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6章 失蹤的樓蘭(2)

  這些巨大的棒子在當地也著實引起了轟動。有些人類學家居然根據這幾根大棒子,判斷馬來半島的原始森林中確實有巨人生活過。因為普通人既沒有必要,也拿不動那麽重的棒子。但是,推斷歸推斷,僅根據一根棒子,是難以下定論的。

  前蘇聯人類學家雅基莫夫博士則比前麵提到的這位科學家更進了一步,因為他聲稱自己找到r巨人的遺骨。

  20世紀初,雅基莫夫在爪哇、非洲的東部和南部,以及蒙古、中國和印度等地,相繼發現了直立猿和大型猿人的遺骨。根據這些遺骨,雅基莫夫斷言,這是古代巨人族的遺骨,他們的體重應當在500千克以上。

  然而,雅基莫夫的理論很快就受到了反駁,一些權威的科學家經過仔細勘測,認定這些骨骼是一種類人猿留下的。這種類人猿始終沒能進化成人類,所以,說它是巨人的骨骼,是不妥當的。

  1966年,幾位印度的生物學家,在印度發現了一具酷似人骨的大型骨骼化石。化石長4米,僅一根肋骨就有1米長,科學家對它進行了反複的研究,然後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他們認為,這骨骼化石確實是巨人族所留下的,時間是距今數千年到100萬年以前。當時,巨人民族確實在地球上生存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巨人族滅絕了,隻留下骨骼化石。

  印度科學家的驚人之語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認為,“世界上存在巨人族”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巨人民族很有可能目前仍生活在某個與世隔絕、不為人知的地方,而這些地方目前尚未受到人類文明的影響。比如說,在那些茂密的原始森林、荒涼的高原和廣袤的荒漠,或許那些人正在默默注視著我們生活的文明世界。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世界上有沒有巨人民族這個謎終將會被解開。

  海底求生記

  1984年9月的一天,秘魯的海軍基地正舉行一場慶功會。“彼澤瑞!我正式任命你為‘費米’號潛艇艇長!”莫可瑞安中將冷峻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彼澤瑞走上領獎台,莊重地行了個軍禮。“講講你的‘活人魚雷’的故事吧!”莫可瑞安鼓勵他說。於是,彼澤瑞講起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一周前,“費米”號在執行任務時忽生故障,急速下沉到離海底39米處。這裏海水的壓力特別大,即使能從艇中出去,人也會被壓成肉餅;但如果就呆在艇中,用不了多久,人也會缺氧而死。

  “一定要想辦法出去!”艇長凱伊洛基說。他試著啟動通氣蓋,巨大的鐵蓋猛地擊中了他的頭,艇長死了!艇上20多名船員亂作一團。這時,炮手彼澤瑞挺身而出:“別慌!一切聽我指揮!”他發動大家一起靜下心來想辦法。彼澤瑞不由自主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台,他的眼光突然留在一箱魚雷上:“有了!既然魚雷能出去,人也能!”聽了彼澤瑞的辦法,其他人驚呆了,但他們也認識到:這是唯一的出路!

  把活人當作魚雷來發射,並非易事。必須要求排光肺裏的所有空氣,然後再屏息半分鍾。要不然,炮膛內的人就會因肺部擴張而死。

  第一個進入炮膛的是潛水員格維,他咬牙屏住呼吸,臉慘白慘白的。

  通過觀察孔,彼澤瑞看到炮管強大的氣流排開了一小片海水,緊接著,一個黑影從發射管口衝出,眨眼間就出了他的視線。

  “祝你好運!”彼澤瑞在心底默默祈禱。接著又有10個船員發射出去了。第11個船員膽子小,連連深呼吸了三次都沒排空肺裏的氣。隻好讓其他人先上。

  終於艇中隻剩下了彼澤瑞一個人。對彼澤瑞來說,要出去就更難了。因為他隻能自己按電鈕,這就意味著,他得比別人多屏息10到20秒。

  第一次,彼澤瑞失敗了。但第二次,他終於啟動了開關。彼澤瑞閉著眼睛,隻覺得身子在向上飛著,“嘩啦”一聲巨響,他睜開眼睛。是海麵!是天空!成功了!幾個小時後,彼澤瑞回到了海軍基地,更讓他高興地是“費米”的其餘20人也都平安地回來了。聽完這個故事,慶功會上的人們都高呼著彼澤瑞的名字。莫可瑞安激動地說:“我很久沒哭過了,‘費米’號的故事讓我流下了淚。讓我們為機智英勇的人們幹杯吧!”

  活火山口逃生記

  1992年11月21日,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口上,一架直升機在不停地盤旋著。這座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近10年來噴發出的熔岩吞沒過許多村莊,火山口底部比3個足球場還要大,火山口總是熱氣騰騰的,好像時刻都會噴發出滾滾熔岩。是誰在這樣的火山口上冒險呢?

  原來,這些人是為拍電影而來的,直升機上有攝影師邁克爾·本森、攝影助理達迪和駕駛員霍思金。

  本森和達迪被火山口底部龜裂凹凸但異常壯觀的景象吸引住了,連續拍攝了幾個小時。忽然,他們聽見霍思金驚叫一聲:“發動機熄火了,我們在往下掉!”

  此時,飛機距離火山口的高度隻有100米,而飛機下墜的速度卻已經達到了每小時20000米。霍思金趕緊在火山口左側尋找到一塊平地迫降,迫降雖然成功了,但無線電係統被震壞了,他們怎麽取得援助呢?

  “爬出火山口!”本森說,此時他們都被火山口濃烈的硫磺味熏得直咳嗽,岩石也灼熱難當。但是,爬出火山口談何容易。雖然離火山口頂部隻有100米,但到處是怪石林立,這得爬到什麽時候。

  這時,霍思金不顧本森的阻攔執意要回去修無線電,因為缺氧,他在修理過程中不得不一次次爬上20米的高處呼吸空氣。艱難地度過一個小時後,電路終於接通了。

  於是,下午2點半,一位有搶險經驗的直升機駕駛員唐·希勒趕到了出事地點。霍思金被告知用無線電指路,希勒在濃霧中穿行,終於發現了失事的飛機。他通過電台對霍思金說:“我不能靠得太近,你朝飛機發動機的聲音方向跑。”

  就這樣,霍思金得救了,但本森和達迪仍在火山口中,濃霧重重,在空中根本無法看見他們倆。

  更多的人接到消息後,參與了救援工作。火山公園管理員喬德和紀爾爬向火山口邊緣,發現本森和達迪的聲音就在他們正下方。但是地層太疏鬆,而且毒氣太重了,登山繩上的不鏽鋼卡子都被腐蝕,喬德和紀爾戴著防毒麵具尋找遇難的二人,但都失敗了。

  天黑下來了,人們隻好搬回營地。而本森和達迪則度過了又冷又餓的一夜。第二天一早,達迪受不了了,他奮力向上爬去,即將到達山頂時,碎石比較疏鬆,手插進去直到肘部,他一用力,沒想到成功了!他終於活著走出了火山口。

  第三天早晨,絕望的本森才得以獲救。全靠了衛星導航係統和另一名駕駛員湯姆高超的技術,他才抓住了第三次投下的吊籃。後來,本森得知自己雖沒能保留住珍貴的膠片,卻創造了在活火山口中停留48小時的世界紀錄。

  穿越非洲

  一百多年前,非洲在世界上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有個年輕的英國人大衛·利文斯通在取得醫學碩士學位以後,開始了對非洲的橫貫探險。

  在炎熱的非洲,長途跋涉是非常艱苦的。在沙漠地帶,風像剛從煉鐵爐裏衝出的熱浪,吹得人口幹舌燥;在熱帶森林,猶如悶在蒸籠裏,看不到太陽卻渾身大汗,還要不停地用砍刀開路。

  在非洲的探險路上,人跡稀少,由於白人曾經把黑人大批地運到美洲當奴隸,因此,遭到黑人的仇視。利文斯通和同伴幾次遇到土著部落的襲擊,黑人手執利器要殺這些“白豬”,他們一次次死裏逃生。

  後來,利文斯通沿途為生病的黑人看病、治療,漸漸取得了當地人的信任和幫助。. 利文斯通從青年到老年,一直從事非洲探險。東走到印度洋西岸,西走到大西洋岸邊,對沿途的地理、動物、植物、氣候,還有大自然的奇物現象都詳盡地記錄下來。

  舉世聞名的莫西奧圖必亞大瀑布,是非洲的驕傲。利文斯通是第一個把它介紹世界的探險家。他遠離妻子和孩子,過著十分艱苦的生活。

  1873年,60歲的利文斯通病倒在探險途中,死在一個極偏僻的小村莊。

  無數黑人痛哭流涕,按自己的習俗把他的心髒埋在當地,然後把他的遺體抹上香油,裹上白布,抬著他走了1500英裏,護送到印度洋海岸某城市的英國領事館,由那裏把利文斯通送回了英國——他的故鄉。

  歐亞汽車探險大賽

  1992年9月9日,哈薩克斯坦西部的大荒原一改往日的荒涼,百輛疾馳的汽車狂駛而過,荒原一片煙法……突然一輛卡車翻了……兩輛賽車相繼起火……

  這就是歐亞汽車探險大賽的一幕。從9月1日起開始的這次汽車越野賽,要從巴黎駛至莫斯科,最後到達北京。參加這次越野賽的大大小小各種功用的車有255輛,其中賽車94輛。這次的越野賽要經過中亞幾個大沙漠和戈壁灘,被認為是本世紀最偉大的體育比賽之一。

  在開往大荒原之前,車手們已行進了7天,已有9輛車因故不能前進,一名法國後勤人員翻車身亡。接下來的兩天裏,.許多車手都走錯了路,每天約有10輛賽車因為車禍未按時趕到營地而失去了比賽資格。

  9月1 1日,困難接踵而來。在開賽以來最長的一段賽程一裏海東岸,一·名意大利車手翻車死去了。許多車手為搶時間不吃午飯,但那段時而起伏時而轉彎的道路卻讓不少車手疲憊不堪。當天,有39輛賽車超過關門時間才到達營地,17輛因沒能按規定時間向組委會申報而被迫退出賽事。

  中國有兩輛賽車參加了比賽,其中一輛1l號被淘汰了。另一輛在接下來的穿越卡拉庫姆大沙漠中迷了路,燃油也耗盡了,兩名車手隻好在茫茫沙丘中走了整整14個小時才獲救。

  18日,僅剩的62輛車駛人中國境內。途中要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和戈壁灘,以及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連接的邊緣。

  各國車手開足馬力,你追我趕,但路途依然艱難。從喀什到阿克蘇的賽段上,前一天晚上下了場暴雨,原本就幹涸的河道又被雨水泡成一片泥濘。結果除了6輛車駛到當天的終點,其餘汽車都被困在泥潭裏,發生了三起車禍。這一賽段被取消了。

  19—20日,又有兩人在車禍中喪生。以後的幾天幾乎一直風雨大作,賽車手們隻好頂風冒雨前進,盡量謹慎駕駛,但翻車事故依然不斷發生。在甘肅酒泉宿地休息時,甚至刮起了8級大風,接著又是瓢潑大雨,連帳篷都沒法支起,許多人隻好在狹窄的賽車內呆了一夜。

  漫漫賽程終於接近了尾聲。26日上午,50輛賽車、卡車和7輛摩托車在最後規定的時間裏抵達終點八達嶺長城。獲得這次越野賽冠軍的是104號賽車、法國雪鐵龍隊的車手拉蒂格和他的領航員。無論成敗與否,賽車手都會銘記出發時巴黎賽納河畔體育館的大銀幕上的一行大字: “探險精神永存!”

  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險史上獲得了兩個“第一”:第一個航行於西北航道;第一個到達南極。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險隊開始遠航尋找西北航道。整隊人馬在深入北極圈的威廉王島上安營紮寨,度過了兩個冬季,並在馬更些島上又度過了一個冬季。他們於1906年9月完成了到達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險家弗裏喬夫·南森的“弗拉姆號”船離開挪威,前往南極。1911年10月20日,他趕在他的英國競爭對手斯科特船長前,從羅斯冰架東端的基地出發,於1911年12月14抵達南極。

  國際在線報道:自1984年5月成為中國徒步走完萬裏長城第一人之後,劉雨田的雙腳就沒有停止過。他四次穿越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烏幹大沙漠,一次穿越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考察過有“死亡之穀’’之稱的新疆羅布泊無人區;他還十次進西藏,走過藏北無人區,第一個全程走完雅魯藏布江大峽穀,並試圖登上珠穆朗瑪峰……

  麥哲倫的故事

  哲倫(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險家,先後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險。從西班牙出發,繞過南美洲,發現麥哲倫海峽,然後橫渡太平洋。雖在菲律賓被殺,他的船隻繼續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被認為是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

  麥哲倫出身於貴族家庭,1505年參加葡萄牙海軍去印度作戰。雖然葡萄牙在非洲東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戰勝利,從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勢力,也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了海上貿易控製點,但沒能控製馬六甲,其成就還欠完美。為此,1511年參加攻占馬六甲之役。東方的財富經過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製了馬六甲海峽,掌握了通往馬來西亞海域與港口的鑰匙。但還需要向香料群島、產生財富的摩鹿加群島探險。因此於1511年12月作一次偵察航行,到達班達島後,帶了一批香料於1512年回裏斯本,次年隨軍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薩莫爾,因受傷成終身跛腳。1514年回國後兩次上奏國王要求晉級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絕。

  1517年麥哲倫偕同宇宙學者法菜羅去西班牙,放棄葡萄牙國籍,轉為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服務。1518年出任遠征船隊隊長,前往為西班牙開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線。麥哲倫自信能發現一條從大西洋通往南麵的海的海峽。1519年9月20日船隊起航,270名水手來自9個國家。9月26日到達特內裏費島,10月3日繼續向巴西遠航;曾在幾內亞岸外停泊。11月29日航行到聖奧古斯丁角西南方27裏格處(1裏格約為5千米)。繞過卡布弗裏烏之後,12月13日,船隊到達裏約熱內盧灣。次年3月到達聖朱利安港。

  在鎮壓了西班牙船長們發起的叛亂後,1520年8月24日離開聖利安港,船隊繼續南下,10月21日繞過維爾京角時,在南緯52度50分處進入他們要找的海峽(後以麥哲倫的名字命名)。到達淘峽西端,船隊隻剩下3條船。10月28日進入“南麵的海”。回海域風平浪靜,被稱為“太平洋”。船員們忍受著饑餓的折磨,借助於秘魯洋流的推動,在麥哲倫無情的決定下,進行橫渡太平洋的偉大航行。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7教出最棒的兒子
8學前兒童遊戲
9教子從此不累
10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

  • 家教:與孩子同行

    作者:章創生主編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向家長和我們的孩子講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錯誤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給我們小孩以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