比如章第中父親的朋友,章第中母親的親戚,章第中本人的同學,甚至於跟章第中初中老師有牽扯的社會關係等等,分乘著各種品牌及顏色的車輛,來往奔馳於通往章第中老家甜水鄉的路上,如同戰國末期著名的縱橫家蘇秦張儀們那樣,想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策反。十年九旱的沉木縣已兩個多月星雨末落了,鄉間公路浮泛著厚厚的燙土,人腳踩去都嘩嘩四濺,如趟在混濁的河水中,車輪過處更濁浪翻湧,黃塵蔽天。
沿途百姓看在眼裏,豔羨和感觸湧動心頭,“生子當如孫仲謀”!他們盡管吟不出這樣文雅的詩句,可所思所想完全相同。大家知道這些車輛是因何而來的,也知道掀天風塵是因何而起的……跟車輛和風塵相關的故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他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兩千多年前,當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位蓋世英雄在中原一帶浴血奮戰難分難解之際,有謀士曾偷偷諷諫擁兵自重徘徊觀望的韓信:“今日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大意是說,此時此刻,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的命運,掌握在韓信的手中,韓信傾向哪邊,哪邊就會取勝。而曆史的事實是,由於韓信過於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而“右投”了漢王,從而直接導致項羽不久之後的兵敗垓下和最終的烏江自刎,讓劉邦一統江湖登上了皇帝寶座。修辭學家認為,一切比喻都是蹩腳的,如果丟開這些蹩腳成分不論,那麽沉木縣兩所頂級高中多年之前高一招生的競爭,很像劉邦跟項羽在曆史的棋盤上曾演繹過的對壘廝殺,而十五歲的少年章第中,恰如天才軍事家韓信,其去留完全左右了後來整個戰局的走向。
大風起兮雲飛揚,誰會像當年的博弈家劉邦那樣,掌握這枚至關重要的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