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福建精神提出的客觀依據

福建精神的提出,不是一時跟風追熱的產物,而是有其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和長期醞釀的基礎。它作為一種精神形態早已在八閩大地生成、存在、演化、發展著。不同時期對福建精神的形成有不同的貢獻,如今提出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時代成果。省第九次黨代會對“福建精神”所作的精辟概括,既反映了福建獨特的曆史文化底蘊,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具有充分的曆史和現實的客觀依據。

福建精神是福建獨特曆史文化底蘊的積澱和升華。福建境內的居民,絕大多數是來自中原的移民後裔。福建先民不遠千裏跋涉入閩,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鑄就了山一般堅韌不拔的品格;福建具有源遠流長的海洋文化傳統,不畏艱險漂洋過海,奔走四方,鑄成了海一樣包容開闊的胸懷。移民的經曆和與山海打交道的曆史,給福建文化品格打下深深的烙印。移民常懷思鄉之心,福建人無論走到哪裏,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文化傳統,尋根意識濃,家國情懷深,社會責任感強,故能愛國愛鄉;移民必須入鄉隨俗,尊重各種文化差異,也有必要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故能形成大海容納百川一樣的胸襟;漂泊四方千辛萬苦,人生命運起落無常,人皆有困窘之時,人皆有助人之義,福建人對此有深切體會,華人華僑更是身體力行,故產生樂善好施的情操;無論是立足八閩大地謀生,還是漂洋過海闖蕩世界,都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氣,事業要成功難免冒險犯難,隻有敢於拚搏、敢為人先,才能改變命運取得成功,“愛拚才會贏”在福建是一種能產生廣泛共鳴的生命體驗。

福建精神是福建人民革命曆史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它體現出福建人民以天下蒼生為己念,為民族解放、國家強盛和社會進步勇於獻身、樂於奉獻的大愛情懷。這種大愛情懷凝聚了近代以來福建人民可歌可泣的革命鬥爭精神。在國家危難、民族危機、人民困苦的關頭,福建人勇於與外國侵略勢力和國內反動勢力作殊死的鬥爭。從林則徐提出“睜眼看世界”開始,福建人一直走在追求中國社會變革進步的風口浪尖。在辛亥革命中,福建籍黃花崗烈士的英勇事跡,被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歎為“驚天地,泣鬼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經在福建領導過革命鬥爭,著名的古田會議,製定了建黨建軍綱領;黨在福建西北東南中都創建了革命根據地,蘇區分布達40多個縣約300萬人口,現已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的有22個;參加長征的8萬多中央紅軍中,福建子弟兵近3萬人,到達陝北的僅2000多人,大部分在長征途中英勇犧牲;抗戰爆發後,全省5600多名遊擊健兒改編為新四軍北上抗日,占當時新四軍總數將近一半。留在閩粵贛、閩浙贛邊區堅持鬥爭的福建各級黨組織,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一直堅持鬥爭到配合南下大軍解放福建全省,贏得了“紅旗不倒”的讚譽,全省為革命犧牲的老區群眾和死難烈士達20餘萬人。福建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這些光輝的革命曆史,是凝煉福建精神的重要源泉。

福建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彰顯和體現。中華民族有綿延數千年的文明,民族文化傳統中始終貫穿著仁愛、和諧、包容、進取的主流價值觀。近代中國飽受屈辱,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自強努力中,深切地感受到團結的力量、個人的責任和順應世界潮流精進日強的重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古老精神,在現代民族意識的覺醒中,形成一種“大我”境界的愛國主義精神,並成為民族精神的核心。福建精神正是這種民族精神在福建這一特定區域的具體體現。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福建作為最先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的省份之一,以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為起點,解放思想,勇於探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許多領域的改革和建設都體現出勇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鬆綁放權”的呼聲推動了全國企業改革;三明、廈門、福州文明城市的創建創造了精神文明建設的輝煌;從閩台小額貿易到與金門、馬祖地區直接往來,開創了兩岸交流合作先河;“晉江模式”創造了民營經濟發展的典範;林權製度改革創造了“福建模式”;“六大員”製度推動了農村工作機製的創新;“長汀經驗”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典型……所有這些,都是福建精神在新時期的重要體現,都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演繹。

福建精神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精華的凝練和提升。早在革命戰爭年代,福建人民就創造了“紅旗不倒”的蘇區精神;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又創造了“穀文昌精神”、“龍江精神”等;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福建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通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促進了思想大解放,並迅速轉化為敢闖敢幹、敢擔風險的精神力量。黨中央十分關心福建的建設和發展,中央領導同誌多次視察福建,都強調要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這個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為我們深入推進思想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福建曆屆省委都高度重視思想文化建設和文明創建活動的開展,結合福建省情和改革開放實際,明確提出了“善觀時變、順勢而為;敢冒風險、愛拚會贏;合群團結、豪爽義氣;戀祖愛鄉、回饋桑梓”的“閩商精神”。各地區、各行業也結合自身實際,高度重視對區域精神、行業精神的提煉和概括,以此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如,省會福州市提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廈門市在不同時期也開展以“嘉庚精神”、“海堤精神”、“英雄三島精神”、“鼓浪嶼好八連精神”、“廈航服務精神”等為具體表現的“廈門精神”的大討論;漳州市提出了以紅軍進漳的革命精神、龍江風格的大局精神、穀文昌的艱苦創業精神、中國女排的拚搏精神、漳州110服務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五種精神”;三明市提出“開明、清明、文明”的新時期“三明精神”;龍岩市提出要發揚“古田會議精神”和“蘇區精神”,譜寫時代新篇章;寧德市提出“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新時期創業精神;泉州、莆田、南平等地也圍繞區域精神的提煉,開展了廣泛討論。這些,都為省九次黨代會提出“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拚會贏”的“福建精神”奠定了廣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因此,福建精神的提出,是經過了長期的實踐積累和醞釀過程,特別是經曆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洗禮而結出的重要時代成果。

福建精神是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迫切需要和內在要求。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省委八屆九次全會以來,我省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幹意見》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加快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按照“先行先試、加快轉變、民生優先、黨建科學”的要求,組織實施重點項目建設、新增長區域發展、小城鎮改革發展、城市建設和民生工程“五大戰役”,使福建省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鄉麵貌迅速改變、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從1978年到201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66.37億元增長到17500億元,年均增長12%左右,居全國位次從第22位上升到第12位。2011年,福建財政總收入達2596.12億元,比上年增長2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907元,比上年增長14.4%。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改革開放積累了豐富經驗,體製機製創新增強了發展活力,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對台優勢、經濟特區優勢等進一步顯現。在此基礎上,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的宏偉目標,必將使福建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階段的發展需要更加富於創新的實踐和探索,新的實踐需要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撐,福建精神正是反映了在更高起點上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內在要求。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