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充國(前137—前52年),字翁孫,原為隴西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人,後移居金城令居(今甘肅永登西),西漢傑出的軍事家。
少壯征邊立功
趙充國為人沉勇有大略,少年時仰慕將帥而愛學兵法,並且留心邊防事務。最初以“良家子”身份參軍當騎兵,後因善於騎射調入羽林軍中。天漢二年(前99年)五月,漢武帝下令征討匈奴。趙充國以代理司馬的身份,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師酒泉,攻打匈奴右賢王,但被匈奴大軍包圍。漢軍無法補充糧草,軍中缺食,士卒多有傷亡。趙充國根據自己的經驗推斷匈奴的策略是圍而不攻,逼使漢軍投降;而漢軍的麵前隻有兩條道路可選:要麽拚死突圍死裏求生,要麽繳械投降。於是他向將軍李廣利建議: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盡快設法突圍。李廣利便令趙充國選拔壯士組織突圍。趙充國帶領100多名精銳騎兵在前麵拚殺開路,李廣利率領全隊人馬隨後跟進。匈奴將士看到漢軍的動向,立即上馬堵截。雙方拚殺十分激烈,漢軍最終突圍,而趙充國身負20多處傷。回朝後李廣利向皇帝匯報了趙充國的表現,漢武帝當即特別召見,並察看了他的傷口,予以褒揚。於是拜為中郎,後升為車騎將軍長史。
昭帝劉弗陵繼位後,元鳳元年(前80年)春,氐人在武都(今甘肅省西和西南)造反。趙充國奉命帶兵前去鎮壓,平定叛亂後升為中郎將,又為水衡都尉。同年冬,匈奴2萬騎兵人寇,趙充國領兵征討,斬首俘虜9千多人,並獲西祁王而歸,因戰功卓著被任命為後將軍,仍兼水衡將軍。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駕崩,趙充國因參與大將軍霍光擁立劉詢為宣帝有功,被封為營平侯。本始二年(前72年),匈奴與西域車師國聯合進攻烏孫國(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烏孫向漢朝求援。宣帝拜趙充國為蒲類將軍,率3萬騎兵出酒泉1千多裏,在蒲類海(今新疆巴裏坤湖)進攻匈奴,斬殺數百人。不久,匈奴又聚集10萬多騎兵,大有入侵之勢。趙充國統領4萬餘騎,駐屯於北部邊境九郡——五原、朔方、雲中、代哪、雁門、定襄、北平、上穀、漁陽,匈奴探知漢邊有所防備,便引兵遠去,邊境遂安。
耄耋之年出征
趙充國曆事武帝、昭帝、宣帝三朝皇帝,到了古稀之年已經功成名就,譽滿朝野,本可以回家養老了,但他卻主動承擔了平定羌族叛軍的任務。
羌族是我國古代西北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漢朝時有先零、廣漢等十幾個部落,散居於今四川北部、甘肅西部及青海一帶。匈奴強大時,羌族依附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時,聯合了羌族,孤立了匈奴,於是羌人逐漸內遷,與漢人雜居。元康年間,羌族酋長狼何,派使者向匈奴借兵,企圖進攻鄯善、敦煌,切斷漢朝通往西域的交通線。宣帝聽到這一消息後,馬上就想到原籍隴西又曾多次出征邊地的趙充國。趙充國分析了羌族的內部情況,以及與匈奴的往來關係,指出“到秋馬肥,變必起矣”,因此建議立即派人檢閱邊防部隊,作好戰備工作,同時派人去離間羌族各部落。宣帝采納了趙充國的建議,又派騎都尉義渠安國出使羌族。義渠安國到隴西後,言辭不和,激化矛盾,加速了羌族叛亂的爆發。義渠安國大敗而歸。
神爵元年(前61年)春,宣帝決定派軍隊平定羌人的叛亂。這時趙充國已是73歲的高齡,當宣帝詢問他應派誰擔任統帥時,他回答說:“亡逾於老臣者矣。”宣帝又問:“羌人目前的勢力究竟有多大?要帶多少兵去?”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事上的事難以遙測,我願先到金城去,察看情況後才能提出作戰方略。”宣帝聽他這麽一說,含笑答應了他的請求。趙充國率領1萬多騎兵先到了金城,隨後率眾連夜穿過四望峽,直插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晏)。進駐西部都尉府後,並未立即出戰,而是每天設宴擺酒犒勞將士,全軍鬥誌旺盛。無論羌兵怎樣挑戰,漢軍都不予理睬。看似按兵不動,實際上卻有長遠戰略意圖。趙充國清楚,羌族各部落中,先零羌最為頑固,一些弱小的部落都是在先零羌的脅迫之下與漢朝為敵的,先零謀反之初,、部首領靡當兒曾派其弟雕庫來見西部都尉,陳述其本不願反叛的立場,但恰遇部分、部落的人參與了反叛,西部都尉便將雕庫扣留。趙充國到來之後,下令釋放雕庫。這一策略以攻心為上,通過安撫的辦法分化瓦解敵人,打破其部落間的聯盟,等到他們隻剩少數頑固分子時再行殲滅。
但朝廷意見並不一致,宣帝耐不住大臣們的吵鬧,下詔譴責趙充國,同時任命許延壽為強弩將軍、辛武賢為破羌將軍,率兵征討、羌人,欲求速戰速決。趙充國收到宣帝表示責備的詔書後,並不計較個人得失。再次上書陳述軍事上的得失利弊,勸宣帝收回成命。趙充國實事求是、詞懇意切的報告終於說服了宣帝。不久,趙充國引兵到先零羌占據的地區,先零猝不及防,望風而逃,丟下了所有的輜重物資,爭先搶渡湟水。由於道路狹窄,人多擁擠,敵軍亂作一團。按理說,這正是聚殲敵人的大好時機,眾將建議乘勝追擊,可是趙充國卻回答說:“此乃窮寇,不宜追擊。”於是慢慢驅趕。結果,先零羌除淹死、被殺和投降漢軍的幾百人外,七八千人的主力都安全地渡過了湟水。趙充國又帶兵到了、地區,嚴令士兵不準侵擾,部落首領靡當兒到漢軍營地說:“漢兵果然篤守信義,不打擊我們。”一再表示願聽約束,仍回故地。
屯田之策安邊
先零羌暫時被打敗了,但是並沒有徹底屈服。先零的主力屯集在湟水以西,時刻都有卷土重來的可能。這時趙充國染病在身,需要休養,為了確保邊防的安全,他向皇帝上奏“屯田之策”,即撤退騎兵,留1萬步兵在邊郡屯駐,並且從事農墾,以農養戰,以戰護農,兵農一體,安邊自給。但是,這一建議又遭到多數朝臣的反對。宣帝派來破羌將軍辛武賢,命令他倆合兵一處進攻先零。看到皇帝進軍的命令,充國之子趙卬(中郎將)有些憂懼,托人去勸說父親放棄主張,趕快執行皇帝的旨意。趙充國並未聽從兒子的勸告,他又向皇帝呈上關於屯田邊地的奏章,詳細闡述了國家、軍隊和邊防的關係。建議:“罷兵屯田,威德並用。”同時,提出“班師罷兵,萬人留田”的建議,具體陳述了屯田的12條好處。執著的趙充國為堅持屯田之策,秉筆直書,極言利弊,三次上書皇帝。也許是充國的執拗感動了皇帝,漢宣帝終於批準了屯田之策。
這時,許延壽和辛武賢仍然主張進擊羌人,宣帝也予以批準,兩策並用,命許、辛和中郎將趙卬會師進剿。結果,許延壽收降羌人4千多名,辛武賢斬殺2千,趙卬斬殺和收降2千多人,唯有趙充國兵不出營而收降5千多人。羌人約有5萬兵馬,已失十之八九,神爵二年(前60年)趙充國“振旅而還”。“自本始以後數十年,四夷賓服,邊塞無事。”後來趙充國告老請退,皇帝賜給安車駟馬,免官歸第。甘露二年(前52年)十二月病逝,享年86歲,諡號壯侯,葬於邽山之陽(今清水縣城西北的李崖)。不久,宣帝以他功高蓋世,在未央宮中畫了像,供後人瞻拜紀念;到成帝劉驁繼位後,又念其功績卓著,命黃門侍郎楊雄在畫像旁題詩頌揚。
趙充國善於治軍,愛護士兵。行必有備,止必堅營,戰必先謀,穩紮穩打。在平叛戰事中,他堅決采取招撫與打擊相結合、分化瓦解、集中打擊頑固者的方針,能和平解決的,決不訴諸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的“寓兵於農,耕戰兩利”的屯田策略,對後世西北邊疆政策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