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放風箏

  春風浩蕩,大地回春,大大小小的風箏在藍天白雲上飄蕩,充滿了生命的張力。這些風箏大致有三類:“夾夾斑”、方風箏、造型彩繪風箏,前兩類是男娃娃們自己糊製的,第三類是工匠紮製、出售的。

  “夾夾斑”是一種蝗蟲類的昆蟲,飛行時發出夾夾的聲音,故名。找一塊長方形的紙,稍硬一點,順長兩麵一疊而成槽狀,在槽邊上部各打一小眼,拴一小段線,兩線下部打結,結上再拴長線,即可持線小跑助飛,升空後,停下來,根據風力、風向,放線或收線。這類風箏因形似“夾夾斑”而得名。

  放“夾夾斑”不過癮,就自糊方形風箏。抽幾根席子或竹簾的篾條,也有抽掃帚中的竹枝的,選三根筆直的,紮成工字型的框架,垂直的一根出頭寸許的把手,一般長尺五,寬尺許。紙一般用大楷仿或糊窗戶的白紙,糊在框架上,有的把下部剪成穗穗,上部貼上紅紙剪成的圖案,分外好看。把裁成寸許的紙條,粘成長長的飄帶,兩頭粘在風箏的下部的兩側,形成長的橢圓,下部中間粘一條飄帶,以取得平衡。有的把紙條粘成一個套一個的小環,形成一條長長的鎖鏈,粘在風箏下部正中,作為飄帶,稱之為“豬尾巴”。粘飄帶是個技術活,它的長短,與風箏的大小有一定的比例,粘的位置也要選對,否則,飛起來搖搖擺擺,極不穩定,娃娃們戲稱為“搖頭奶奶”,嚴重的就會倒栽蔥摔落在地。之後,拴兜子,用三根線,在風箏上邊左右兩側各拴一根,下邊正中拴一根,三根合在一起,抖動風箏,調整線的長度,以能吃風、有張力、平穩為度,即可將線打結。再把幾桄子線纏在小棍上,成為橄欖球,線條拴在兜子上,風箏就算糊好了。

  造型彩繪風箏由能工巧匠軋製,有鷂鷹、春燕、蝴蝶、秦腔臉譜等,造型生動,色彩絢麗,掛在一些瓜果鋪子裏,十分搶眼,但得花幾塊錢,才能買一具。娃娃們鬧得父母一團糟,也未必能得到一具。隻有那些有錢人家的娃娃,才能買上這類華麗的風箏,跟自糊的、土得掉渣的風箏競飛。

  城裏放風箏的最佳去處是高高的城牆上,無牽無掛,好不自在。城外則是龍尾山、白塔山。一人拿著把手舉起風箏,另一人持線小跑,看線快繃緊了,鬆手,風箏憑借好風冉冉升空,不時抖線,拉線,風箏則點點頭,上一上,下一下,由人掌控,好不痛快。風箏越放越高,越來越小,就拿出一疊“催子”來放。“催子”是剪出的燒餅大的圓紙片,正中剪個小眼,拿一片穿進線裏,一鬆手,它就呼嘯著迅猛飛旋衝向空中,像一圈白光繞線倏地飛空,令人興奮不已,接連放它五六個,倘是麻線則能放十幾個。一個個白精靈競相從你的手裏升空,那是多麽令人心醉的感受啊!

  清明一過,就不能放風箏了。風箏落在誰家房上,誰家就認為很“風”,據說就會染上晦氣、遇上觸黴頭的糟糕事,趕快拿下來,拋到茅廁坑,據說能禳解黴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