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四十六章 矯詔出

昭寧元年,八月。

董卓入京後,領何進所屬所有部曲,自封司空,權傾朝野。

董卓屯兵洛陽後,每日帶鐵甲軍士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對此,朝中多有人不服董卓之蠻橫,處處與董卓作對,令其煩不勝煩。

於後,董卓女婿李儒,為董卓出計曰:“嶽父雖救駕有功,然因出生西涼偏遠地區,朝中自會有人不服,此乃嶽父威望不足以服眾之故,以儒之見,當今少帝辯性格怯弱,毫無天子應有威嚴,反倒是陳留王劉協雖幼,但卻臨危不懼,因此,儒建議,嶽父可效仿先賢,廢除少帝辯,另立陳留王協為帝,以此提高自己威望,鎮服朝臣,掌控京師,自此,天下無人可阻矣!”

言罷,李儒一雙鬥雞眼眯成一條縫,盯著董卓,眼中精芒閃爍,給人一種陰鬱而又智慧之感。

董卓其心早有廢帝之念,如今見女婿讚同,大喜過望,當即拍板同意下來。

當夜,董卓於西園大擺筵席,宴請百官,準備商議此事。

公卿皆懼董卓,因此接到董卓消息,皆紛紛趕至西園,無一缺席。

董卓待百官到後,才到徐徐來到西園下馬,不理眾人,帶劍入席。

酒過三巡,董卓提出廢少帝,另立陳留王之事。

公卿聞言,皆大為震怒,然懼董卓威勢,不敢言語。

於此時,百官中站起一人,怒斥董卓,眾人望去,卻是執金吾丁原是也。

董卓見狀大怒,拔劍欲斬丁原,此時李儒見丁原身後一人,生的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持方天畫戟,怒目而視,急忙拉住董卓,笑道:“此處乃飲宴之所,不論國事。”

這時,眾人也勸退丁原,丁原怒哼一聲,轉身出了西園,上馬而去。

而後,董卓準備再商議廢帝一事,卻屢屢遭到公卿反對,其中一人,便是司隸校尉袁紹,董卓本欲怒殺袁紹,卻礙於袁紹身份,無奈放棄,隨後,袁紹慌忙逃離洛陽,奔冀州而去。

議廢帝一事,最終不歡而散。

翌日,丁原率兵攻打董卓,丁原帳下,有著一手持方天畫戟之人,威猛無雙,屢屢交戰,董卓大敗而歸。

此後,董卓納女婿李儒之計,用赤兔馬策反呂布,殺死丁原,而後吞並其眾,勢力大盛。

昭寧元年九月初一,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後下詔書廢黜少帝,詔書大意:少帝天性舉止輕佻,儀表缺乏君王應有的威嚴,在為先帝(漢靈帝)守喪期間,未盡人子之孝,懶散怠慢,與平日不守喪時毫無分別,甚至做出淫亂之行,醜聞天人共知,有辱社稷與先祖,然陳留王賢明,因此,廢黜劉辯帝王之位,改為弘農王,另立陳留王為帝。

陳留王遂即位,改元永漢,是為漢獻帝。

董卓無道,私自廢立天子,滿朝公卿礙於其威勢,敢怒不敢言。

劉協即位後,董卓封為郿侯,進位相國,獨攬大權。

此後,見朝中在無人敢反對自己,董卓愈加蠻橫,放縱士兵在洛陽城中大肆剽虜財物,淫掠婦女,稱之為“搜牢”,又虐刑濫罰,以致人心恐慌,內外官僚朝不保夕;與此同時,他又為黨人恢複名譽 ,起用士大夫,企圖籠絡人心,其中,再來李儒建議下,大家蔡邕更是董卓重點籠絡對象,蔡邕遠在荊州,董卓已下旨讓蔡邕進京為官。

就在董卓橫行京都之際,黃門侍郎荀攸卻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卻在暗中密謀道:“董卓無道,天人共怒,雖他兵精將勇,然不過一勇夫耳,我等應刺殺於他,以謝百姓,然後借天子之詔令,號令天下,成齊桓公、晉文公之霸舉。”眾人點頭答應。

然而,幾人事未成,卻被人通風報信而暴露,被董卓兵發現,追殺。

途中,種輯、伍瓊二人被殺,唯獨荀攸、何顒、鄭泰在關鍵時刻被一群神秘黑衣人救走,董卓兵搜尋無果後,隻得嚴令城門,嚴加搜查。

……

此刻,洛陽,某地下隱秘處。

荀攸、鄭泰、何顒三人,正圍坐一起,相互皺眉商量什麽,似乎很疑惑。

就當此時,一旁房門打開,一個身形略瘦,精幹男子徐徐而來。

三人循聲望去,隻見男子麵目消瘦,雙目泛光,精神奕奕,舉手投足,皆顯精短幹練。

“三位先生尚安?”來到三人麵前,男子不顧三人疑惑,微微一笑,拱手道。

見狀,三人急忙起身回禮,荀攸帶頭問道:“不知兄台何人?為何要救下我等?”荀攸緊緊凝視男子,眼中狐疑一閃而逝。

“這位是荀攸、荀公達先生吧?”似乎察覺到荀攸警惕,男子毫不在意的笑著反問道。

“汝到底和人,為何知曉我等身份?”荀攸聞言,突然一副風輕雲淡之態問道,不過,其心中疑惑愈加濃鬱。

男子笑道:“在下史阿,受吾主之名,保護幾位先生。”沒錯,男子正是史阿,在當初向雲離去後,便交代了史阿,要時刻保護荀攸,特別是在洛陽大亂後,向雲可不想,因為自己到來,引起蝴蝶效應,讓荀攸這好友提前死亡,因此,才有這樣一條命令,至於何顒、鄭泰二人,反倒是沾了荀攸的光,被史阿派去保護荀攸的死士救下。

一旁何顒、鄭泰也疑惑道:“汝主乃?”荀攸也是疑惑的望著史阿,滿臉疑惑。

史阿微微額首,道:“吾主乃振威將軍、宜城侯、長沙太守,向雲。”

“少龍?(向雲)”幾人聞言恍然,心思各異,誰也未料到,遠在荊州的向雲,竟然能將手伸到洛陽來。

荀攸心中若有所悟,心中感動;何顒倒是感慨良多,沒想到自己再次被向雲所救;而鄭泰心中也是頗有感激,雖然他也猜到自己應該隻是沾了荀攸的光。

“好了,現在外麵到處都在搜查三位的士卒,三位也無法出去,便暫且安心住下吧,這裏董卓的人是找不到的,到時,待風頭一過,我再讓三位出城。”史阿交代好後,便告辭離去了。

三人知道是被向雲所救,也放心住了下來。

……

董卓霸占京都,目無天子,每日上朝,皆帶甲入宮,一路橫衝直撞,好不霸道,街市之上,被馬車碾死平民,比比皆是。

不僅如此,董卓荒淫無道,出入皇宮內院更是猶如家中後院,奸淫宮女、嬪妃無數。

百姓、公卿,怨聲載道。

……

荊州長沙,在這幾月以來,未知先卜的向雲在向勝等人徹底康複後,便開始整日操練兵丁,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討董一役。

來自後世的向雲很清楚,討董雖然聲勢驚人,但天下各路諸侯卻個個心存異心,真正忠於漢室的,基本沒有幾個,因此,討董很難成功,故此,知曉這點的向雲,加上其對漢室也沒有什麽歸屬感一說,其目的自然也不是為了漢室,而是提高自己聲望,為以後招賢納士打下堅實的基礎。

就在此時,向雲卻接到一個不太好的消息,與恩師司馬徽隱居於白馬洞的蔡邕接到朝廷詔安,讓蔡邕即可進京為官。

蔡邕一向對漢室歸屬感頗深,因此,在接到聖旨後,雖然知曉這其實是董卓的籠絡意圖,但仍然選擇了輕裝赴京。

蔡邕知道自己這趟入京,恐是攪入一灘渾水,很難拔出,自己一人倒是無所謂,可不能連累女兒蔡琰受罪,因此,在離去時,蔡邕將蔡琰托付給了好友司馬徽,讓其暫代管教,而自己,則毅然赴京。

向雲在得知這一消息時,蔡邕已然離去,向雲不禁搖頭暗罵蔡邕過於迂腐,明知此刻的洛陽已是混亂不堪,風雨飄渺,竟然還去攪這趟渾水,不過罵雖罵,向雲卻依然對蔡邕的才情與性情趕到敬佩,想必,也隻有這樣的人,方能被世人所敬重吧。

不過,向雲也有些惱恨,自己竟然忘了此事,若是按照曆史記載,蔡邕進京後,會被董卓看重,而後董卓被王允用連環計斬殺後,蔡邕因歎了口氣,便被王允怒而收監下獄,最後亡故。

念此,向雲不由暗暗下定決心,絕不能讓蔡邕就此被殺,必須將其救出來才是,至於如何救,卻也是個麻煩,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

中平六年,永漢元年,公元189年。

逃回冀州的袁紹,大舉討董義旗,招兵買馬。

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地,投者無數。

與此同時,洛陽,典軍校尉曹操,於宮中刺殺董卓失敗,遂易容改姓逃出京都,回到陳留老家,散盡家財,招兵買馬,以圖大事。

曹操刺懂雖然失敗,但卻因此名震天下,在曹操舉義之時,四方來投者無數,其中,有夏侯氏兄弟,夏侯淵、夏侯惇來投,又有族弟曹仁,壯士李典、樂進來投。

荊州,向雲也察覺到天下變化,也再次擴充兵馬,招募新兵。

於後,初平元年春,曹操發矯詔於陳留,天下英雄,共聚酸棗。

……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