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爆發後,隨著工廠內遷,資金轉移,蘭州地區成為全國的戰略後方之一,國民黨政府開始重視對西北的建設。在此背景下,蘭州近代工商業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這種形勢,一方麵對科學文化事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麵也為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因而,抗戰時期,大量人口的遷移進入蘭州,也使蘭州的實業學堂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與擴展。
首先是“工合”學校的出現。這一時期,除了各類實業學堂繼續存在並得到發展外,1942年秋,新西蘭國際友人在甘肅省建設廳廳長張心一的支持下,以“工合”組織的名義,於蘭州創辦了一所培黎工藝學校。該校與後來創辦的山丹培黎工藝學校互為姊妹。校內開設紡織、縫紉、機械、陶瓷、玻璃、皮革、造紙、煤礦、墾荒、畜牧、測量、地質勘探、地下水利工程、醫院等各種實習場所,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培訓貧民子弟,為蘭州地區培養了大批中等技術人才。另外,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據統計,從1939年到1945年間,蘭州農業學校的高級科班增加了8個,初級班增加了3個;省立蘭州工業學校高級班增加7個,初級班增加了4個。到抗戰結束時,蘭州職業技術學校各科學生人數,農業類603人,分屬高級農藝、森林、合作與初級農藝、森林5個科別;工業類380人,分屬於高級類的土木、機械、紡織、電信、化工和初類的機械、紡織等7個專業;普通高科類68人。可見,隨著社會的需求,實業學堂的專業已有較大變化,從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在此求學。1939年夏,西北技藝專科學校(後改為國立西北農業專科學校)創辦於蘭州,學生達400多人,並在平涼、武威、榆中等地分設農場、林場,作為學生實習基地。同時,抗戰前已創辦的甘肅學院,科係也得到重大擴充與調整,1941年,增加法律係、政治經濟係及二年製的銀行會計專修科;次年又增設了二年製的人事行政專修科,不久又將銀行會計專修科改為4年製的銀行會計係。從1943年暑假起,該校改為國立甘肅學院,將人事專修科取消,而把政治經濟係分為政治和經濟兩係。這樣,連同原有的2個係在內,就共有6個大係了。經過多年的曲折發展,到建國前後,蘭州近代實業學堂初步形成了技校、專科、學院這種由中層到高層的配套教育體係,基本具備了培養工、農、商、礦技術人才的能力。所有這些對蘭州乃至甘肅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與此同時,各類與實業相關的高等學府相繼興辦,今天的西北師範大學就是在那時候搬來的。
西北師範大學的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在日本侵華的硝煙中,由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發展而來的國立北平師範大學,被迫走上了漫長的舉校西遷之路,先後遷往陝西西安、陝南城固。1941年開始遷往蘭州,並曆經了西北聯大教育學院、國立西北師範學院等沿革,最終發展壯大,成為西部地區第一所高等師範院校。在學校西遷過程中,有一個主要人物功不可沒,他,就是李蒸先生。
李蒸(1895—1975年),字雲亭,河北欒城縣人,著名教育家。北平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北平師範大學校長、西北聯大常務委員兼師範學院院長等職。1940年4月,學校遷蘭前,李親自勘察,選定校址,他說:“學院建在十裏店,背山麵水,既離開鬧市,又距城不遠,交通方便,從黃河取水,進城購生活用品,都比較便利;而且,這裏蔬菜豐富,棗樹連片,桃樹成林,環境幽靜,是讀書的好地方。”就這樣,河北籍的李蒸先生就像建設家鄉一樣,開始在蘭州辛苦奔走。
在民不聊生的舊中國,建一所高校十分不易。在經濟落後、地處偏僻的蘭州新建高校,更是難上加難,但李蒸沒有被困難嚇倒。1941年4月,他聘請蘭州各界知名人員和地方士紳29人,組成西北師院蘭州分院建築設計委員會。5月5日,主持成立了西北師範蘭州分院籌備處,並購置地皮275畝,用來建築第一批校舍。他廢寢忘食,多方奔走,購得土平房35間,作為行政辦公和師生員工食宿之用。還聘請原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院長齊國梁為西北師範學院蘭州分院主任,具體主持籌建工作。
1941年11月1日,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西北師院蘭州分院舉行開學典禮。第一屆招收新生150人。1942年,西北師院本部由陝西城固遷到蘭州,蘭州分院正式改為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從此,古老的蘭州有了高等師範院校,有了中學教師的搖籃。
愛才,是李蒸的一大美德。建院初期,他即聘請了李建勳、胡國鈺、袁敦禮、董守義、焦菊隱、孔憲武等著名學者來校任教,蘭州遂成為全國著名的文化人聚集地之一,對蘭州以及西北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李蒸先生和著名學者等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師院開設了國文、英語、史地、數學、理化、教育、家政、公民訓育、博物等10個係和6個專修科,成為當時專業設置最全的高等師範院校之一。
這裏不能不提隨師院來蘭執教的教育家何樂夫。
何樂夫(1893—1984年),名士驥,浙江省諸暨縣人。浙江紹興師範學校畢業,曾在北平孔德學校執教。後考入北平清華研究院,從師於國學大師王國維,攻讀中國文字學與考古學,為王氏所器重。畢業後,在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從事考古研究工作,兼任北平師範大學、北平女子師範大學、中法大學等校的文字學及文史考古諸課講師。曾對北平附近文物古跡進行了縝密的考證調查,並撰寫論文。1943年秋應聘來蘭,在西北師範學院任教。為了宣傳抗日,鼓舞士氣,撰寫了《宋代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史跡考》《宋代西北抗金名將楊從儀史跡之調查》等著述。在蘭任教期間,何樂夫先後在蘭州十裏店、崔家崖、孔家崖、達家莊、水掛莊、安寧堡、徐家灣、鹽場堡、華林山、四墩坪、太平溝、西固城、西果園等地作過多次考古調查。這次對蘭州地區的考古意義是非同尋常的,因為在此之前,蘭州的地下文物,從來沒有像他這樣高級的專家前來問津過。1944年冬,西北師院舉行校慶活動期間,他舉辦了一次曆史文物展覽活動,展出石器、陶器、銅器、曆代貨幣、玉器、玉簡冊(部分)等,還有曆代文物拓片、曆代碑帖和漢畫像石拓片、秦磚、漢瓦等,這在蘭州地區前所未有。抗日戰爭勝利後,西北師院師生將複回北平師範大學。他說西北曆史悠久,考古工作方興未艾,遂堅留蘭州,繼續在西北師院任教,並從事考古工作。蘭州大學成立後,他又兼任蘭大中文係的文字學與曆史係的考古學教授。1947年夏,在西北師院東北角一殘堡處,他發現了一件明萬曆十年的《深溝兒墩墩軍碑》,對蘭州黃河兩岸殘存的古長城曆史,提供了重要證據。他的教學與考古研究對甘肅的考古工作做出了卓越貢獻。
抗戰期間,隨校遷蘭的還有曾任北京第一師範學院院長、北平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的黎錦熙先生,教育家李化方先生、李嘉言教授等。
抗戰勝利後,西北師院部分師生返回北平恢複北平師範大學,部分師生繼續留在蘭州,興辦國立西北師範學院,他們把蘭州當故鄉,在這片土地上又開創出了新的業績。粗略估計,自1942年西北師範大學遷蘭至2005年,累計培養學生8.6萬餘人,為西北教育戰線培養了大量的師資,為推動西北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