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的愛國愛鄉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當代福建人的祖先大多來自中原,其中多數人是在唐宋時期移民福建。福建自唐末五代以來,一直是國內最發達的區域之一,這與早期中原移民帶來的先進文化和技術有相當關係。這些移民對中原懷有濃厚的感情,雖然已經在福建繁衍了十幾代人,仍然不忘家族的起源,多數傳世的族譜,都會記載祖先與中原的關係。對家鄉的懷念成為福建文化的一個特色。在福建很多地方,當地的民眾會在門楣上寫著:“浮光世澤”、“潁川世家”等字眼,表明他們的家族來自河南的固始及潁川等地。這種對祖先發源地的懷念,是尋根文化的典型。明清以後,福建人到海外謀生的數量逐漸多了起來,但他們仍然延續這種文化傳統,不論走到哪裏,都不會忘記家鄉。即使是在海外的街頭,如果他們遇到同鄉人,一定會在一起敘說鄉情,分布東南亞各地的福建會館,其實是他們聯絡鄉誼的地方。如果同鄉中有誰失業,鄉親總是第一個伸出手幫助他。他們對家鄉的懷念,更是永遠縈繞於心中的情感,有條件的人,還會到本姓發源的中原各省祭祀始祖,這種尋根文化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但在福建人中卻是表現得尤為突出的。
福建人愛鄉也愛國。福建背山麵海,曆來是中國對外交通的門戶。麵對海外殖民者的入侵,他們總是勇於抗爭。在曆史上,中華民族公認的兩位民族英雄鄭成功和林則徐,都是在福建的土地上成長起來的。鄭成功憤於荷蘭殖民者侵占祖國的領土,毅然率師遠征台灣,在戰勝缺糧、瘟疫等困難後,將武器先進的荷蘭軍隊擊敗,迫使他們退出台灣。林則徐在官僚們明哲保身的時代,毅然舉起禁煙的大旗,以公而忘私的精神挑起禁煙的重擔,盡管為之付出個人遭受流放的代價,仍然不計得失地為國家服務。他們的這種以國家為重的精神,是福建人愛國愛鄉精神的生動體現。在近代民族史上,不論是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福建人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和犧牲。五四運動以來,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福建人不斷湧現。在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福建閩侯人林祥謙在接受革命道理之後,為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參與領導了“二·七”大罷工,為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的解放事業,英勇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土地革命的十年中,成千上萬的福建民眾參加了革命運動,紅色根據地遍布閩西、閩北、閩南、閩東和閩中,毛澤東為此寫下了“武夷山下,風展紅旗如畫”的詩句。在二萬五千裏長征中,平均每前進一公裏就有兩位福建子弟兵倒下,特別是在慘烈的湘江戰役中,擔任總後衛任務的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四千多指戰員,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其中絕大部分是福建子弟兵。抗日戰爭爆發後,以李林為代表的一代福建華僑青年走上抗日戰場,他們或是奮鬥在滇緬公路漫長的運輸線,或是直接在前線奮戰。女傑李林馳騁於華北原野,在前線的槍林彈雨中壯烈犧牲,為祖國的獨立貢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了支援祖國的抗戰,海外三百萬閩籍華僑節衣縮食,捐錢支援抗戰,如閩籍愛國僑領胡文虎個人就為國家捐獻了六千萬元法幣。在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巨大的軍費開支中,華僑承擔了一大部分。在解放戰爭中,無數福建人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這種為革命而英勇獻身的精神正是福建人愛國愛鄉精神的升華。
愛國愛鄉,同樣也體現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東山縣原縣委書記穀文昌是愛國愛鄉的一個典型。穀文昌解放初期就到東山島工作,他將東山當作自己的家鄉,剛到東山島之時,東山是一個遍地荒山、沙塵蔽日的地方。為了治理千年肆虐的風沙,他帶領東山人民在這個沙島上築堤攔沙、種草固沙、造林防沙,經過20多年的努力,將東山建成一個鬱鬱蔥蔥、綠陰遍地的生態島,讓它徹底告別了黃沙蔽天的日子,為後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時至今日,福建人在愛國方麵仍然表現得十分突出。在涉及國家利益之時,他們總是挺身而出。閩籍企業家在家鄉建設方麵的慷慨,享譽全國。這一切事實,都展現了福建人民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