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人每飯必醋,因之多醋坊。清末民初,大的著名醋坊有四家:宣家巷的曹家醋坊,因兼製香,人稱“曹香坊”的醋,這是清道光時翰林曹炯的後裔開的,門首懸有葫蘆形木牌,上刻“陳醋”;廣武門外的劉家醋坊;水北門(永昌路北段)的耿家醋坊;上溝的朱家醋坊,亦懸掛葫蘆形木牌,油漆為琥珀色,兩麵均書黑色“醋”字,下綴穗子。何以掛葫蘆形招牌呢?原來早先蘭州人用葫蘆盛醋。當時,還有小型醋坊十來家,有些人家亦自釀醋,自食用。
釀醋有四道工序。先用麩子,投入大香、乳香、薑皮、花椒及中藥渣,加水,攪拌均勻,製成種。再將煮好的青稞拌入種,置缸內加水攪拌,使發酵成頭醋。三是在大木箱內裝入麩子,倒入頭醋,加水,攪拌均勻,踩實,蒙上棉被保溫,使醋胚發酵。四是淋醋,排三口缸,下部均開孔,嵌細木管作龍頭,末端插木塞。將發酵的胚倒入缸內,再加陳胚和水,浸泡一夜,拔出第一缸的木塞,將流出的醋倒入第二缸內,再拔木塞,流出的是頭醋。第三缸流出的醋,倒入第一缸,淋三遍,就成為醋糟,淋成的醋黑中透亮,酸香可口,整個醋坊都充溢著酸酸的醋香味。醋坊裏的人一般不感冒,由於醋能殺病毒的緣故。
醋坊裏供奉著醋神爺的神像,懸掛對聯曰:“四五百年酸猶在;二十一日酉時生。”每天都焚香,禱告,祈求釀醋成功。這實際上是提醒工匠,嚴格按程序操作,保持潔淨,不使雜菌感染,釀成好醋。醋神爺是管釀酒業的杜康。傳說杜康家釀酒,過了二十一天,到了酉時,發酵成了酸而香的液體,就叫為醋(醋字拆開為二十一日酉)。有的醋坊供奉著醋神娘娘的神像,可能是杜康的娘子亦未可知。
1957年公私合營,醋坊轉入了食品廠。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出現了私家經營的醋坊。按傳統原料、配料及工藝釀造,所釀的醋,以芬芳可口、夏天不生白花而取勝。依然供奉著醋神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