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神是指心誌狀態和精神境界。一個人沒有精氣神,便不能自立於社會;一個民族缺乏精氣神,便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喪失精氣神,便不能自強於世界。同樣,一個地區也需要精氣神,才能支撐起共同事業的輝煌。福建精神,就是對福建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精氣神的概括和總結。
福建之精氣神,在於優良傳統,在於先進文化。這種傳統植根於中華文化而成長於福建,源遠流長,維係了福建曆史發展的生生不息。閩文化的內核,具有突出的實踐特點和理性精神,故能隨著時代發展而與時俱進。民主與科學的浸染,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均使閩文化的優秀傳統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獲得新生,並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相融合。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推進,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正成為時代強音,傳統文化資源越來越被重視,把文化資源大省建設成為文化強省已逐步成為廣泛的共識,福建之精氣神正在煥發出時代之光。
福建之精氣神,在於包容寬厚,在於大愛無疆。愛國愛鄉、海納百川、舍得給予、樂於助人的高尚境界,既植根於傳統,又植根於當代實踐,更來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長期教育。馬克思主義一向主張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社會主義作為超越以往所有社會形態的理想社會,其價值追求一向訴諸公平正義、互助友愛、和諧進步。這些觀念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通過改革開放的曆史過程,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八閩大地,並與福建固有的文化傳統融為一體,升華出福建新的時代精神,福建之精氣神將引領福建人民在新的創業征程中走向新的輝煌。
福建之精氣神,在於拚搏進取,在於改革創新。改革開放30多年的曆程和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已經很好地詮釋了福建人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打拚與自強個性,這種個性已經成為福建氣質、福建氣度、福建氣勢的標識而為人所熟知。它是福建人民在改革發展曆程中勇往直前的重要動力源泉。堅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實現“三個更加”的宏偉目標,將更加需要這種氣勢,福建之精氣神必將在新的曆史時期的創業中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豐富。
總之,福建精神是福建人民在長期發展建設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精氣神的概括和總結,是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在文化層麵的必然產物,是福建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精神領域的集中體現。它的提出,必將為福建發展起到精神向導和價值引領作用,必將有利於增強福建的文化競爭力。它是一種號角,更是一種激勵與鞭策,可以進一步凝聚全省人民的力量,使福建在新時期的發展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