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從水車博覽園看“水車之都”

  水車博覽園位於濱河東路黃河南岸,東連中立橋碼頭、體育公園,西接親水平台、蘭州港,由水車園、水車廣場、文化廣場三部分組成,是展現水車文化的主題公園。蘭州水車以其獨到的構造,精湛的工藝,雄渾粗獷的造型,實用的價值成為中國水車的代表,因而,蘭州也被譽為“水車之都”。

  來到水車博覽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構造別致的大門,大門是木架組成,形似兩座山,分別代表著皋蘭山和白塔山。左邊的水池代表黃河,寓意著蘭州是山水相連的美麗城市。

  一進大門,便是水車博覽園的主體部分——水車廣場。水車廣場以知名於國內外的小型水車為主體,還薈萃了世界不同形式、風格迥異的數十輪水車。其中最具蘭州地方特色的“水掛子”更加引人注目,體現了蘭州人戰勝大自然的聰明才智。旁邊是水車之父段續的雕像,他表情慈祥生動,好像在思考、在比劃,又好像在指揮、在親臨現場“指導”。段續雕塑左側是南方竹製筒車,就是因為南方筒車,才使段續在1556年創製了雄渾粗獷的蘭州水車,經過400多年的發展演變,終於使蘭州水車名揚四海。到了1952年,蘭州市的水車猛增到252輪。隻見黃河兩岸到處是巨大的水車,流水歡歌不絕於耳。灌溉麵積也由解放前的20000多畝擴大到100000多畝,真可謂盛極一時。這讓世界上有名的“水車之都”——敘利亞的哈馬慚愧萬分,因為,曆史上哈馬水車數量最多的時候,也不過30輪,僅及蘭州1952年水車總數的八分之一。因此,把蘭州稱為真正的“水車之都”,一點也不過分。

  與水車廣場相連的是水車博覽園的第二部分——水車園。這裏是曆史上的“水車園”舊址,12輪水車呼呼旋轉,成為水車園的主要景觀。12輪大型水車順著黃河一字排開,濤濤黃河水被提起送下,沿著渠道蜿蜒流淌,澆灌著園內錯落有致的各類花草樹木。旁邊的黃河滾滾東去,氣勢磅礴,與水車、花草、林木相交輝映,再現了古蘭州農業生產的輝煌。水車園設計獨具匠心,沿著水渠蜿蜒前行,構造精致的各式蘭州水車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園內,飛濺的水花與洶湧的黃河共舞,令人流連忘返。

  水車博覽園的第三部分是文化廣場。握橋是通往文化廣場的重要通道,成為文化廣場的主要景觀。握橋又名臥橋,是蘭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橋梁,為昔日“蘭州八景”之一,原址在今西津東路雷壇河上,此橋為仿造。握橋采用巨木由兩岸向河心錯落前伸,層層遞出,呈穹隆形。橋兩端各有翼亭,恰似兩拳緊握,故名握橋。文化廣場除握橋外,還有旅遊紀念品商店、黃河奇石館、蘭州近代曆史博物館、演出廣場等,以圖片、文字、實物、文藝演出等形式反映了蘭州曆史悠久、多姿多彩的民生民俗,據說把蘭州建成“水車之都”是源於一個生活在美國的蘭州兒童的一個越洋電話,說荷蘭有風車,荷蘭成了“風車之都”,蘭州有水車,蘭州應該是“水車之都”。從表麵上看,好像隻是一個小孩子的突發奇想,實際上是一個蘭州人對自己故鄉的熱愛。一個小孩,感動了整個蘭州城,從官員到百姓,蘭州人從此聞風而動,一個最能代表“水車之都”的水車博覽園誕生了。

  公元2005年9月22日,蘭州首屆中國水車節在黃河南岸水車博覽園盛大開幕,開幕式上,隆重舉行了由中國國家郵政局與荷蘭郵政公司聯合發行“水車與風車”特種郵票的首發式。蘭州水車作為中國水車的典型形象,將永久地鐫刻在“中國水車”這枚郵票上。隆隆轉動了400多年的蘭州水車成了中國水車的形象代表,也使蘭州成了當之無愧的“水車之都”,將和“風車之都”荷蘭一起走向世界。

  水車是蘭州人民智慧的象征,是蘭州農耕文化的象征,是蘭州城市的標誌。水車博覽園的建成,標誌著“水車之都”正式走向世界。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稱:看風車到荷蘭,看水車到蘭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