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中國讀書人自古就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與氣度,不論自己當時的身份是否低微。他們對自己向統治者的上書、建議表示自謙,將其稱之為“美芹之獻”、“芹獻”或“獻芹”。“昔有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於26歲之際向國君憲宗獻奏《美芹十論》,暢論抗金大計;明朝景帝時,蘭州也有一位名聊讓、字公遜的讀書人,他不以自己身份低微而妄自菲薄,懷有中興之誌,勇敢地上書向最高統治者闡明當時的政治積弊及對應之策,他心係國家興亡,其忠肝義膽,天地可證,日月可鑒,成就了一段美芹之獻的千古佳話。
拔舉賢能新政治
明景帝剛剛即位時,政治積弊已經非常嚴重,佞臣王振弄權,貪官汙吏橫行,邊境常有外敵來犯。因而,為了懲戒王振蒙蔽聖聽,朝廷便大開言路,準許官吏百姓上書言事,蘭州人聊讓此時在蘭州的肅王府做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君子必養其浩然正氣,作為飽讀詩書的有識之士,他毛遂自薦,勇敢地向皇帝上書陳事,表明自己的心跡。
聊讓首先在上書中陳述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及朝政積弊,其言辭之懇切溢於言表,讀之使人動容。他說:“近年來國家大興土木,貪官汙吏縱橫於朝野之上,大臣們不敢匡正他們的惡行,禦史也不去彈劾揭露他們的罪過,上至陛下,下至百姓都被蒙蔽,民生凋敝,邊境上經常有狡詐的外敵來犯,對於陛下來說,真正到了枕戈待旦、臥薪嚐膽的時候,怎麽能不拔舉賢能,任用人才,革新政治呢?昔日勇猛之將鎮守邊疆,敵國聞風喪膽。司馬光居相位時,強鄰決不會侵犯邊境,現在應該推舉文武大臣中有威名德望的人,重新議定法律以振朝綱,尋找有才能的賢士為朝廷所用,這樣離振興之時就為時不遠了!”
他思維嚴謹縝密,層層展開,說理透辟,見解不凡。在上書中,他將人才放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在任何一個朝代,人才都是興國之本。朝廷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才的匱乏,正人君子不能在朝堂上匡扶正義,那麽奸佞小人必定充斥於朝野之中。他的真知卓見,至今令後人歎服。
他還在上書中言明:“大臣,陽也;寺宦,陰也。君子,陽也;小人,陰也。”以陰陽之理闡明忠奸之分,希望當時的統治者總攬朝綱,抑製宦官,使得他們不能居要位,這樣,陰陽能夠理順,乾坤也可以重振了!
“天下治亂,在君心邪正”
他在上書中還勇敢地正諫直言:“天下治亂,在君心邪正。”他指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必應首先以身作則,勤勉修身,克己複禮,才能夠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他直言:“打獵玩耍是逸樂,修建宮殿是奢侈,親近宦官是狎行。”這三者之一就足能夠蠱惑君心。以此來勸誡皇上能夠提拔賢士,少親近宦寺宮妾,戒除奢靡浪費和遊佚玩樂之風。
國家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人心的問題。人心正,則國家正;人心亂,則國家亂。人心包括君心、臣心、民心,而在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又是君心,即最高統治者皇帝之心。皇帝若能夠常存愛民之心,修政之心,克己之心,那麽國家必定會政治清明,朝臣必定會盡忠職守,黎民蒼生也就能夠安居樂業。聊讓將最高統治者對國家興亡的作用擺在重要位置,他認識到,朝綱不振,奸黨佞臣充斥於朝廷,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皇帝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中國曆代不乏因皇帝居於深宮不出而導致小人把持朝政,橫征暴斂、施暴天下而亡國的例子。而皇帝要想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那就必須有廣開言路、從諫如流的雅量。古時的明君堯唯恐別人不公開指責他的過失,立了一塊“謗木”以明誌提醒;秦朝廢除諡法(古代帝王、貴族、大臣和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被加封帶褒貶意義的稱號),唯恐別人議論自己,所以有了亡國的下場。如果皇上能夠從諫如流,作臣子的能夠無所顧忌、言無不盡,那麽太平盛世也就能夠來臨。他還引用蘇子之言:如果平常沒有直言正諫的臣子,那麽,危難臨頭也就沒有舍生取義的忠義之士。他再三陳說,層層剖析,希望統治者能夠躬身實踐。
一個人為國家大事投入如此深厚的感情,其文章的感人自不待言,而他洞察社會矛盾的能力、見微知著的遠見更令人歎服敬仰。
聊讓的美芹之獻體現了儒家知識分子積極用世的人生態度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他的上書感情真摯,行文流暢,見解不凡,懇切盼望統治者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有濃厚的戰國縱橫家遺風。因此,張維在《甘肅人物誌》中將他與西漢名臣晁錯相提並論,認為“其言明且清”,對他評價很高。
明景帝看到了他的上書,非常欣賞,讚不絕口。4年後,他考中進士,赴任江西南昌知縣。後來,他因為不與權要同流合汙而被彈劾,“君子坦蕩蕩”,他憤然罷官回鄉,過著平靜的田園生活。
他的忠肝義膽彪炳史冊,千裏隴原之上流傳著一段美芹的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