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詩興大發,寫有“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薺美忽忘歸”的著名詩句。唐代詩人溫庭筠也在《錦城曲》中寫道:“蜀山攢黛留睛雪,筍蕨芽縈九折。江風吹巧剪霞綃,藝上千枝杜鵑血。”清代詩人袁枚在他的《隨園食單》中說:“蕨菜用雞肉湯,或煨或炒,自別風味。”
以上詩人詠歎的是一種叫蕨菜的蔬菜,為什麽曆代詩人對它情有獨鍾?因為它是一種野生的佳蔬,因受雨露滋潤,無汙染,屬純天然綠色植物,加之鮮嫩多汁,具有特殊的營養價值,因而倍受人們的喜愛。據說清朝兩江總督梁章钜,對蕨菜更是喜愛無比,以致“每飯必具”。
蕨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鳳尾蕨科,因其嫩葉酷似龍爪,又名龍爪菜,有些地方還叫“佛手”。還因其卷曲的嫩葉生長舒展後像鋸齒,又叫鋸菜。蕨菜多生長在山野,高一米左右,根莖長,匍匐地下延生,其葉呈卵狀三角形,二、三葉羽狀分裂,背麵常有毛。其葉柄長而粗,無毛,埋在土中部分呈淡褐色有細毛。《本草綱目》記載:“蕨處處山中有之,二、三月生,拳曲狀如小兒拳,長側展開如鳳尾,高三四尺。”
蕨菜是上等的野生山菜,食用部分是它的嫩葉和幼莖。每年初春發芽,春暖花開時節的蕨菜最美味可口。蕨菜的采摘頗為講究,當蕨菜長到三十厘米,嫩葉尚未舒展而呈蜷曲狀的時候采摘最佳,否則的話,等到葉子舒展以後,就老而不好食用了。蕨菜分綠蕨和紫蕨兩種,人們通常把綠蕨叫做羊蕨,把紫蕨稱為牛蕨。羊蕨翠綠,莖細,肉薄。牛蕨紫黑,莖壯、肉厚,在國際市場上更受歡迎。
蕨菜曆史悠久,據史料記載,遠在二千四百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食用。因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從剛開始的普通家庭餐桌進入上層社會的食譜,最後竟然成為敬奉皇帝的貢品。據測定,蕨菜株含百分之三十六點五的澱粉,百分之三十的粗纖維,還富含蛋白質、脂肪、磷、鈣和維生素A、C等營養物質,此外,蕨菜還含有野櫻甙、延胡索酸、琥珀酸等成分,是一種別具風味的野生蔬菜。蕨菜不僅可以配製菜肴,還可製粉、釀酒,全株入藥,還可以解除瘡毒,去熱利尿,對痢疾等病也有一定的療效。不僅國內消費者喜愛,也深受國外消費者的珍視,尤其是日本國民,對蕨菜更加崇尚,稱之為“山菜之王”。
蕨菜是甘肅著名的“三菜”(發菜、蕨菜、薇菜)之一,也是蘭州的珍貴野菜,主要產自皋蘭北山和榆中南山的二陰地帶,區域生長麵積約430平方千米,以興隆山生長最多,七裏河區湖灘鄉和石佛溝以及永登連城、缸子溝等南山地帶的海拔2000米~2500米的高山、幽穀、草地和疏林之下均有生長,是蘭州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據說,一噸幹蕨菜,價值相當於出口四十噸大豆,市場前景廣闊。但是,據統計,蘭州市每年蕨菜的出口量隻占國際需求量的百分之二點七,因此,對於蘭州的蕨菜開發,潛力巨大,可以說是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