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代蘭州著名的書畫家;他精通詩、文、書、畫、印、琴、道學,集多種技藝於一身,尤擅書畫;他的藝術傳略被收錄到國家有關權威部門出版的《中國曆代書畫家大辭典》和《中國曆代書畫家名錄排序》中;他是清代蘭州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性的書畫大家,在中國書壇畫苑中同樣占有重要地位;他就是翰墨丹青存精神的唐璉。
轉益多師是吾師
唐璉(1756—1836年),字汝器,號介亭,別號棲雲山人,因其書屋名為鬆石齋,故又號鬆石老人,蘭州人,生活在清乾隆、嘉慶、道光年間。見識高超、才氣豪邁的唐璉年少時便見解獨特。當同齡人讀著孔孟之書,走著“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求仕之路時,他卻對醫學、音樂、書畫、篆刻、詩文情有獨鍾。他不屑於仕途,而在線條和色彩中實現著他“濟人”、“自樂”的文化之旅。
為了學有所成,唐璉勤奮好學,虛心求教。對於求師拜師,他在《鬆石齋自序》中寫到:“蓋聞德無常師,主善為師,以是知師無定在,惟善則是,聽人之自得之也。”有了這種“惟善則是”的拜師標準,唐璉曾向多位老師學習多種技藝,從中更是“聽人之自得之也”,可謂是轉益多師,受益匪淺。其中他曾向流寓蘭州的善畫山水畫的蒿齋學習山水畫;向大勞山人黃菱溪和王柏崖學習書法;向獨工於琴,造詣高妙的王珊苔學習琴藝;又向劉一明、複初老人學習醫術。此外,他還利用閑暇時間,漫遊北京、武昌、山東、張掖等地,尋師訪友,憑吊名勝古跡,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進了藝術修養。嘉慶十三年(1808年),唐璉曾應蘭州翰林、湖北鹽法道秦維嶽之聘,赴武昌任其幕友。在此期間,他與擅畫山水的黃穀原相攜同遊,切磋技藝。南方的佳山秀水,使唐璉流連忘返,師法自然,畫藝大增。
心手相忘在翰墨
作為著名的書畫大家,唐璉向漢唐宋元等書畫家學習,博采眾家之所長。但唐璉在“采他山之石,為我所用”的同時,也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學書七要”便是唐璉書法理論中的高見,從中他提出了學習書法的七點要求:“一要師授法,二要考古,三要多覽古論,四要專攻,五要會悟,六要心手相應,七要心手相忘。”其中他既簡明扼要地說出了學習書法的規律,又表明了自己書法創作的追求。他重視“師授法”但還要“會悟”,因為“書法一道,為師者隻授其規矩法程,至於變化之巧妙,為要自己心領神會。”此是書法學習中的真諦所在:學習書法隻有會悟了,才能了解到其中的神妙莫測,才能提高自我的書法技藝。也正是在這種“會悟”之下,唐璉書法中真、草、隸、篆都各有特色。他重“考古”、“多覽古論”是為研究書道,探究文字源流,考究書體的發展演變,不去做媚世之書,在書法技藝精深的同時,更體現了一種精神。他提倡“專攻”,並在“心手相應”的同時,提升到“心手相忘”,使書法水平達到一種更高境界。
唐璉書法諸體皆精,尤以行書、草書而顯長。他繼承傳統,又突破傳統,流傳於世的作品也較多。欣賞行書作品《唐璉行書——七言對聯》會覺其灑脫秀麗,飄飄然如有仙氣。而晚年時的草書,更是用筆老辣精到,章法和諧有致,布局氣韻貫通,造型優美勁健,非但寶刀未老,反而如酒,醇香四溢,令人回味無窮。書法中那種以畫入書的靈動,也給人帶來美的藝術享受,讓觀者感歎作者極好藝術修養和極高藝術造詣的同時,又有一種返璞歸真、自然天成之感。唐璉的代表作有《鬆石齋自序》、《鬆石齋銘》墨跡手卷、《鬆石齋印譜》等作品。
筆禿萬管悟丹青
唐璉丹青之中貴在墨畫和指墨畫,而墨畫和指墨畫又以山水、人物為主,兼及小品和其他種類。繪畫中點染雲山,隻有淡淡幾筆,便可有蒼茫古秀的特征,有出塵之致,且畫中有詩,富有意味。請看這幅《古木寒鴉圖》:樹身老狀離奇,枝亂而整,簡而有趣。寒鴉數十,姿態橫生。有的縮著脖子,有的反顧相呼,有的盤桓將落,有的還沒站穩、樹枝兒仿佛還在顫動。每一隻鴉隻有三四筆,但一個有一個的樣子,絕不雷同。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淒清寒冷的冬日景象,又把我們帶到了一種美的藝術境界中。欣賞完畢,收起畫卷,也許欣賞之人還站在古木之間,看那寒鴉樹枝,蕭瑟一片。
“骨格清奇,筆意生動”是唐璉作畫的主張;“一要從明師,二要避俗,三要讀古人論,四要會悟,五要師造化”是學畫中的要求,芸芸眾生能做到者也許不在少數,而唐璉卻更加技勝一籌,則在這成功的背後,那“筆禿萬管”的苦練之中。而繪畫中的奧妙也正是在這種苦練之中得以領悟,才有了唐璉繪畫水平的日漸提高,才使他在繪畫史中留有偉名。唐璉,有了筆禿萬管悟丹青,才有了墨筆丹青顯精神。
才自清明誌淡泊
唐璉因其出眾的才華而受到世人的景仰,但除了書畫方麵卓有成就外,對道教也頗有研究。唐璉20歲時喪偶,但卻終生未再娶。24歲時就跟劉一明學醫、學道,講求長生不老之術,深入研究道教。唐璉勤於著述,道教方麵也不例外。他曾給劉一明所著的《三易略》、《修真辯難》、《雲遊集》作序;還將自己研究道教的心得體會編為《證道錄》。對於道教的研究,直接影響了他人生的誌向,形成了淡泊平和的性情,以及看破生死的豁達。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秋天,即逝世的前一年,唐璉便寫好了自己的碑文,並在碑文中總結自己的一生,感慨“生平所學,自知不足”——其謙虛精神可見一斑。次年10月,唐璉無疾而終,享年81歲,被葬在九尾山。
唐璉布衣終生,從未做過官,他不鑽營奔走,不阿諛權貴,具有高尚的品格,而他把這種人格和書畫結合在一起,從而使他的品格更高潔,書畫更有成就。唐璉自己曾刻有一塊“淡泊明誌”的圖章,這四個字是他人生的寫照,他是當之無愧的。這就是唐璉,翰墨丹青存精神的藝術家,一個任時勢沉浮,自有淡泊平和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