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九章 初掌縣政(二)

遝氐縣衙

秦嶺看著來縣衙的李樂,心中有些想法,雖然那一百人都是些雜兵,可也是現成的兵啊!武器裝備都是齊全的,缺的隻是訓練。



如今莊將軍剛剛占領縣城,手上隻有幾百人,勉強能夠控製縣城,若是有敵來攻,肯定是守不住的。



於是秦嶺就笑咪咪的對李樂說:“李兄弟,小弟隨將軍出來此地,有許多事情還不熟悉,李兄是本地人,對這裏自然是很熟的,如今將軍大人善待百姓,招賢納士,不知李兄可願到將軍麾下效力,這樣也能讓將軍更好地治理遝氐縣,多為百姓做些好事,你看如何?”



李樂聽了有些心動,聽國先生是可以,隻是就這麽解散回家待著,也是有些不甘心。



秦嶺見李樂猶豫,知道還是有戲的,於是接著勸道:“李兄!大丈夫當誌在四方,我家將軍誌向是掃平天下,建立一個天下大同的美好家園,李兄也是堂堂七尺男兒,難道就甘心窩在家裏?



現在將軍手下不足千人,小弟也隻是個百夫長,日後將軍的實力壯大,自然也少不了李兄的升遷不是?”



李樂聽了心生向往,遼東地區乃苦寒之地,民俗淳樸又彪悍,對於忠於朝廷素來沒有什麽概念,隻知道朝廷除了征兵收稅沒幹過什麽好事,隻是沒有征得國先生的同意,不敢自作主張。



於是說道:“秦兄,此事有些倉促,我還需要回去跟我那些弟兄們商量商量。晚些時候再給秦兄答複,可否?”



秦嶺一聽嗬嗬一笑道:“好說!”



縣衙行政廳,莊少遊、吳良坐在那裏說話,秦嶺進來匯報了剛才的情況,莊少遊一聽大喜,不過接著又是皺眉說道:



“如今我們是占了這遝氐縣,可是接下來該如何治理縣城,穩定民心,德才兄可有何高見?”



吳良一本正經地說道:“將軍,治理縣政無非就是民生和軍事,民生包括衣食住行和刑名訴訟;



軍事就是募兵訓練和軍,在下倒是學過幾天刑名,但是對於其他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莊少遊一聽覺得有理,不過具體操作起來,還真是有些麻煩,軍事方麵還好說,可這民生,自己是一竅不通啊?



人才匱乏啊!對啊!招賢納士!於是問道:“德才兄,隻不知這遝氐縣境內可有有賢名的能人否?”



吳良不假思索地說道:“說道賢人名士自然是首推國子尼國先生了!除此之外就屬在下了,嗬嗬,當然在下跟國先生差距不小。”



“國子尼?怎麽這麽耳熟?難道是他?啊,今天碰見的那個迂腐書生??

《三國演義》裏麵可是沒怎麽聽說過此人哪?看來這演義還真是害人不淺



或許這國先生隻是一方名士,跟那些大才還是有差距也說不定,畢竟這裏過於荒蕪偏僻。”



吳良頓了頓接著說道:“將軍,國先生可是大才啊,他乃是大儒鄭玄的高足,年初從山東來遼東避難的。



一開始在遼東太守公孫度那裏共事,但由於國先生過於剛正不阿,惹得公孫度心煩,所以把國先生發配到遝氐來了,如今才剛來兩個月而已。



不過國先生已經是遝氐的名人,百姓的青天,那周大人胡作非為,全靠國先生在這撐著,百姓才沒造反,要不早就鬧事了。”



莊少遊一聽,這鄭玄自然是聽過的,漢末著名的大儒,教出很多有名的弟子,還真沒想到這國淵也是鄭玄的高足,看來是自己孤陋寡聞了。嗯,一定不能放過了!



“秦嶺,你打聽一下國先生住在何處,我要親自去拜訪。哦,德才兄,你說你學過刑名,那縣衙的刑名訴訟就歸你負責,如何?”



“為將軍效命是屬下的榮幸!”



遝氐縣城西



一片破舊的茅草土屋,莊少遊走在這雜亂的街道上,看著兩旁的貧民,心中有些難過,什麽時候才能讓他們都過上好日子啊!



莊少遊帶著幾個人,走到一處茅舍,茅舍有些破舊,但還是挺整潔的,比周圍的其他房子收拾的要幹淨許多。



院子裏一個男子在喂雞,看上去又黑又瘦,不正是那國淵麽。



莊少遊山前敲敲柴門,大聲問道:“請問國先生在家麽?”



國淵停下喂雞的手,轉過頭來看著莊少遊,皺眉說道:“將軍此來所為何事?在下已經將官倉都交接給你了不是麽?



莊少遊謙恭地說道:“在下替遝氐縣的百姓來請國先生出山!”



“不可能的,你走吧!”國淵毫不猶豫地拒絕



“嗬嗬,國先生,如今本將軍初到此地,許多事情都理不順,而且本將軍和手下都是上陣廝殺的莽夫,哪裏懂得治理民生,所以才冒昧前來想請國先生出山,為百姓造福!”



“在下何德何能,敢勞將軍大駕親臨,在下心中感激,但是還請將軍恕在下無能為力!”



莊少遊見國淵油鹽不進,麵容一肅道:“國先生也是讀聖賢書之人,自當以天下蒼生為重,難道國先生就忍心看著這些百姓受苦受難、民生凋敝而不予理睬!自己潔身自好麽?”



國淵歎了口氣道:“將軍還是請回吧,我意已決,無需多言!”



莊少遊皺著眉頭,很想發作,但還是忍住了,於是轉身出了院門,離開了。



莊少遊回到縣衙時,已經黃昏

吳良在整理著縣裏積壓的案卷,看到莊少遊麵帶不悅地樣子趕緊過來詢問:



“莊將軍,可是不順利?那國先生可是出了名的頑固!要不也不會被發配到遝氐來。”



莊少遊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歎氣道:“是啊,頑固得我都想拿刀剖開他的腦子看看裏麵到底是什麽!”



吳良感受到莊少遊身上散發出來的煞氣,心中一哆嗦,趕緊勸解道:



“也並非全無辦法,隻不過需要折衷一下。”



“哦?你有辦法?”



“可以試試,自今早起,城裏百姓都知道縣令大人逃跑,還有許多富戶也跑了

因此整個縣城如今很是混亂,物價飛漲,糧食一個時辰一個價,已經比昨天翻了兩倍,



若是不趕緊止住,明天還得暴漲,到時候,縣裏可就真的要亂了,



其他的還有許多人上街鬧事,有些地痞流氓趁機打砸搶,百姓對此多有怨言,諸如此類還有許多。”



莊少遊一聽頓時頭大,怎麽這麽麻煩,治理個小小的縣城都這樣,那以後治理整個國家不得累死?



皺著眉頭道:“這麽多問題?那該如何解決?還有與國先生有何關係?”



吳良微微一笑道:“國先生此人最是剛正不阿,一心為民辦事,對那些不好的事情總是忍不住去管,結果就得罪了公孫度,被發配到遝氐,在遝氐也是這樣,周大人對他是恨得牙根癢癢,大人明天可以這樣。”



吳良在莊少遊耳邊嘀咕了一陣,然後兩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一起來。



第二天一早,莊少遊穿戴散亂,臉也沒洗,帶著吳良整理的幾卷東西,慌慌張張的往城裏跑去。



秦嶺等人很是納悶兒,不過莊少遊吩咐過了,不許他們摻和,也就沒敢亂動。



城西國淵的茅舍,國淵天不亮就起床喂雞喂鴨,然後誦讀詩書,吃早飯。



剛吃完早飯,國淵看著初升的太陽,心中莫名地有些煩悶,還有些空落落的。



莊少遊心急火燎地跑到國淵的茅舍,也不打招呼,退開柴門就進屋。

“國先生!”

國淵見是莊少遊來了,眉頭緊皺,這人怎麽還來?煩不煩?

“將軍為何又來寒舍?昨天我不都說過了麽?我不會去的!”



莊少遊沒有接茬,而是趕緊跑到他旁邊,將手中的文書打開,一邊說道:



“國先生,大事不好了,昨天縣裏物價飛漲,米價漲翻了兩倍,今天清晨起又繼續上漲,還有菜價、肉價、布料、木柴、油鹽等都是控製不住啊!



我派人去打壓,可是人家根本不理會,我總不能打砸搶吧,如今縣裏人心惶惶的,用不了幾天百姓就連米都買不起了,到時候造反的話就麻煩了,你看該怎麽辦?”



國淵本來很不高興,但是一聽莊少遊的話再一看文書更是惱怒,大聲問道:“你怎麽不早說,開倉平價啊!米價下來了,其他的自然跟著降!”



莊少遊很無辜地說:“怎麽弄?我手下都是些大老粗,他們也不會呀!”



國淵憤怒地瞪了他一眼:“就你這樣還談什麽掃平天下,還談什麽給百姓建造美好家園?走,去縣衙!”



莊少遊連忙附和



二人心急火燎地跑到縣衙,國淵熟練地鑽進行政廳,從一摞文書裏麵很快就翻找出一些東西,然後開始處理。



莊少遊心中高興,悄悄退了出去,然後跟秦嶺囑咐幾句,讓他一切照國先生所說去辦就行。



秦嶺在一旁嘿嘿直笑道:“將軍,您可真是好計策呀,這不是忽悠驢拉磨-白幹麽?”



莊少遊瞪了他一眼,威嚇道:“再敢廢話,我就割了你的舌頭!咱們新賬舊賬一起算!”



秦嶺訕訕地一笑,沒敢出聲



從清晨起至下午快黃昏的時候,遝氐縣糧市的價格回落,漸漸趨近正常水平,國淵發布數條公文,讓人去集市平抑物價,在米市跌落,官府責令降價的情況下,其他必需品價格也跟著降了回來。



一日之內,縣中大定。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