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先生去世之後不久發生了幾件大事,首先就是廖仲愷在四月份提出了黨軍案,黃埔軍教導團一團,二團,連同劉源手下管理的俘虜為基礎成立黨軍第一旅。同時成立黨軍司令部。
由蔣介石任司令,廖仲愷任黨代表,周嗯來為政治部主任。
第一旅旅長是何應欽,同時何應欽還兼任第一團團長,可見蔣介石對於何應欽的信任。何俊由於資曆和能力都足夠來,成為了參謀長,錢大鈞任第二團團長,而第一旅的三團團長,正是本書的主人公,劉源。
當然教導旅還有自己的炮兵營,憲兵營,特務營等等。
而劉源因為成為上校團長,毫無疑問的成為國民黨中層人物,同時也是黃埔軍校出身,最成功的代表。二期,三期,那些年輕的學弟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成為學長一樣的人。
當然劉源升官,其他同學也會有所變動,首先蔣先雲因為作戰英勇,成為二團的黨代表,杜聿明這家夥成為三團的一營長,威風的很,走路的樣子都變了,加到胡宗南就要吹噓一下,氣的胡宗南要揍他,胡宗南現在已經後悔調離一營了,如果自己堅持,自己現在起碼已經似是團長了,讓杜聿明這個家夥和自己一樣,胡宗南很鬱悶,都怪蔣先雲這個家夥變現這麽優秀,完全掩蓋了自己的能力。
第二件事,就是廣東滇軍楊希敏、桂軍楊振寰越來越不像話了,總理在的時候還能壓製他們,但是自打中山先生去世以後,兩個人變得無法無天起來。
段祺瑞前兩天還叫喧著給中山先生國葬,但是過後就開始秘密練習兩個軍閥,唆使兩個背判廣東革命政府。
而暮氣甚重,日薄西山的英國也派特使和二人聯係,許以重利。而在各種利益麵前,二人終於沒有忍住,做出了讓他們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
中山先生屍骨未寒,兩軍閥就已經派部隊公然向廣州開拔,其反叛之心昭然若揭。
話說這兩個軍閥本來就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投靠中山先生就是為了利用中山先生的聲望為自己打地盤,在廣州幹盡了壞事,像什麽賣大煙,苛捐雜稅數不勝數。
而當時的革命軍還在醞釀中,中山先生也不得不依靠他們,如今中山先生去世,在他們看來正是一個大好機會,其實他們沒有想到,其實他們如果反叛,對於國民政府那也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當時滇軍有個大軍閥頭子叫唐繼堯,當然這個在中學課本上出現過好幾次的軍閥和其他軍閥是一丘之貉的。中山先生辭世才六天,他就自立為副元帥。而楊劉二人則立即向唐繼堯獻媚,擁戴唐繼堯西南盟主。
接著兩個軍閥兵出狗頭山,觀音山,同時派兵控製了電報局、汽車站、碼頭。廣東形式無比危急。
說到這又不得不提到代帥胡漢民,由於他的懦弱,先是退走租借,最後連租借都呆不下去了,隻能到永豐艦上去辦公,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讓黨國的元老們寒了心。
而此時的蔣介石的地位則是水漲船高,再也不是那個人們看不起的參謀了。如今蔣介石已經成為了黨軍總指揮,當他知道了廣州叛亂的消息的時候,他第一刻決定回兵廣州。
廖仲愷比眾人先行一步,因為他要發動當地的工人,尤其是交通方麵的工人,不給。
兩個軍閥任何支持,讓他們無法集結軍隊,大家不要認為罷工隻是共餐黨的本事,其實當時的工人部長就是廖仲愷
李之龍等共餐黨人回到廣州,更是發動輿論攻勢,向當地民眾分發宣傳印刷品,不讓軍閥得到哪怕一點的幫助。
六月九日,黨軍帶著從戰場上帶回來的殺氣,直接占領石灘,讓軍閥感覺到校軍似乎與出發前變得非常不一樣起來,自己似乎根本就不是黨軍的對手。
而此刻服軟明顯是不行的,因為黨軍的總司令不是胡漢民,是蔣介石,他是一個強硬的人物,所以兩個軍閥隻能咬著牙上。
但是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黨軍真的太強大了,六月九日就已經占領石灘了,竟然快馬揚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白雲山。
而英國和段祺瑞看到兩個軍閥如此的不給力,本來許諾的支持立馬就變成了一句空話。
而當時的負責黃埔一切事物的是張治中將軍,一個所有黃埔生都不得不尊敬的人,他在接下來的平叛的日子,甩開了所有的人,唱了一出屬於自己的獨角戲,讓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
張治中手下的人並不多,都是一些剛剛入學的學生,但是他就是憑借這這些學生,給與軍閥永遠無法忘記的痛苦。
先是夜襲獵德村,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做好了浮橋,可見黃埔生基本功絕對是非常不錯的,當然張治中不忘誇獎剛剛畢業的一期生留下的教學大綱真的不錯。
過了河就是廣九鐵路,炮擊廣九鐵路的敵人,由於張治中時間地點都計算的非常準確,擊斃了敵人的師長趙良成,還俘虜了一個師長叫陳天泰,敵人損失慘重,潰不成軍。
而兩個軍閥頭子,不得不學習胡漢民在租借呆了兩天,一看形式不對,隻能逃往香港,從此他們的軍閥也就沒有了。
而楊劉的叛變曆時23天,非但沒給廣州革命政府造成什麽損失,但是卻繞個校軍打出了威風,從此中華大地沒有一個軍閥敢不承認黃埔軍事絕對的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