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五穀雜糧、瓜果蔬菜”是看得見、吃得著的“農業文明”,那麽,“園藝景致”則是這一文明的“延伸”、“點綴”和“發展”,是“詩情畫意”的“農耕文化”。她秀麗的身影遍布金城大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亮麗的自然風光、別具匠心的園藝景致,成為文化蘭州、園藝蘭州、休閑蘭州的代表。
私家花園往往是一個城市園藝特色的代表。蘭州的私家花園品位高雅,各具特色,具有濃鬱的人文情懷,大多圍繞在蘭州城的西、南、東郊外,多達20餘處,宛如璀璨的明星,鑲嵌在蘭州大地。但令人惋惜的是,這些昔日景致迷人的私家花園大都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逐漸被改建成樓群、醫院、幼兒園或拓為馬路,或另作他用,唯一保存下來的隻有鄧寶珊的故居“鄧園”。
煦園,文人雅士的樂土。煦園就是老蘭州所說的水家花園,創始人水梓是我省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賢達,曾任甘肅省教育廳長、國民政府考試院甘、寧、青考銓處、國民黨考試院的考試委員等職。水梓於20世紀20年代購建煦園,位於今天的顏家溝,不過現在已經被高樓大廈所取代。煦園幾乎花了水梓半生的心血,建築頗有文思,無論是樓、台、亭、橋,還是池塘、山石、竹花、花草等,都透出一股濃濃的詩情畫意,顯得那麽的文雅精美,成為文人雅士的樂土。張恨水、於右任、張治中等社會名流及十世班禪和他的老師都曾光顧煦園,並對煦園讚不絕口。
亦園,詩情畫意總是情。亦園是當年向北大校長上書要求“大學開放女禁”並如願成為首批北大女生的鄧春蘭的父親鄧宗所購置,位於今安定門外下溝,現已成為高樓林立的住宅區,早已看不出亦園的半點影子了。隻能從王的兩首《亦園牡丹》詩裏體會到園藝和詩文已經融為一體的絕妙境界,怪不得亦園總有一種詩情畫意之感:其一“燦漫春光到牡丹,群賢香徑共盤桓。問君何處名花國?園是亦園市是蘭。”其二“幾株魏紫與姚黃,蜂蝶隨人日日忙,忙裏偷閑猶買酒,花王故國已滄桑。”
頤園,花木縈回象萬千。頤園是清道光年間蘭州翰林曹炯所建,故稱曹家花園。民國初年被會寧進士秦望瀾購置,改為頤園,現為甘肅省保育院。頤園建有鏡泉樓、瑞杏軒、養花蒔、竹之齋等建築物,匠心獨具,五泉山溪水穿流其間,蒼鬆翠柏,風景秀麗。詩人王烜在《詠頤園》中寫道:“依水名園清且閑,悠然恰對皋蘭山。亭台曆落位三五,花木瑩回象萬千。”
節園,最早開放的公園。節園原先是明肅王府(今省政府院內)的後花園(今中共蘭州市委院內),1763年陝甘總督駐節肅王府,因總督駐節,故稱節園。節園亭台樓閣相間,槐、椿、桑高聳,翠竹婆娑,牡丹吐豔,池塘如鏡,荷花競放,登臨拂雲樓,如履黃河水麵乘天風,伸手可捫雲彩。左宗棠在《節署園池記》中稱:“節園基宇閎開,園亭之勝為諸行省最。”1878年春天,左宗棠首開節園,聽任市民遊覽,並備有茶水免費供遊客飲用,成為第一個向市民開放的私家花園。
鄧園,揮不去的情愫。鄧園是抗日名將、曾任甘肅省省長的鄧寶珊的故居,位於城關區廣武門後街4號,又稱鄧家花園,也是唯一留存的私家花園。走進鄧園,首先看到的是古樸典雅的門樓,高高掛著的是於右任親題的“慈愛園”和啟功題寫的“鄧園”兩塊匾額。穿門而入,迎門便是一座假山,回廊之側是古香古色的廂房。鄧園曲徑通幽,山環水繞,鳥語花香,景色絕美。正如慕壽祺撰聯所雲:“曲曲彎彎,前前後後,花花葉葉,山山水水,人人喜喜歡歡,處處尋尋覓覓;年年歲歲,暮暮朝朝,雨雨風風,鶯鶯燕燕,想想來來往往,常常翠翠紅紅。”
裴園,說不盡的田園風光。裴園位於五泉山門北,建於1929年,是裴建準將軍的故居,具有濃鬱的田園風光。花園借五泉山色,映古柳婆娑,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翹首北望,遙見九曲黃河蜿蜒如帶,十裏城池星羅棋布。園裏名貴花草爭香鬥豔,常青樹木鬱鬱蔥蔥,蘋果梨兒掛滿枝頭。古柳下,水磨隆隆作響,水珠飛濺……真是一派田園風光。
憩園,愛國誌士的戰場。憩園又名若已有園、鳴鶴園,是清朝甘肅布政使司的後花園,故址在今通渭路西側原甘肅省圖書館(今甘肅省群藝館)一帶,傳說為著名戲曲家、園林家李漁設計營造。據《蘭州古今注》記載,園中“正北有室曰蔬香館,中有乾隆禦書《聖主得賢臣頌》,嵌諸壁間。東有四照亭。又東為水榭。亭西結石為小山,峰巒環曲築石闕,南出樂壽堂,署曰‘昆侖之墟’。園西引阿幹溝水經西城入園,汩汩東注鑿池以瀦之。池上時置小艇,可以放漿洄溯至園西。”憩園不僅是風景幽雅的“名園”,而且是愛國誌士的“戰場”。著名的愛國誌士林則徐在“禁煙”運動中遭誣陷,被充軍新疆路過蘭州,曾在憩園寫詩,表達了自己身遭不幸,卻仍然心係國家的隱憂心情:“我無長策靖蠻氛,愧說樓船練水軍。聞道狼貪今漸戢,須防蠶食念猶紛。白頭合對天山雪,赤手誰摩嶺海雲?”“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在憩園登臨拂雲樓時有感而發:“金城置郡幾星霜,漢代窮兵拓戰場。豈料一時雄武略,遂令千載重邊防。西人轉餉疲東國,南鍾何年罷朔方。未必儒生解憂樂,登臨偏易起旁皇。”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渴望通過“變法”來達到富國強兵的抱負,這也許是他後來參加“戊戌變法”的最原始的思想基礎。
蘭州的私家花園還有很多,如東園南村、彭澤花園、傅氏別墅、駱家花園、馬家別墅、王氏園林、任家花園等不一而舉。如今,這些私家花園大都已經不複存在,但留給我們的卻是園藝蘭州生動而嫵媚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