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0131:逞強鬥狠惹災禍

董卓命華雄帶武士壓場,站起身來,對已經心驚膽怕的眾朝臣說道:“我大漢朝累經大亂,百業待興。當今天子年幼,不足以執掌均衡,複興社稷。老夫既為太師,理當以複興我大漢為己任。故此,老夫欲代天子掌朝三年,待三年之後,幼主成龍之日,老夫再將朝權歸還。不知列位以為如何啊!?”

董卓話音未落,坐下頓時站起一人,大喝道:“不可!你乃何人!?能代天子!?膽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語,其罪當誅!”

董卓聞言大怒,目視那人,喝道:“袁紹小兒!焉敢阻我!?我寶劍新磨正利,今日要試汝頭!”

董卓說罷,拔劍在手,徑直走下座位,要殺袁紹。

袁紹見狀,端起酒盞,怒摔在地,也拔劍在手,喝道:“汝劍利,吾劍豈不利耶!?”

董卓見袁紹發狠,遂目視左右,兩廂武士見狀,一齊舉刀,來殺袁紹。

正在此時,猛聽殿門外大亂,數十名武士橫倒豎歪的摔進殿來。後麵兩員健將,全副披掛,手持利刃,殺進殿來。

袁紹一見大喜,喝令道:“顏良、文醜聽令!”

那二人一齊拱手諾道:“末將聽令!”

“命你二人即刻誅殺篡逆之賊董卓!不得有誤!”

“得令!”

顏良文醜齊聲應命,提到向前,來殺董卓。

原來袁紹早知道董卓心懷叵測,所以時常提防,剛才怒摔酒盞,正是給顏良、文醜的信號。

董卓手下武士見狀急忙往前,圍攻二將,顏良、文醜大發神威,兩股刀橫劈豎砍,立斬十數人。

華雄見武士抵敵不住,急忙同部將徐榮一同向前,兩人各執兵刃,分取顏良、文醜。

眼見殿堂之上即將大亂,司徒王允急忙站起身來,勸道:“太師、本初且請息怒,驚動天子,甚為不妥。國家大事不益在宴間談論,二公且收手,容來日適時再議”。

董卓已經見識顏良、文醜勇武,恐怕若有須臾,傷及自身;袁紹也顧慮顏良和文醜寡不敵眾。王允這一番話正好給了兩人一個台階。

董卓隨即說道:“既是司徒大人說情,今日且放過此子,日後若再頂撞本公,定不輕饒!”

袁紹也收劍回鞘,冷哼一聲,怒道:“我們走!”

說罷,帶顏良、文醜二將徑直下殿而去。出了宮門,袁紹並未回住處,而是直接到了曹操的官邸。

曹操在殿上飲宴完畢,回到府中,便聽門丁報道:“啟稟主公,袁本初大人造訪,已在前廳侯主公多時了”。

“噢!?”,曹操略感驚訝,心想:“本初殿堂之上與董卓反目,今日前來,莫非已有去意…?”

想到這裏,曹操快步來到前廳。袁紹見曹操回府,趕忙站起身來,衝曹操略一拱手,說道:“孟德公真好興致,紹在此恭候多時了”。

曹操笑道:“哎呀!不知本初駕臨,操禮數不周,望本初海涵”。

袁紹向前一步,拉曹操一同坐下,低聲說道:“我已與董卓反目,此地不可久留,我便長話短說。紹此番前來,乃是邀孟德一同離開此處的。奸賊董卓權傾朝野,必行篡逆。我等世受皇恩,豈能與董賊同流?我欲返回渤海,收羅舊部,招兵買馬,以討伐國賊董卓。目今朝中大臣皆懦弱無用之輩,唯獨孟德忠義,故此前來相邀,望孟德隨我同回渤海,助我一臂之力,同謀伐賊!孟德可願否!?”

曹操聽了這話,心下暗想:“果然不出我所料,想必袁紹早已有離都之意,故此才敢在殿堂之上與董卓反目”。

想到這裏,曹操故意左右看了看,把前身半伏在茶幾上,壓低聲音說道:“我有心誅賊久矣,苦無同謀之人。既是本初有此忠心,操願獻綿薄之力。但正因為如此,操卻不宜離開洛陽,其中情由,還望本初明鑒”。

袁紹急問道:“噢!?孟德這是為何啊!?”

曹操又道:“本初莫急,且聽我一言。我意留在洛陽,假意奉迎董卓,使其不疑。待本初兵臨洛陽之時,操卻可為公之內應。屆時,本初討賊於外,曹某謀賊於內,兩相呼應,大事可成!”

袁紹聽了這話半信半疑,卻又找不出理由反駁曹操,隻好點了點頭,說道:“既是孟德心意如此,便依孟德之計。隻是董卓賊子陰險歹毒,孟德須小心才好啊”。

“多謝本初提醒,操定小心在意”。

袁紹見曹操心意決然,也就不再多說,隨即辭別曹操,出府而去。

見袁紹走了,屏風後麵這才轉出一個人來,約有二十幾歲年紀,身型修長,體貌端莊,隱有儒風,衝曹操一拱手,說道:“袁紹離都而去,不失為良策。董卓殘暴,謀朝篡國,必不能長久。孟德公若留於此地,恐難保不受牽連,宜早作打算才是啊”。

曹操笑了笑,說道:“文若所言,操又豈能不知啊?隻是如今袁紹走得,曹某卻走不得啊”。

原來這名青年儒生正是原任守宮令的荀彧,荀文若。董卓進京之後,荀彧辭官回鄉,卻被曹操苦苦留住,因此一直在曹操府內盤桓。

曹操又接著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海內人望,登高一呼,九州同應。隻要回到渤海,眨眼之間便可召齊人馬,自然不必懼怕董卓。然曹某卻隻是朝廷一小吏,招兵買馬絕非易事。況且董卓對我多有疑忌,我若此時離去,定遭董卓出兵剿滅。莫說大事難成,恐怕舉家性命亦不能保。故而我才回絕袁紹,如今隻能等待時機啊”。

荀彧笑道:“孟德公無須憂慮,董卓素無德行,難以服眾,若行篡逆,必然諸侯震怒,定會有人起兵前來討伐。屆時董卓無暇旁顧,孟德公便可離此而去矣”。

“哈哈哈哈,知我者,文若也!隻是此事幹係重大,文若且不可走漏風聲啊”。

“孟德公放心,荀彧自知輕重”。

“嗯”,曹操笑著點了點頭,暗自慶幸不已,得虧自己當初苦苦把荀彧留在了身邊。

袁紹辭別曹操之後,片刻不敢耽誤,速速打點了行裝,帶了自己的親兵從眷,出洛陽東門而去。守衛懼怕顏良、文醜驍勇,無人敢攔,隻好如實向董卓稟報。

董卓聽說走了袁紹,大為震怒,當即將東城守軍全數斬殺,軍營上下無不膽寒。

李儒又奏道:“啟稟太師,袁氏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多有人望。若容袁紹返回渤海,養成力氣,為禍不小,望太師速遣人追而殺之,以絕後患啊”。

董卓自然也知道袁氏乃是豪族,名滿天下,若讓袁紹回去,肯定是一大禍患。當即傳令道:“徐榮聽令!”

徐榮邁步出列,拱手道:“末將在”

“命你領精騎五千,務必誅殺袁紹!”

“得令!”,徐榮應命下殿,帶人馬出洛陽東門,追襲袁紹。

袁紹雖然也提防追兵,晝夜兼程,但無奈車行緩慢,剛到濮陽地界,便見後方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動地。

袁紹心裏“咯噔”一下,急忙喝令道:“不好!追兵已近,爾等速行!”

眾隨從急忙推動車架,往前緊趕。

但車帳行走怎比得上徐榮部精騎的速度,不到半裏,追兵已到身後。

袁紹眼見已經逃不掉了,心下一聲暗歎,默然傳令道:“顏良、文醜”。

“末將在!”

“速整頓兵馬,準備迎敵!”

“得令!”

顏良、文醜聽令,各取兵刃,引著這百十名親兵,列陣以待。

徐榮領大隊兵馬來帶近前,遠遠望見顏良、文醜挺刀躍馬,立於陣前,心裏也懼怕二人驍勇,衝後一招手,列定陣勢。徐榮走馬向前,拱手抱拳,說道:“本初公,太師請尊駕回去,有事相商,望請一行,莫要讓末將為難”。

袁紹也撥馬向前一步,說道:“徐將軍,你也是蒙君之祿,卻為何要助賊為虐!?董卓謀權篡國,十惡不赦。你不如隨我一同回渤海,同謀伐賊,複興漢室,日後必定名垂青史,你意下如何啊!?”

徐榮道:“某受太師厚恩,豈能背反,如今我奉命來請尊駕。還請尊駕自重,休要逼末將兵戎相見”。

顏良聞言大怒,猛喝道:“逆賊焉敢口出狂言!?休走!吃我一刀!”。說罷,拍馬掄刀,直取徐榮。

-----------------------------------------------------------------

親愛的朋友^~^多謝您的閱讀^~^請順手點一下主目錄頁麵上的【加入書架】按鈕^~^給大墨一點支持!一點態度!大墨一定不讓大家失望的^~^多謝!多謝!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