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戰時教育”推行後方 高等學校擴充調整

  抗日戰爭期間,在團結抗日的旗幟下,處於大後方的甘肅政局相對穩定,各項建設工作均有所推進,蘭州的教育事業也因此在一個相對開放、較為有利的環境中有了明顯的發展進步。抗戰勝利後,經過“複員”、調整,蘭州的各類教育在頭一年裏尚能保持正常發展。此後,隨著國民黨發動內戰,教育發展的進程遭到破壞,廣大教育工作者則在艱難條件下堅持辦學。

  抗日戰爭開始後,蘭州作為抗戰後方的大城市之一,國防、經濟、文教等各方麵的建設都顯現了它的重要性,教育如何革新、推進,以適應抗戰的需要,就成為當時各界人士,尤其是教育界同人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1937年8月,國民政府頒布《總動員時督導教育工作辦法綱領》,要求各級學校“力持鎮靜”、“維持課務”。次年,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製定的《抗戰救國綱領》提出了改訂教育製度及教材,推行戰時課程,訓練青年、婦女及各種專門人員,“以應抗戰需要”等規定,並強調教育目的與政治目的的一致。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明確提出“改變教育的舊製度舊課程,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製度、新課程”的教育綱領,並製定了“在一切為著戰爭的原則下,一切文化教育事業均應使之適合戰爭的需要”的抗戰教育的總方針。

  國共兩黨提出的有關實行戰時教育的綱領、政策,國民黨統治區和抗日根據地教育界關於戰時教育的主張與實踐,在抗戰時期的蘭州都有反映。一種觀點認為,蘭州不是戰地,隻是戰時,教育應維持常態。另一種觀點主張改變現狀,發展教育,以適應國防和生產建設的需要。來甘肅考察教育的顧頡剛教授認為,蘭州地處西北中心,“國防經濟兩端俱有其重要性,而欲為此兩端之建設,教育工作實居首位”。還有一種主張,就是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救國的教育方針政策,它通過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廣泛宣傳、積極推動,在甘肅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其中尤其以謝覺哉的《甘肅教育的商榷》一文最具代表性。該文依據中共團結抗日的方針政策和甘肅的實際情況,駁斥了教育應維持常態的說法,提出了如何實施抗戰教育的方向、內容和方法。主張要“徹底改善教育製度以應抗戰之需要”,提出學校要與社會合一,學校編製、教材應適合於抗戰的實際,教師、學生都應實地參加救亡活動等具體主張。謝覺哉還多次造訪兩任甘肅省主席和教育廳長,以及各界有關人士,宣傳黨的有關政策、主張,還曾親往學校考察,接待來訪師生,支持和指導學生抗日救亡團體的活動,使黨的政策深入人心,對團結教育界人士和廣大學生,促進發展抗戰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1938年初,朱紹良就任甘肅省政府主席,同年秋,鄭通和被委任為省府委員、教育廳長。他們到任後,以忠實執行國民黨的既定政策為己任,提出遵照國家教育宗旨、中央教育法令,針對西北現實環境辦理全省教育事業,以適應抗戰建國的需求等原則,蘭州教育被正式納入“戰時教育”。1940年,穀正倫接任省主席後,重申了國民黨實施戰時教育的方針,同時強調辦理教育必須“合乎時代、合乎地域”,以信仰“三民主義”、培養國防人才、獲得求職技能為三大目標,繼續推行戰時教育政策。

  在蘭州全麵而有計劃地推行“戰時教育”方針,是從1939年1月製定《甘肅教育實施方案》開始的。《方案》以國民政府戰時教育方針為依據,提出了健全教育設施,創設國立院校、增設中等學校、推行國民教育、辦理社會教育等許多具體規劃。

  根據戰時教育政策,創立國立院校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按照分層負責的原則,高等教育由中央主辦,省政府積極協助。即由中央政府決定設立,劃撥經費,直接管理;省府協助解決學校創建、發展中的有關具體問題。依照上述方案,開始在蘭州創設了一批國立院校。

  先是充實了甘肅學院,為籌設國立大學做準備。在抗戰之前,蘭州隻有一所高等學校,即省立甘肅學院。所謂充實,除了設備和師資外,關鍵是經費。省立甘肅學院自建立以來,因經費、師資等長期欠缺,維係相當困難,1938年全院隻有學生38人。因此,實現充實的關鍵,就是由省立改為國立,這也是甘肅當局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呼聲。為了給甘肅學院改設國立大學創造條件,省府請準教育部補助經費,並請教育部選派學者專家來院指導、任教。同時增設、調整係科,以求符合辦學規程和本省實際需要,在原有文史、教育二係的基礎上,先後恢複法律係,增設政治經濟係、銀行會計係和人事管理專修科,並擬定在此基礎上籌設國立大學的計劃。1943年,經省府會議決議,劃定蘭州萃英門地區為未來甘肅大學校址,擴展校舍,增添設備,適量擴大招生。當年10月,教育部在給甘肅學院的指令中稱:“經本部派員視察,該院院舍整齊,場地寬敞,學生思想尚屬純正……”後經省府、甘肅學院多次呈請,經中央政府批準,於1944年將甘肅學院由省立改為國立,但仍為獨立學院性質。到1945年,甘肅學院設有法律、政治經濟、銀行會計、人事管理等係科,在校學生達318人,專、兼任教師42人,初步形成了建設國立大學的基礎。

  再有西北師範學院遷入蘭州。獨立設置高等師範學院,注重培養中等學校師資,是抗戰期間國家教育製度的一項重要改革。在地域分布方麵,尤其注重在西南、西北大後方師範教育的發展。按照1938年頒布的《師範學院規程》的規定,由抗戰爆發後內遷陝西的北平師範大學等三院校組成的西北聯合大學進行改組,於1938年7月分設師範學院,獨立設置西北師範學院(校址在陝西城固縣),委任原北平師大校長李蒸為西北師院院長。1940年,教育部以甘肅迫切需要培養師資發展教育為由,遂令西北師範學院再遷蘭州。同年5月,甘肅省府致電教育部,表示熱誠歡迎之意,省臨時參議會也致電西北師院,稱遷校之舉將對於整個西北文化教育事業的推進發揮重要作用,並代表甘肅民眾表示歡迎。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學院西遷蘭州,困難極大。對此,院長李蒸正視現實,積極遵辦。部令到達後,即著手準備,率員赴蘭州勘查,經調查比較,選定蘭州西北郊十裏店為校址。當時的十裏店地處郊野,空闊僻靜。學院選此地為校址,考慮到既可防避日寇空襲,又有利於今後長遠發展。學院的遷移工作耗費甚巨。在部撥經費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很難在短期內全部遷蘭,隻得分期進行。先是於1941年3月奉部令在蘭州設西北師院分院開學招生,繼而待城固本院學生基本完成學業後,院本部和大多數教職員遷移蘭州,城固改為分院,至1944年,城固分院運行結束,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全部遷來蘭州。

  西北師範學院直接繼承於北平師範大學,曆史悠久,係科設置比較齊全,從辦學傳統、培育人才、輔導和支持中等教育的發展提高等方麵,都為西北地區的教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遷來蘭州後,在原來10個係科的基礎上增設了5個專修科,以及勞作師資和優良小學教師訓練班,以適應加快培養訓練中小學師資的需要。學院有較強的師資陣容,黎錦熙、李建勳、董守義、鄒豹君等一批知名學者受聘任教。1944年全院有教師159人,職工66人,在校學生1010人。在教學方麵,依照《師範學院規程》,西北師院課程分為普通基本科目、教育基本科目、分係專門科目和專業訓練科目四類。教師授課風格多樣,既有沿用多年講稿而偏於保守的,也有樂於傳授新知識而趨於激進的。例如中文係葉鼎彝教授的《文選》課,即大量選講魯迅、郭沫若、茅盾等當代作家的作品,並能結合實際針砭時弊,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而大多數教師都具有很強的敬業精神,教學認真負責,能按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西北師院設有教育研究所,以研究教育理論、培養教育管理人才及協助教育機關研究教育問題為目的,有教授8人,實力雄厚。

  戰時創辦的西北師範學院,在條件簡陋、生活艱苦的情況下堅持辦學,廣大師生繼承北平師大優良傳統,愛國愛校,努力進取,為發展蘭州和西北教育培養了大批優秀教師,做出了卓越貢獻。

  創設農業和醫學專科學校。在抗戰後方創設工農醫科專門學校,是抗戰期間教育主管當局的重要決策之一,蘭州乃至西北是其中受益地區之一。1939年夏,教育部以“開發西部培植人才”,提請最高國防會議批準,在蘭州設立國立西北技藝專科學校,“以教授應用科學,培植技術人才,發展西北生產事業”為宗旨。同年6月,教育部委派曾濟寬為籌備主任來蘭州籌建,並聘請本省有關人士為籌備委員。由於籌備者的積極籌備,省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在地址、建築、聘師、招生等方麵的支持協助,建設進展較快,但所遇波折、困難也很大。為了盡快開學,先借用教育廳舊址和實驗小學等處房舍作為臨時校舍,委任曾濟寬為校長。9月該校開始招生,首屆錄取蘭州、天水、寧夏、青海等地新生210人,10月即開學上課,但開學之初即遭日寇飛機轟炸,臨時校舍被毀,圖書儀器損壞,被迫暫行放假,直到次年3月校舍修複才開學複課。1940年初,選定蘭州市郊西果園為固定校址,招標興建房舍110餘間,當年9月竣工搬遷,隨即在新校開始辦公、上課。西北技專條件雖然簡陋,但師生情緒甚高,又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協助,辦理尚稱順利。

  國立西北技藝專科學校所設係科,分五年製和三年製兩種。五年製專科設有農藝、森林、畜牧、獸醫4科,招收初中畢業生;三年製專科設有農業經濟、農田水利等6科,招收高中畢業生。還開辦過鑿井等三個訓練班,培養初中級急需人才。1942年6月即有首屆三年製專科學生畢業,服務於社會,成為本省培養的第一批農業技術人才。至1944年,先後培育各科畢業生168人。在經濟落後的甘肅,創設高等學校的困難是很大的。因此,因陋就簡,以應急需,是辦校一大特點。該校的另一特點是倡導崇尚實際,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生“認清其所學為改良當地農業生產而學,為改進農民生活而學”,“更於求得實學之後,實地用其所學”。在當時極其困難的情況下,該校重視實驗實習及研究場所、設施建設,先後在武威、榆中、平涼、臨洮等地開設農、林、牧場及研究室,供師生實驗實習之用,為培育實用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抗戰初期,蘭州的醫學教育隻有省立甘肅學院的醫學專修科,學生很少,教員缺乏。1942年春,教育部鑒於西北醫學教育的基礎亟待奠定,遂聘請蘭州西北醫院院長張查理、教育部醫教會幹事汪元臣、甘肅學院醫專科主任於光元等三人會同負責,以於光元為主任委員,在蘭州籌建國立西北醫學專科學校,並邀請蘭州醫藥、教育、衛生、科學機關負責人參與辦學。從當年5月開始籌備,曆時5個月,同年10月即告正式成立,院址定在蘭州市郊上西園。原甘肅學院醫學專科即並入該校,於光元、齊清心先後擔任院長。

  國立西北醫專的誕生,對於一向缺醫少藥,急需醫藥專門人才的蘭州,無疑是雪中送炭,深得民心。然而,按當時蘭州實際情況,並不具備設立醫學專科學校的條件。辦校之初,除由甘肅學院醫專科並入的五年製學生一班(11人)外,新招六年製學生一班60人。然而醫學教員延聘困難極大,幸賴國立西北醫院及蘭州市衛生機關協助,醫生、教員相互兼任,勉強維持教學。而實驗室、教學醫院則由於缺少經費等因素,始終未能設立。所有教學上必須的試驗和學生實習,幾乎全部仰賴於西北醫院和西北防疫處等醫事機關。圖書不足萬冊,儀器藥品少而不全,再加待遇菲薄,生活困苦,教與學均極艱難。

  1944年,教育部令設在陝西南鄭的國立西北醫學院遷來蘭州,將西北醫專並入辦理,其目的在於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以謀提高醫學教育的效能。但由於抗戰勝利,教育“複原”,國立西北醫學院遷蘭未果,而蘭州西北醫專又已成為該學院的分院,反而形成了西北醫專分別在陝西南鄭、甘肅蘭州兩處分立分散的局麵。

  在高等教育得到顯著發展的同時,蘭州地區的中等教育、國民教育、社會教育等方麵都有了一定發展。

  中等教育方麵。1938年,教育部頒行《劃分各類中等學校區辦法》,規定各省依照各地交通、人口、經濟、文化發達程度,分別劃定中學、師範、職業三類中等學校區,分期按區設校,以求按計劃均衡發展。隨後,甘肅根據因地製宜的原則組織實施。在省教育當局得力督導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協助下,經過七年的努力,各類中等學校基本上按照預定計劃增設和創立,蘭州的中等學校通過這一計劃得到較快發展,建立了較為齊全的中等教育體係。除原有的省立中學和師範學校在規模、設備等方麵得到加強外,又增設了一批其他各類學校。

  1940年,為了吸引女子入學,逐步改善女子教育十分落後的狀況,在力倡女子教育的教育家沈滋蘭女士的奔走呼籲、親手操辦以及省府、教育廳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幫助下,創建了蘭州女子初級中學。同年,由蘭州興文社等團體創立的私立中學——蘭州誌果中學,在蘭州的中等教育中也具有較好影響。

  在中等職業教育方麵,經合並、改建、增設等方式,形成了蘭州高級護士助產職業學校、蘭州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蘭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等一批職業中等學校。據統計,從1939年到1945年間,蘭州農業學校的高級科班增加了8個,初級班增多3個;省立蘭州工業學校高級班增加7個,初級班增多4個。到抗戰結束時,蘭州職業技術學校各科學生人數都有顯著增加,這表明隨著社會的需求,職業學校受到人們關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求學。

  國民教育方麵。抗戰期間,蘭州的國民教育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38年至1940年,按省頒《甘肅教育實施方案》,以增設短期小學,逐漸普及一至二年義務教育為主要目標。但新增學校多因校舍簡陋,教學水平低下,很難承擔普及教育的任務。這表明靠增設短期簡易小學來承擔普及義務教育,除了學校數量和入學兒童增加外,從培育合格小學畢業生的目標來看,並無多大實際意義。

  第二階段從1940年起,開始實施“國民教育”,並與實施新縣製結合推行,更具“戰時教育”的特點。所謂新縣製下的國民教育,其基本原則是“政教合一”,“管教養衛合一”,兒童教育與成人補習教育合一。在此前提下,國民教育被提到相當重要的地位。

  1940年3月,教育部按照推行新縣製的要求,製定了《國民教育實施綱要》,決定將兒童與民眾補習教育合並進行。實施“全民訓練”,以達到掃除文盲,普及義務教育的目的,並確立了“五年為限,分三期進行”的普及計劃。按照當時的教育法令,國民教育包括兒童義務教育和失學民眾補習教育兩部分。6至12歲的學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已逾學齡未受義務教育的失學民眾應受補習教育。兩類教育對象都合於國民學校之內進行,所有國民學校都要兼辦兒童教育和成人補習教育。據此,省府教育廳參酌地方需要,擬定頒行了《甘肅省國民教育實施方案》等一係列規章,從當年8月投入實施。

  在實施國民教育工作中,蘭州行政當局對增設學校、籌集經費、充實設備、培訓師資等都做了相應規定。從最初三年增設學校、動員兒童和失學民眾入學情況看,進展還是比較快,各項目標雖未能如期全部實現,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還是相當可觀的。有關資料顯示,到1940年下半年準備推行國民教育時,蘭州的完全小學、初級小學均被改名為國民學校,並增設了不少國民學校,學生人數大量增加。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大量兒童和失學民眾有了上學受教育的機會,表明教育管理當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盡了很大努力。為了有效推進國民教育,緩解經費師資等困難,省府、教育廳及地方教育部門都采取了一些應急措施,諸如增加教育經費支出、培訓師資改善待遇、充實學校設備等等,緩解了一定的困難。同時,地方人士和民眾也熱心支持,對國民教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社會教育方麵。抗戰時期蘭州的社會教育包含兩方麵的內容:一是失學民眾教育。這方麵的教育從1941年並入國民教育統一辦理;二是以民眾教育館為中心的宣傳、文化、體育活動,其中又以推行戰時民眾補習教育為中心工作。

  戰時民眾教育以16至35歲的失學民眾為主要施教對象,以“啟發民智,策勵民氣,提高文化水準,增強抗戰力量”為宗旨。1938年,民眾教育在蘭州開始試辦,先後辦了三期,因受日寇空襲等因素的影響,入學民眾流動大,三年間總共隻結業了2300多人。至1941年,民眾教育合於國民教育,由國民學校民教部主辦,實施戰時公民訓練識字教育。規定的課程有國文、常識、算術、唱歌等。入學民眾分為初級班和高級班,盡管規定結業期限一般應達到4-6個月,但實際上大多隻進行兩個月左右的短期訓練,一般隻進行一些識字和淺顯常識教育。

  辦理民眾教育遵循以下原則:一是以宣傳“三民主義”為前提,用戰時各種政令為教材,使民眾教育發揮“推動政治的原動力”的作用;二是用行政力量推行施教,發動各界人士共同教育民眾;三是各地實行統一的政策。正是由於行政力量的推動,以及民教館、小學民教部的積極推動,40年代蘭州的民眾教育是比較興盛的,盡管據有關資料記載,多數國民學校的民教部並無多少實際內容的教育活動,受教民眾文化知識究竟提高了多少,很難準確評估,但戰時民眾教育的推行,對於啟發民智,增進文化知識,動員民眾抗戰起過積極作用。

  民眾教育館是實施社會教育、民眾教育的中心機構。抗戰時期,蘭州及各縣的民教館訂有教館規程、工作要項和經費標準。為加強對社會教育工作人員的訓練,在蘭州師範學校設有社會教育師範科,培養、訓練社會教育師資,還通過國語教育人員訓練班,培訓民教館長和其他社會教育人員。

  抗戰勝利後,各地教育由“戰時教育”進入了以“複員”、調整為主要特征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對蘭州教育影響最大的是國民黨積極準備和發動內戰,軍政當局對教育的控製愈益加強,廣大師生的愛國民主運動日益高漲。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接受”、恢複工作隨即展開,教育事業也麵臨著複員與調整的問題。在蘭州,所謂“複員”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由淪陷區遷來的學校返還原地,以及戰時新建學校的調整;二是戰時遭受破壞的學校的修整恢複,以及救助、安置戰時參軍、失學的青年複學、就業等。

  在蘭州,受戰後複員影響的主要是高等學校,其中對西北師範學院的影響最為直接。西北師院是戰時內遷的高等學校之一,西遷後雖經改組,但它直接繼承了北平師範大學的曆史,在改院任教的教師大多來自北平師大或其他地區,學生則來自全國各地。因此,抗戰勝利後返回北平複校,是學院廣大師生的共同願望。但是,1945年9月,教育部召開的全國教育善後複員會議確定,戰時內遷的國立專科以上學校,一部分返回收複區,一部分留在後方,以圖通過複員,調整學校布局,部分地改變高等學校集中於沿海、沿江大都市的偏向。這一原則對抗戰後方各省是有利的,但與遷出學校的利益和願望不相符合,在實施中就產生了矛盾和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西北師院複員的問題即屬此類。

  按照教育部的原則,教育複員開始時,西北師院未被列入複員名單,這很快引起全校師生的不滿,從而掀起群眾性的複校運動。此後,在“北師大校友總會”、“北平師大複校運動聯合會”公推代表多次交涉、幾經申訴,加之各方麵的支持、呼籲,教育部終於同意在北平複校,校名定為北平師範學院,並任命袁敦禮為院長。同時,西北師範學院仍設蘭州,該院一部分教職員和300多名學生即轉赴北平,大多數仍留在蘭州,複校運動結束。之後,北平師範大學恢複原名,西北師範學院建製保留,兩校並存。這一決定對促進蘭州及甘肅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發展與提高,都有深遠影響和重要意義。到1949年,西北師範學院已成為西北地區曆史悠久、規模較大、係科設置齊全的一所高等師範院校。當時,全院有本科學生700多人,教師近百人,其中教授23人。從1942年在蘭州建校招生到1949年,共畢業本科生793人,專科生498人,研究生29人,為甘肅和西北輸送了一批高級專門人才,其中主要是中等學校師資。西北師院已經是一所“桃李滿天下”的知名高等院校。

  受複員影響的另一所學校是國立西北醫學專科學校。1944年,教育部令設在陝西南鄭的國立西北醫學院遷往蘭州,並將蘭州的國立西北醫專並入辦理。令頒不久,西北醫專即行並入,成為西北醫學院的一部分,隨後抗戰勝利,複員開始,而西北醫學院遷蘭卻未能實現。

  總體來看,抗戰勝利後的教育複員對蘭州高等教育的影響並不大,主要損失在於由內地來西北師院的教授、教師返回原地。而戰時形成的蘭州高等教育規模、結構基本得到保持並有所擴充。

  在教育複員的同時,蘭州高等教育在隨後的調整中又得到一定充實與發展,主要表現在設立國立蘭州大學、獨立設置國立獸醫學院和調整充實西北技藝專科學校等方麵。

  國立蘭州大學的設立。創建國立蘭州大學是甘肅各界的共同願望,申請多次,企盼已久,抗戰勝利前已基本定案,在其後的教育調整中即將順勢實現。1946年3月,國民政府決定設立國立蘭州大學,並任命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辛樹幟為校長,來蘭州籌建。在甘肅省政府、省參議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籌備進展較為順利。依照教育部的意圖和《大學法》的規定,經辛樹幟與甘肅省、蘭州市有關方麵會商,於當年6月向教育部呈送了辦理蘭州大學的《計劃大綱》,初步擬定了蘭州大學的院係組成與規模。據此大綱,國立蘭州大學由四部分組成:一是以原甘肅學院為基礎的法學院;二是調整組建的文理學院;三是以原國立西北醫學院蘭州分院為基礎的醫學院;四是特設的獸醫學院。同年7月,教育部即修訂批準了《計劃大綱》,劃撥開辦經費10億元,並確定了每年的經常費數額和教職員編製等。1946年8月,國立蘭州大學正式成立。

  由於蘭州僻處西北,交通不便,延聘教授、購置設備等各項事宜都相當困難,所以國立蘭州大學是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中創建和發展的。確定校址、購辦設備、延聘教授即是建校之初必須解決的三大問題。對此,辛樹幟等全力以赴,上下溝通,四處奔走,得到了相當程度的解決。

  在校址選擇方麵,蘭州大學剛剛成立,省府、省參議會即作出決定,劃撥蘭州翠英門內全區為蘭大校址。當時該區內除國立甘肅學院外,還有省參議會、工業試驗所等8個單位,搬遷相當費事。由於有省府的支持,教育廳長出麵商定,又有省參議會帶頭遷出,蘭大擴展校址得以解決。後經“辟築改建”,即成為蘭州大學文理學院、法學院及附屬中學的校舍;醫學院仍在原西北醫專上西園舊址;獸醫學院屬過渡性質,待獨立設置後即另辟新址。1947年後,蘭州大學在翠英門增建校舍,被命名為“天山”、“祁連”、“昆侖”、“中山”堂的幾座建築先後竣工。兩三年之內已形成一座規模宏偉,頗具西北特色的高等學府。

  設備購置,同樣凝聚著主持者和主辦者的心血。據資料記載,為使蘭大真正成為西北邊疆文化之重心,籌備之始,即先盡量充實圖書設備儀器。為搶在外匯、圖書提價之前少花錢多購物,采取呈請預支開辦費的辦法,派人去南京、上海搶購搶運,輾轉運抵蘭州,當年即有大批圖書上架,儀器裝妥,用於提供教學試驗。醫學院所需儀器、藥品種類繁多,購辦運輸困難更大,雖經數月之購置經營,到第二學年開始時,尚未達到預期願望。學校特從教育部劃撥的購置費中抽出三分之二,專為進口醫學臨診前期儀器設備之需;再加上美國醫藥助華會的援助,才達到基本所需,在教學上當不至於遇到大的困難。

  至於延聘教授,由於西北地理環境、交通梗阻、物質條件差及待遇菲薄等因素,致使教員延聘遇到諸多困難。這種情況下,校長辛樹幟禮賢下士,多方邀約,先後聘請了史學大師顧頡剛、古文獻學家張舜徽等一批教授來蘭大任教。有的教授雖已聘定,但由於交通阻斷而未能到校。尤其是新組建的文理學院,設有八九個係,急需充實師資,經一年多的努力,各係的教師陣容已初具規模,而且一批知名學者領導係務,主講教壇,從而提高了蘭州大學的地位與聲望,受到報考學子的好評。

  國立蘭州大學設立後,原國立甘肅學院和國立西北醫學院蘭州分院即並入蘭大。1947年獸醫學院獨立設置後,國立蘭州大學設有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文學院分設中國文學、曆史、英文、俄文、邊疆語文等係,有顧頡剛、水天同、張舜徽、史念海等知名教授任教;理學院分設數學、物理、化學、動物、植物、地理等係,有段子美、袁翰青、常麟定、董爽秋、王德基等知名教授任教;法學院分設法律、經濟、政治經濟、銀行會計等係,吳文翰、駱秀峰等當時即在此任教;醫學院不分係,有馬馥庭、楊浪明、王文義、楊英福等專家多年從事臨床教學與研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醫學專門人才。

  獨立設置國立獸醫學院。獸醫學院的創立,有其特殊的背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從“加強國防”、遏製中共的政治目的出發,對西北“建設”頗為關注。從曆史上看,中國的獸醫業的作用之一是服務於軍事(主要是騎兵)的需要。西北雖有廣大的牧區,但獸醫教育長期備受漠視。1946年,依據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獸醫主任史亨利的建議,經國民政府教育、農林、軍政三部會商,擬定在西北創辦一所造就獸醫人才的高等學府。同年10月,行政院正式通過在蘭州設立國立獸醫學院的決定。最初隻作為特設學院,隸屬於國立蘭州大學以進行過渡,由於中央政府的重視,加之這是一所全國性專門性的學院,遂於次年10月被批準獨立設置。受任主持院務的盛彤笙教授,成為國立獸醫學院的“助產士”。他曾三次來蘭主持學院籌建事宜,在省府的支持下,選定小西湖為新校址,從國內外聘請到一批有誌於西北獸醫教育事業的專家教授,同時在國內外定購的圖書儀器,也於當年秋冬運抵蘭州。

  國立獸醫學院不分係。從教學、科研和行政組織上,則分為解剖、生物化學、生理藥理、細菌衛生、病理寄生蟲、診療、畜牧等7科。到1949年,學院在校本科生92人,教師26人,其中教授6人。這所具有特殊性質、適應西北特殊需要的獨立學院,設備雖簡陋,但特色鮮明,當時的各界人士對它的發展前景寄予厚望。

  調整充實國立西北技藝專科學校。1945年,教育部令國立西北技藝專科學校改名為國立西北農業專科學校,戰後曾有所發展。到1947年,西北農專共有27個班級,具有相當的規模。該校建於戰時,雖經各方支持,校方努力,但終因曆史條件所限,設備、師資、生產實習等條件均未能達到應有的標準,辦理相當困難。而且隨著國民黨發動內戰,農村經濟瀕於破產,辦學環境惡化,教學受到幹擾,畢業生出路成了問題。校方和教師盡力維持,使教學得以艱難進行。1947年寒假,學校為方便留校同學自修補課,特地開辟教室,照常生火,圖書館也照常開放。而為水利科學生補課的幾位住在城裏的教授,每周都要跑30公裏前來西果園校部上課。其不辭辛勞、誨人不倦的精神,深受學生感動。

  總體來看,在戰後的高校複員調整中,經保留、撤並新建、改組充實,使蘭州共有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學院、西北獸醫學院、西北農業專科學校四所高等院校,設有文、理、法、商、醫、農林、獸醫及高等師範等係科,為此後蘭州高等教育的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