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英(?—200年),金城人。漢末豪傑韓遂麾下名將。他勇猛過人,又頗解兵法,排兵布陣,時獻良策,可謂智勇雙全,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良將。
虎將心膽豪
成公英少年時聰穎好學,心中常存鴻鵠之誌。希望能夠馳騁沙場,建立一番偉業。為了這種理想,他勤學苦練,終於,練就了百步穿楊的射箭神術。平時,他最喜歡讀的書是兵法,每日手不釋卷,悉心揣摩推演。
青年時,他成了韓遂麾下的一名士卒。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磨煉,他的才能很快顯露出來,成為韓遂非常器重的一員虎將。韓遂對他倍加信任,每次打仗,都讓他擔當先鋒,而他也能夠在最關鍵的時刻望風披靡,憑借勇武與智慧化解各種各樣的險情,成為韓遂的左臂右膀、心腹之士。在軍中,他的威信很高。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有感於韓遂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在軍中鞠躬盡瘁,白天管理軍務,晚上思索破敵之策,對韓遂忠心不二,竭盡全力護主。建安年間,韓遂敗走華陰,跟隨他的部下大多離他而去,唯有成公英自始至終跟隨著他,一心護主,沒有絲毫二心。韓遂在湟中時,禍自蕭牆起,在夜幕悄悄降臨之際,他的女婿閻行偷襲韓遂軍主力,準備殺了他,帶著他的首級投降,所幸並未得逞。韓遂歎息道:“大丈夫如今困厄至此,禍是自不適當的婚姻而起呀!”他對成公英說:“此時親戚叛離我而去,跟隨我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應該向南行進以便到達蜀地。”成公英說:“我們興軍起事已有數十年,今天雖然暫時失敗,但怎麽能夠拋棄所有一切而在他人的屋簷下苟且偷安呢!”韓遂歎道:“我已經老了,你又有什麽好辦法呢?”成公英成竹在胸道:“曹操不親自來應戰,代他前來的隻能是其部下夏侯淵。夏侯淵不足以追上我們,又不能在此地久留,所以我們可以暫時在羌軍中休整,等待他們離去。我們與羌、胡軍的關係很好,可以借助他們的力量,這樣必可以有所作為。”韓遂依從了他的計劃,當時跟隨韓遂的男女侍從尚有數千人。韓遂曾經有恩於羌軍,所以他們為報恩,十分願意保護韓遂。正如成公英所料,夏侯淵果然不久就退兵了。
忠誠思舊主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韓遂最終兵敗於曹操部下大將夏侯淵之手,不久在青海省西寧市病逝,他所在部下全部被曹操納降。此時的成公英已陷入窮途末路的境地,不得已,他隻好留在了曹操軍中。
曹操在軍中視察,見歸降隊伍中有一人身長八尺,體貌雄異,英俊勇武,氣宇不凡,便向旁邊之人詢問,得知此人正是驍勇善戰的成公英之後,將他招至自己的帳下,頗受禮遇,破格封他為列侯,在軍中的實職是軍師。雖然得此禮遇厚愛,但成公英心中仍然思念舊主韓遂,對韓遂的知遇之恩沒齒難忘,思主之心不泯,這一點,曹操在心中也是明白的。
一次曹操巡獵,命成公英跟隨。在途中,恰巧遇到三隻野鹿從遠處跑過。曹操有心試一試成公英的射技,便命他射鹿。隻見成公英不慌不忙,從容地搭箭引弓,手中的金弓呈滿月形,隻聽嗖的一聲,一隻鹿應聲而倒。就在眾人驚歎之餘,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發兩箭,另外兩隻野鹿也應弦中箭而倒。曹操見此情形非常高興,他拍掌讚歎,又拍著成公英的肩膀說:“你有如此精湛的技藝,韓文約(韓遂)雖是一個值得你為他盡節的人,但一個人留在世上又有什麽不可呢?”成公英下馬跪拜,如此回答:“不敢欺騙明公(指曹操),如果我的主人韓遂至今尚在,我一定忠心於他,決不會投靠明公。”說罷,他失聲痛哭,哽咽不止。曹操見他對舊主如此忠心,被他的忠心所感動,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從此對他信任有加。這對於一向疑心甚重的曹操來說是頗為難得的,可見他在曹操心中是有著重要位置的。從此,他成為曹操帳下的一名重要謀士。曹操從不拿他當歸降之將看待,而是將許多軍國大事交給他。成公英見到曹操軍中法紀嚴明,非常強大,天下局勢也漸趨穩定,北方在曹操的統治下平息了許多戰亂,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好了起來,便在曹操軍中長久地留了下來,並幹了許多實事。
成公英的這段經曆可與人們千古傳頌的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千裏尋主類比而談,雖說成公英的“思主”並沒有關羽的“尋主”那樣富有戲劇性,但他們同樣是漢末三國初年的名將,也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與“義”的化身。他們忠心事主,都沒有為自身的利益背棄主人。關雲長有桃園結義之情,成公英有軍中知遇之恩,正是像關羽、成公英這樣的“忠義”之士使得那個戰火彌漫的時代湧動著一股仁義之氣、俠義之氣。他們是那個久遠年代的真君子、真英雄。
巧計退強敵
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登基大寶,取代漢室,改元為黃初,國號為大魏,並追封其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黃初二年(211年),甘肅涼州的盧水胡部反叛,河西地方大受侵擾。魏文帝曹丕將原先的涼州刺史鄒岐召回,任命頗有軍事謀略的張既取代他成為新一任刺史。成公英以參軍的身份隨曹魏大將張既出征。他們知道盧水胡部驍勇善戰,十分強悍,但也深知除了少數人叛心已決外,其他人不過是受其蠱惑,軍心不齊,就決定長驅進入,搶先渡河,占領了武威。正所謂“一日縱敵,患在數世”,大軍乘勝追擊,到達顯美城(今甘肅省永昌縣)後,遭遇胡部騎兵數千,當時顯美城狂風呼嘯,胡兵都害怕朝廷軍放火燒了他們的軍營,心中恐慌,張既派成公英率領輕騎兵千餘人在敵軍陣前挑戰,自己率3000騎兵埋伏好。成公英率軍出陣,他們佯裝敵不過而撤退逃跑,敵軍上下都心中慌亂,來不及細思,果然中了計,競相出營。成公英將敵軍引進了設好的埋伏圈內。之後,他所率部隊與伏兵首尾相接,截斷了敵軍退路,大獲全勝,這場叛亂很快平複下去了。
魏文帝曹丕聽到前方捷報之後心中大喜,下詔書表彰道:“此次出征長途跋涉,曆盡艱險,是以勞擊逸,以寡勝多,功勞足以蓋過南仲、吉甫二位曆史上的名臣。此次你們建立的功勳不僅僅是平複叛亂,還使永寧河一帶長久安寧,我可以不必擔心帝都之西了!”成公英在這次戰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聲名也越來越顯赫了。他不愧為軍中蟠龍,人中俊傑。
自古以來,沙場征戰苦,數年的征戰和操勞嚴重地毀壞了成公英的身體,他精疲力盡,積勞成疾,又思念舊主韓遂,終於在戰事完畢之後一病不起。在一個嚴冬的深夜裏,他慢慢地閉上了自己的雙眼,追隨他的舊主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