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西北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共同理想,撥動了五湖四海有誌青年的心弦,點燃了許多才華橫溢、胸懷報國誌的知識分子的激情。於是,從江南水鄉、從白山黑水、從八百裏秦川、從富庶的川西平原、從京津唐……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投身到蘭州這片熱土,頂風沙、冒寒暑,在黨的號召下,以艱苦為榮,以建設祖國為榮,甘灑汗水,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功績。
解放前的蘭州人,吃水靠人力從黃河挑運,滿街是水夫們的叫賣聲。夏天,水質呈黃色,沉澱後方能飲用,冬天隻有在封凍的河麵上鑿洞取水,飲水十分不易。為了配合新興大工業的建設,1955年春,國家確定在西固建設蘭州自來水廠。1956年4月5日,從全國各地抽調的342名各類專業人員開始陸續來到蘭州。上海自來水公司以徐巧根經理為首的108名配套人馬全部抵蘭,他們當中有領導幹部、行政管理幹部和來自上海自來水公司楊浦水廠(英商辦)、滬南水廠(法商辦)、南市水廠(中美合辦)、浦東水廠(德商辦)的水質分析工程技術人員、化驗員、淨化工、運轉工、管道工、水表工、營業抄表員和其他輔助工人。
那些年,除了全國各地湧來的誌願者以外,大批外國專家也紛紛來到蘭州,在新蘭州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接待和安排好蘇聯和東歐專家,蘭州市建立了專家招待所。前樓的“高檔”客房有抽水馬桶、盥洗設備,一樓設有餐廳(也作舞廳)。為了體現中蘇友好,後經國務院專家局同意,定名為“蘭州友誼飯店”,於1956年6月18日正式開業,接待外賓。
當時的友誼飯店,僅有管理、服務人員15人,更沒有接待外賓的經驗和做西餐的廚師。適逢上海支援蘭州建設的良機,一批精通西餐的點心大師、麵包師,熟悉外語的招待師、理發師、修指甲師和熟悉外賓生活習俗的服務員45人,連同他們的家屬應邀來蘭州落戶。這些援蘭者,克服西北黃土高原氣候、生活帶來的種種困難,團結共事,出色地完成了接待來自蘇聯、捷克、波蘭、匈牙利、民主德國、羅馬尼亞等東歐各國專家和其他外賓的特殊任務。
賓館營業後,上海援蘭人員中不少人做出了顯著成績,特級宴會設計師胡春鑒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他幾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職,刻苦實踐,認真研究總結出了“迎、引、遞、問、快、準、勤、穩、禮、送”十字待客服務真言,並以流暢的英、俄、日等國日常用語,嫻熟的禮儀禮節,熱情接待了數以萬計的國內外賓客,給外賓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發師俞蔚龍,用土法剃頭並切鮮薑片劑擦抹頭部,使蘇聯專家馬德洛索夫的頭上意外地全部長出新發,他回國後曾三次寫信感謝並讚譽俞師傅為“理發醫生”。還有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做出了貢獻的張妙珍、李兆慶、張銘信、沈長波、沈銀林、景克元、黃德有、劉福堂乃至全體工作人員,他們均以一流的服務,表達了蘭州人民對友好國家賓客的深情厚誼。古巴、蘇聯等國外賓在留言簿上寫道:“中國的服務態度真好!招待技能真棒!已經夠得上登峰造極水平。”來自上海的大師們的熱情服務,像一股股溫暖和煦的春風,吹進外賓的心扉,為飯店和蘭州人民贏得了榮譽。
舊社會,蘭州“馬路不平,電燈不明”,但剛一解放,街頭就閃爍起變幻七彩的霓虹燈。原來在1952年國慶節前夕,天(水)蘭(州)鐵路即將竣工,為舉行隆重盛大的通車慶典,甘肅省黨政領導指示,會場要布置得光輝燦爛、五彩繽紛、氣象萬千、隆重莊嚴。鄧寶珊省長指令甘肅省建築公司派人赴上海,以自己的名義,邀請中國霓虹燈廠派技師支援蘭州建設。省建公司派陳旭青同誌赴上海辦理此事。上海中國霓虹燈廠的領導愉快地接受邀請,安排趕製了一大批霓虹燈運往蘭州,同時選派了13位技術高超的師傅,於9月中旬抵達蘭州,當時達成協議:布置、安裝好會場的霓虹燈後,13名技師立即返回上海。
經過緊張的工作,9月30日,會場布置完畢,火車東站廣場搭起了主席台彩樓,彩樓前上方的橫梁上裝上了“熱烈歡慶天蘭鐵路通車”的10個霓虹燈大字,並在它的周圍安裝了許許多多小霓虹燈。同時,省人民政府、西北大廈、電廠等處的建築物上,也安裝了霓虹燈。“國慶”和歡慶天蘭鐵路通車慶典之夜,慶祝會場和省政府等建築物上霓虹燈大放光彩,五顏六色的彩燈閃爍變幻,把絲路古城點綴得美不勝收,使參加慶典的幹部群眾目不暇接,有力地渲染了慶典的氣氛,使蘭州市民對上海中國霓虹燈廠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慶典過後,鄧寶珊等省上領導都認為省會蘭州非常需要這樣一家工廠。於是,即派員前往賓館說服、動員這批技師留在蘭州辦廠。經上海中國霓虹燈廠領導的同意,徐順度、尹東書、唐桂清3位年輕技師,毅然放棄“魚米之鄉”的大上海,高高興興、歡歡喜喜地留在了西北黃土高原上的蘭州。隨後他們3位在戚誌剛同誌帶領下,在蘭州辦起了霓虹燈分廠。從此,蘭州地麵上就有了自產的霓虹燈!
蘭州煉油廠、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更是浸透著援蘭者的汗水,凝結著他們的智慧。可以說,沒有他們的支援與參與,就沒有蘭州今天的巨變,沒有他們的到來,就不會有蘭州今天的輝煌。
中國石油蘭州煉油化工總廠(簡稱蘭煉)前身為蘭州煉油廠,是我國“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1956年4月動工興建,1958年9月建成投產,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煉油廠,被譽為“共和國煉油工業的長子”;從1953年開始,從玉門煉油廠、石油一廠、石油七廠、上海煉油廠等單位抽調的數百名技術工人,來蘭支援煉油廠建設。
來自天府之國四川的總工程師龍顯烈,是當時國內少有的煉油專家之一。在開發高級石油產品的會戰中,他嘔心瀝血製定總體方案,協助廠長指揮會戰,親自為技術人員講課,經常深入攻關現場,幫助解決各種技術難題。他說:“我在40年代留學美國時,發現中國人的智商並不比外國人差,舊社會是有力無處使,現在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一定要幹出些名堂。”在龍總的言傳身教下,不少知識分子打破了對洋人的迷信,增強了民族自信心。
在攻關中有一個很困難的項目,就是特種潤滑油的試製。這種油工藝比較複雜,蘇聯專家曾斷言蘭煉的條件無法產出這種油。困難麵前,副總工程師毛鵬飛挺身而出,主動承擔了這個項目。他患有嚴重的關節炎,常疼痛不已。但為了確保攻關順利進行,他以難以想象的毅力與疾病鬥爭,和大家一起日以繼夜地攻關,連續60多天未進家門。在結滿冰霜的氨壓縮機旁做試驗時,拖著幾乎提不起來的雙腿,一次次謝絕了同誌們要他休息的建議。經過10個月的艱辛努力,終於生產出了合格的特種潤滑油,來不及歡呼勝利,他就被抬進了醫院,但病還未好,又在大熱天穿著棉襖回到了工作崗位。原籍台灣的女知識分子陳以南,被祖國培養成為一名高級工程師,來到蘭州以後,刻苦攀登石油科研高峰,和同誌們一起研製成功“鐵鉬精製催化劑”新工藝,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原籍福建惠安的黃主平工程師,放棄去香港工作、定居的機會,毅然來到蘭州一心一意進行“全白土分子篩催化劑”實驗,終於攻克了這個難關。
眾多的遷蘭企業,可敬的援蘭人員,他們自從踏上西部蘭州這片沃土,就認定這裏是第二故鄉,並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根植在這裏,五十年默默奉獻,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