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百三十八章 蔡邕投董

【再次抱歉,訂正一下,主角莊少遊年齡應該是二十二歲】

漢靈帝劉宏的祭奠完畢,行軍法觀摩也結束,太陽已經落山,百官終於散去,而莊少遊好不容易從董卓的熱情挽留中脫身,帶著五百護衛返回榮府時,已然天黑。

洛陽城中暗流湧動,那些從西園回府的官員們並沒有安心待在家裏,而是成群結隊的聚在一起,熱議的話題有二,一是董卓進京的問題,二是莊少遊與董卓的關係問題。最終匯總為一個關鍵問題:該如何站隊?

其實,需要考慮如何的站隊的,一部分是城裏的騎牆派,哪邊風大往哪兒倒,他們的立場隻能說明洛陽局勢的走向,但又影響不了局勢。最關鍵的是曾經的大司馬何進派,作為近年來洛陽最大的派係,何進派實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而何進的突然死亡,導致許多人失去了靠山,本來毫無懸念的應該直接歸附到袁紹的大旗下,但是太後何蓮的態度、袁紹的屢屢受挫,如今勢單力孤,又使得許多人心生猶豫,看這架勢,董卓與莊少遊果真聯手,那袁紹八成是要慘淡收場的。

於是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們決定,投靠太傅袁隗!

這是最折衷也最穩妥的辦法,袁家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其領軍人物身上,而袁家當代的領軍人物依舊是族長袁隗,而袁紹隻是袁家新秀,而且從今天袁隗的態度上,明顯是不支持袁紹的,這其中的因由雖不得而知,但是很明顯,袁家是否支持袁紹尚不得而知!所以,把寶押在袁紹身上是風險實在太大,博不起!

至於是否投靠莊少遊或者董卓的問題,各有利弊,一時難以決斷。一山不容二虎,莊少遊比董卓實力還略遜一籌,難以確定其主從關係。況且何進派與莊少遊天然對立,雖然政治最終為的都是利益,但在極其講究氣節的年代,就這麽大大咧咧的投靠莊少遊可是十分的不妥!

當晚,洛陽無數公卿紛紛聚集到太傅袁隗的府上,求拜訪!投拜帖已經不足以表現誠意,還是親自來吧!就連兩千石以上的中高級官員也不例外,一個個聚集在袁府,等待接見。

袁隗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府上,雖然很想閉門謝客,但是今天的事,令他對袁紹徹底的絕望,這個小子太過狂妄自大,也太過急功近利!為了袁家的未來,隻能耐著性子接見其中的主要官員,拉攏更多的力量繼續支持袁家。

而騎牆派的不少官員則是跑到莊少遊府上投帖求拜訪,可惜統統吃了閉門羹,帖子一律收下,但人卻是一概不見!理由很充分,城南疫病蔓延,將軍大人到城南視察工作去了!

還有個別官員則是跑到西園去拜訪董卓,雖然董卓來勢洶洶,如狼似虎,而且其在洛陽毫無根基,特別是董卓集團被洛陽視為外來入侵者,抗拒情緒頗重。

但這世上從來都不乏投機分子。偉大的哲學告訴我們,事物都有其兩麵性,所以,董卓的劣勢也可以轉化為優勢,外來者更好,實力這麽強勁,想來在洛陽擁有一席之地不成問題!

所以自知投靠袁家無望的一小批官員抱著投機的心理前來拜會董卓,沒有根基也不全是壞事,說明他更迫切的需要支持,而作為第一批投靠者,自然是能混到不少的好處!

那些排外的都是既得利益集團,而這批投機分子基本都是混得不如意的家夥,沒有什麽既得利益,索性很光棍得去搏這一鋪!氣節雖然重要,但不是對每個人都有約束力,就跟道德這東西一樣,太過虛無縹緲。

而正如他們所期盼的一樣,董卓很熱情的接待了他們,雙方一拍即合!這一切也都在李儒的計劃之中,今天在西園狠揍了袁紹的手下一頓,一是為了出一口憋在心中多年的惡氣,當眾扇袁紹的臉,二是向洛陽群臣展示實力,告訴他們,西涼軍是很彪悍的!

果然,當百官散去的時候就有十幾名賊眉鼠眼的官員留了下來,而到了晚上,又有一些官員陸續來拜。按照李儒的想法,當下最緊要的不是如何鬥倒袁紹,而是趕緊在洛陽立足,盡快紮下根基,然後進行下一階段的計劃。

而眼下求賢若渴的董卓軍非常需要洛陽本土官員的支持,所以,才與這些投機分子一拍即合,雙方各取所需!至於他們心中的想法,李儒則是心如明鏡,投機?騎牆?沒問題,來者不拒!但是上了咱這艘賊船,嘿嘿,就別想那麽容易下去了!

但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卻是在此時到來!聽聞此人到來,李儒趕緊說服董卓親自出迎,這可是意外收獲、及時雨啊!

尚書蔡邕來拜!

這可是洛陽名人,雖然手頭沒有多大的權利,但絕對是士人中的風向標,而且是清流的中堅人物,已故三公楊賜的學生,天下名士敬仰的大儒。

即使沒有李儒的勸說,憑著董卓的政治敏感度,也能體會到蔡邕的重要性,所以,董卓很熱情的親自將蔡邕迎進西園,但是,很快他就失望了。

蔡邕今天來,是為了勸說董卓匡扶大漢江山社稷的!

蔡邕作為當代大儒,有的不僅僅是學問,他也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負的!那就是匡扶天下,還劉家正統!這些年,朝綱不振,婦寺幹政,外戚專權,將大漢朝廷弄得烏煙瘴氣,自桓帝以還,二十餘載政局動蕩,朝政糜爛,國運不昌,黎民塗炭。

蔡邕對此痛心疾首,當初默認女兒與莊少遊之事,就是看到莊少遊年少有為,並且為人還算正直,雖然是商人出身,但是依舊沒有嫌棄,非常希望借莊少遊之力,一展抱負,剪除亂黨,重振朝綱。

蔡邕身為準嶽父,長輩,一直期待著莊少遊能夠親自請他出山,一展心中所學,奈何莊少遊遲遲沒有動靜,而蔡邕又拉不下臉來去求莊少遊,所以就遷延至今。特別是在擁立新君之事上,莊少遊態度曖昧,明哲保身,使得蔡邕對其喪失信心,還從中看到了他的野心,此人誌不在周公、伊尹!

心灰意冷的蔡邕本想就此隱居,但是又割舍不下,為官這麽多年,卻一直有名無實,鬱鬱不得誌,而今已過知天命之年,實在不甘心就此放棄,所以就留了下來。

如今董卓的出現,特別是其擁立劉辯和太後,使蔡邕又看到一絲希望,心中希冀著他不是一個狼子野心之人,於是,今天竟然破天荒的親自來訪。

而董卓的熱情也讓蔡邕很感動,但是當蔡邕提出他來訪的目的的時候,雙方都失望了!盡管如此,董卓依舊熱情不減,盛情的邀請,態度極其誠懇,蔡邕推脫不過,隻好答應!

第二天,蔡邕投靠董卓的消息有心無意的傳遍全城,頓時引起洛陽熱議,有人怒斥蔡邕不知廉恥,有人則是沉默不語,還有一些人在思索其中的緣故,卻是百思不得其解,而蔡邕則直接在府上閉門謝客,不作任何回應!

莊少遊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詫異萬分,身邊的眾人也是沉默不語,眾人雖然都知道蔡邕與莊少遊的關係,而莊少遊最近實在是太忙了,無暇他顧,而與蔡邕交好的田豐一直對此事保持沉默,就更是耐人尋味。

因為田豐太了解蔡邕了!蔡邕的誌向與莊少遊的誌向是格格不入的,而田豐雖然也想忠君愛國,但是看透了大漢天下的日薄西山,絕對是病入膏肓,已如江河日下,不可挽回!所以,田豐下定決心,輔佐莊少遊重新建立新秩序,在這種思想指導之下,田豐對蔡邕采取冷處理的辦法,始終不在莊少遊麵前提起此事。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老人家還是老老實實待著享清福吧!就別出來跟著添亂了!

但是昨夜蔡邕拜訪董卓,田豐自然不會粗鄙到認為蔡邕不知廉恥的去投靠董卓,這種事以蔡邕的氣節絕對是不會做的,而且若是蔡邕真的不知廉恥,那為何要舍近而求遠?

莊少遊知曉此事後,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關節,一時間有些不知該如何處理。

見到莊少遊愁眉不展,再看看沉默不語的眾人,孫乾很善解人意的上前勸道:

“將軍,凡是但求問心無愧便好!將軍您是在為天下蒼生行事,黃河水患如此嚴重,數百萬生靈塗炭,但是朝廷上下可曾有一人似將軍這般竭盡全力賑濟災民?大漢天下已不可挽回,何必再做那徒勞之舉?將軍實在無需太過掛懷!隻要將軍英明有為,盡快讓天下蒼生過上好日子,他老人家會明白將軍一番苦心的!”

莊少遊苦笑一聲,沒有回答,孫乾所言雖然有理,但有些事情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蔡邕畢竟是自己的準嶽父,倒不是擔心丟麵子的問題,而是心中留下一個難以解開的疙瘩,讓人唏噓,真不知以後該怎麽麵對蔡邕,還有回遼南以後怎樣跟蔡琰交代?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