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肅省誌·人口誌》顯示,1950年至1959年,是本省經濟建設順利發展時期。蘭州化學工業公司、蘭州煉油廠、白銀有色金屬公司、西固熱電廠、永登水泥廠等大型廠礦企業相繼建成投產,以及一些沿海企業整體遷入,導致遷入蘭州的人口劇增。從省際遷移地區範圍看,遷入人口大多來自沿海地區,如江蘇、上海、天津等省市,另一部分來自東北各省。而遷入人口中以參加工業建設的職工為主。
在遷移人口構成中,20世紀50年代遷入人口中以成年勞動人口為主,而且男多女少。除工業企業職工外,還有許多從事商業與文化教育事業的人員遷入,如東部地區大批大中專畢業生和我國最早培養的研究生被分配到蘭州,還有一些專家教授選調來蘭州充實教學科研單位。
這一時期遷移人口的年齡構成,以勞動適齡人口為主,少年兒童所占比例不大,老年人很少。絕大多數是工人、幹部及其隨遷家屬。
成千上萬職工和家屬由全國各地的遷入,致使蘭州人口迅速增加,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蘭州市區人口已達161.78萬,屬全國22個特大城市之一。
一批又一批“支援大西北”的建設者的到來,使蘭州頓顯生機,他們像大樹一般,在蘭州這片土地上深深地紮下了根,這棵大樹枝繁葉茂,永遠常青。
援蘭建設者的功績,曆史不會忘記。
今天我們回首那段曆史,可以看到,20世紀50年代上海對蘭州的大力支援和“三線”建設遷移來蘭的多家大型企業、科研院所以及幾十萬全國各地援蘭大軍的到來,對蘭州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這些來自東南沿海、東北工業基地、京津滬等地援蘭的人們因文化素質高,又有技術專長,在蘭州的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工業、商業、金融業、服務業等各個方麵真正起到了表率作用。這些因素使蘭州閉塞、落後的死水攪活了,基礎薄弱正在奮發圖強的蘭州得到了新鮮而充滿活力的血液,蘭州從此揭開了曆史嶄新的一頁。
§§第五章 多種文化交匯,蘭州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