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七節 穰穰子作坊

  蘭州俗話常說:“扁擔像弓,穰穰子像笏板。”穰穰子是用楊木製成的,比牛皮紙稍厚,長一尺多,寬三寸,兩頭翹,中間彎,潔白如玉,像戲曲中官員上朝所持的笏板,上寫奏事要點。20世紀60年代以前,是蘭州居民的日常用品。

  穰穰子作坊蘭州城裏有幾家,臥橋西華林坪下也有幾家,每家一般有師徒四人,可分兩組作業。原料是無疤無節的楊木,剝皮後鋸為一尺許的截子,用水浸泡後,待稍稍風幹後刮製。其工具是一條短腿長板凳,中間釘鐵件以固定木截子,師傅騎在板凳上,雙手持刮刀,一俯一仰,向懷裏不斷地刮,一片一片穰穰子有節奏地翹起,飛向對麵。對麵坐著徒弟,一片一片收起,摞得整整齊齊,放在旁邊,再取一根木截子,遞給師傅,再刮。一根木截子為一捆,一捆一捆碼好,待售。兩人一天能刮八十多斤穰穰子。

  穰穰子主要用來作照明的材料,一片可掰為六七條簽簽子,點燃一條,燃盡再續,照亮地麵,黑夜上茅廁,開門接夜歸者,很為方便,古人稱為“引光奴”,也有叫“去燈”的,大致類似今日的手電筒吧。還可作引火之物,生火爐時,先把穰穰子點著,再把柴點著,柴著旺後,放上煤塊,爐子就著了。字號櫃台上備一盞小清油燈,一把穰穰子簽簽,顧客進來,掌櫃的或相公娃(學徒)趕緊讓座,點燃油燈,送過水煙瓶,顧客捏一小撮煙末,放入煙鬥,用簽簽點煙,生意也做成了。穰穰子還可以做字號商人的備忘簿,抽一片,用小楷記當天的賬或事,晚上再移記到賬簿中。集市上做成一筆生意,買賣雙方各拿一片,一麵過稱,一麵記斤數,最後用來結算。學生用來列算式,打草稿,兩麵都可寫。寫完後,再掰為簽簽當“去燈”,可謂物盡其用。牛奶場把穰穰子剪為圓形,用來當牛奶瓶的蓋蓋子。七月十五,又用穰穰子製荷花燈。早春,郊區菜農將穰穰子彎成圈,圍住移植的蕃瓜、辣椒、茄子苗,蓋上麻紙,用以防風、防霜凍。還可以做火柴盒。小小穰穰子,其用途亦廣乎哉!

  穰穰子作坊還刮製榻板子,比穰穰子厚多了,它是蓋房的材料。把榻板子像魚鱗般,一片壓一片,蓋在兩根椽子之間,上麵塗上草泥,或布上瓦,就成了屋頂。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