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梨園之鄉”的生態旅遊

  “春末夏初,正是蘭州梨花開放的時節。黃河岸自蘭州城起一二裏之遙,仍可以望見成林的初放梨花,綠中吐白,河上清風,時常帶來岸上花香,頓時感覺一種恬靜清逸的安舒……”這是我國著名記者範長江於1957年3月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描述的蘭州“梨園之鄉”皋蘭什川梨花盛開的迷人景象。

  皋蘭什川距離蘭州20千米,以梨樹梨花名揚四海,被譽為“梨園之鄉”。光樹齡300年以上的梨園就有12000多畝,枝繁葉茂,意態萬千。中外植物學家參觀後稱讚是“世界植物界的奇跡”、“全球罕見的活植物標本”、“梨園博物館”。每當春暖花開時節,這裏便成了梨花的世界。遠看藍天湧白雲,格外嫵媚;近看一個個姿態萬千的梨樹,像美麗的仙女一般,豔麗多彩,魅力十足。有時,像朵朵白雲飄蕩在茫茫大海,有時,則像穿著白紗的美麗新娘,嫵媚動人。什川的春天,可以說是梨花的海洋。老人們在飄落的梨花下談天說地,情侶們則在漫天飛舞的梨花中憧憬著自己的美好生活,天真爛漫小孩子雙手捧著從天而降的無數花瓣,追逐著自己童年的夢。特別是那雨後的梨花,更是嬌媚動人。明代著名作家許仲琳在他的《封神演義》中描寫蘇妲己則以梨花形容她的嬌媚:“那妲己淚如雨下,籠煙芍藥,帶雨梨花,千百嬌媚,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裏嫦蛾離玉闕……”梨花綻放時,梨園內有當地民間藝人演唱梨園鼓子,熱鬧非凡。

  20世紀50年代的合作社時期,什川農民從一棵精心挑選的梨樹上采摘了一筐梨帶給毛澤東主席。毛主席收到梨後寄來20元錢,讓中央辦公廳給什川農民寫信表示感謝,並稱讚梨“味道極好”。從此以後,什川人將這棵梨樹命名為“連心樹”,意喻翻身農民和領袖心連心。

  關於什川梨花,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爺爺和孫子兩人迷了路,一老一少在夜幕降臨之時來到了什川,又饑又餓的他們隻好睡在梨樹下麵過夜。第二天早上,爺孫倆睜眼一看,卻驚奇地發現身上蓋著一層厚厚的梨花。爺爺驚喜地說:“這哪裏是梨花,分明是雪白的銀子呀!”爺孫倆急忙翻起身,向梨園深處走去。後來,不但得到當地人的幫助,從此在什川安家落戶,一門心思經營梨樹,果然換回了雪白雪白的銀子。

  金秋時節,一棵棵梨樹掛滿了碩果,壓彎了腰的梨樹滿懷自信,像個豐滿的少婦。“天把式”踩著雲梯,吼著土秦腔,穿梭在梨樹之間,腰間的繩子像一根根飛蕩的秋千,一筐筐一籃籃黃燦燦的“金元寶”便源源不斷地傳送到果農家裏,豐收的喜悅立即在果農的臉上蕩漾開來。

  如今的梨園,真可謂梨的世界。不僅品種多達十多種,而且品質優良。不僅新建了風景旖旎、奇石根雕美不勝收的“華夏奇園”,還從1999年以後,每年舉辦大型的梨花會,吸引了無數遊人前來觀賞。廣大遊客在感受到百年梨園的無限魅力後,感慨地說:“梨園之美,純在天然,貴在生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