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樂善好施是福建實現全麵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今後五年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推進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全麵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所謂“惠及全省人民”,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全省人民共享。讓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倒吃甘蔗節節甜”,幸福指數有一個大的提高。

對於福建精神的樂善好施,不能僅僅局限於做善事、好事及施舍慈善的層麵去理解,而應該從道德建設的高度來看待。樂善好施反映了福建人民一心向善的道德追求,是福建人民美好善良心靈本質的表露。把它納入福建精神,既反映了福建人民善良淳樸的道德品質,又是對福建人民追求人的全麵發展的激勵和要求,是建設全麵小康社會的精神動力。

1992年,鄧小平同誌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最終要“達到共同富裕”。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是為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共同富裕的遠大目標。福建提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全麵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正是為了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樂善好施所表現出的慷慨仗義、扶危濟困、助人為樂,就是通過人們相互之間幫扶、救濟、協作、互助的方式,實現共同富裕的一條路徑。提倡樂善好施,目的在於激發人們內心的善良本性,去關愛他人,幫助社會,帶動身邊的人,脫困、脫貧、致富,一起走上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樂善好施是人們發自內心的一種道德行為,倡導樂善好施,在一定意義上反映著福建人民對實現全麵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全麵小康的社會,應該是融洽和諧的社會。和諧社會的構建,首先在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樂善好施的行為,無一不是在營造人與人之間關係融洽的相處之道。當樂善好施成為人們日常自覺的行為,就可以形成人心向善的良好社會環境。社會一旦形成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人們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質就將得到很大提高,大家都為能夠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而努力,和諧社會的建設就具備了堅實的基礎。

全麵小康的社會,應該是幸福快樂的社會。社會幸福指數的高低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們對生活的態度決定的。人們以樂善好施作為自己的道德追求,從平凡小事做起,“於微細處見精神”,愛做好事,樂意施舍,慷慨仗義,樂於助人,在精神上感到十分愉悅,幸福感自然就能夠得到增強。社會生活實踐表明,人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隨著自身需要的不斷滿足,需要的層次也會不斷提高,一旦人們把付出、奉獻作為自我實現的要求,並且這種要求得以實現時,就會產生幸福感。由此可見,人與人互相關愛,就會感到幸福快樂。樂善好施的行為,能夠提升個人的幸福感和社會的幸福指數,使人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提高幸福指數,努力實現全麵小康和共同富裕,既包含了物質生活方麵的要求,又包含了精神生活方麵的追求。提倡和追求樂善好施,是個人價值追求的體現,也是公民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正因為如此,樂善好施就成為福建人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