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為什麽找不到他們的機場?”連續派了幾波偵察機去濟州島進行低空偵查,平日裏得意洋洋的那幾個王牌飛行員全都無功而返,這個結果令奉命駐紮在光州的朝鮮日軍飛行隊指揮官們很是不滿。繼長崎港遭到雷霆的大規模轟炸之後,佐賀和岡本也陸續遭到轟炸,雖說實際的人員傷亡不是很大,可該死的雷霆使用的是強效燃燒彈,大量的建築物毀於大火之中,至少有超過百萬九州居民無家可歸。
找到雷霆修建在濟州島上的機場,炸毀它們,這是朝鮮日軍光州飛行隊接到的任務,可時間已經過去三天了,他們派出去的偵察機連對方機場的影子都沒有找見。“要不,我們也派飛機對支那進行大轟炸,作為我們的警告和報複行動。”一籌莫展的軍官中有人提了建議,隻是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先不說日軍現在正麵臨著物資和兵源匱乏的境地,光是中國那麽大的地方能炸的過來嗎,那得要動用多少飛機才能做得到。
這個提案最後還是從光州傳回了日本本土,同樣一籌莫展的內閣成員們卻好像是看到了意思曙光,對呀,雷霆能轟炸長崎,我們為什麽不能選擇一個支那城市作為報複和警告的目標。自持深知國民政府本性的內閣成員們高興了,召集了大批參謀軍官商議之後,內閣決定一邊對濟州島實施攻擊,一邊調集支那戰場上的大批飛機對重慶實施空襲,逼迫國民政府出麵說服雷霆撤出濟州島。
濟州島上的趙誌自然是不知道這些事情,修建在濟州島上的機場多達15處之多,每個機場都覆蓋著偽裝網,從空中看下來,這些機場和周圍的草木沒什麽兩樣,可隻要這些機場接到了戰機起飛的命令,隻需不過五分鍾,所有隱藏在偽裝網下麵的戰機便能升空作戰。所有的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前世裏的經濟名言,但趙誌認為這句話也適用於軍事。
濟州島上的這15處臨時機場裏停放著雷霆目前所有能動用的120架戰機,平均每個機場的偽裝網下麵停放的飛機數量不超過10架,即便是被日軍的偵察機發現了其中的幾處機場,對趙誌而言也不是什麽滅頂之災。差不多6萬部隊在手的趙誌雖然做不到把濟州島防守的水泄不通,但他現在能抽出更多的人手對島上的機場進行防護建設,一旦美國國會承諾的那些飛機趕到濟州島,趙誌絕對有地方停放它們。
局勢好像開始發生僵持,趙誌這邊是雷打不動的每天出動戰機部隊轟炸九州島,而日軍那邊也開始轟炸重慶和濟南,不過在蘇聯援華飛行隊和美國援華飛行隊的聯手合擊下,中國戰區裏的日軍航空部隊攻勢立減。到趙誌接到有關的消息時,轟炸重慶和濟南的日軍戰機數量已經由剛開始的數百架變為每天的十數架,不過這些事情似乎都和趙誌不相幹,反而他要感謝日軍的戰機部隊都掉頭跑去了重慶和濟南,給他留出了寶貴的時間。
三天時間正在大多數人看來不算什麽,可這對趙誌不一樣,三天就意味著走海路北上的混編部隊距離膠東更近了,嚴武刀指揮的那6萬登陸部隊給朝鮮日軍造成的混亂也更大,三天時間足夠走陸路北上膠東的猶太大部隊從四川境內趕到河南與山東交界的地方集結。趙誌現在孫猛都不缺,就是缺少時間,閃擊濟州島的行動現在看來還是有些倉促,如果不是趙誌傾其全部轟炸長崎的行動讓日本人錯誤的估計了雷霆的實力,恐怕濟州島早就被日本人搶了回去。
防空警報再次響起,機場上的士兵們拉著偽裝網開始遮蓋機場跑道和那些飛機,等日軍的偵察機飛過機場上空,這裏已經成了一片和周圍景致並無兩樣的草地。日軍偵察機的頻繁光臨使得濟州島上的雷霆戰機隻能夜裏起飛轟炸九州島,現在的趙誌還不敢做出任何防空的舉動,因為那樣就會招來大批日軍戰機的襲擊,沒有了飛機的濟州島對日本本土根本構不成任何威脅。
“先生,運送混編部隊的船隊已經進入東海海域,正向膠東駛來,距離300海裏。”午飯過後,趙誌收到了幾天來唯一的一個好消息。船隊的出現就意味著20萬混編士兵的到來,已經被炸成了廢墟的長崎港絕對擋不住20萬混編部隊的登陸,隻要他們能有一半人登上九州島,趙誌的後續計劃便能順利實施,用不了三天時間,就該日本人焦頭爛額了。
“聯係嚴武刀,叫他們加大力度,要讓朝鮮亂起來,至少要再堅持三天時間。”興奮不已的趙誌疾步奔回指揮部,吃過午飯正在抽煙閑聊的參謀軍官們見狀都圍了上去。“我需要美軍第七艦隊現在的位置,還要猶太第二軍團的具體位置,還要綠林遊擊軍的位置,最好能把第二裝甲師的位置也給我標出來。”趙誌一連串的命令讓指揮部重新忙碌起來。
美軍第七艦隊和猶太第二軍團的位置最先標注在地圖上,第二裝甲師的位置隨後也被找了出來,姚老鴰的綠林遊擊軍卻是最後聯係上的一個,這些呼嘯山林的綠林好漢們飄忽不定,讓趙誌手下的情報參謀廢了好一番功夫。“命令,猶太第二軍團立刻北上河北作戰,不得輕敵冒進,不得與友軍發生衝突,要做出開辟通道北上東北的態勢,逼迫關東軍抽調部隊南下接戰。”
“第二裝甲師即日起歸猶太第二軍團指揮,所有繳獲的日式武器裝備除重火力武器之外,所有輕武器向膠東起運。”趙誌一邊說,一邊用鉛筆在地圖上標注著猶太部隊的行軍路線,大大的箭頭從河南一直延伸到了張家口和承德以北的地方便停住了。猶太第二軍團隻有10萬士兵,趙誌擔心的不是他們的人數,而是武器裝備的後勤補給,戰線拉的如果太長,後方的莫倫根本趕不上運輸物資給他們,所以在趙誌的預想中,猶太第二軍團能北上到承德一線已經是到了極限。
“馬上聯係綠林遊擊軍,讓他們走山西,順著太原、朔州、大同一線北上至張家口待命,告訴姚老鴰,如果這一仗他能挺得住,我就給他在濟州島外圍留下一座小島。”濟州島外圍有的是小島,姚老鴰如果真的能做到為猶太第二軍團分擔日軍的注意力,分給他一座小島也未嚐不可。
“叫美軍協調團的人和第七艦隊聯係,叫第七艦隊去日本海轉悠一圈,最好能把釜山和日本沿海的港口都轟一遍,為我們分擔一點日本的注意力。”趙誌的臉上露出壞笑,第七艦隊如果接下這趟活,他們的處境絕對好不了。雖說日本聯合艦隊被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擊敗,可廋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本土的防衛艦隊也夠第七艦隊喝一壺的,好在美國人有的船舶工廠,壞的快造的也快,洛克曼家族可是美國最大的造船企業之一。
7月對日本人來說注定是個黑色的7月,7月7日,雷霆對日本本土發動大轟炸,其後的三天裏,從濟州島起飛的雷霆戰機部隊有陸續轟炸了福岡和佐賀,但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趙誌已經準備在三天之後派遣地麵部隊登陸九州島,而且人數是20萬。混編部隊看著人多,實際隻是一群烏合之眾,趙誌也沒有寄予太多的希望在混編部隊身上,在消耗泰國和越南原住民數量的同時,他隻是希望這支混編部隊能讓日本亂起來。
戰局的不利使得日軍物資匱乏、彈藥和兵源補給困難,如果趙誌登陸日本的作戰行動能造成半數以上日本本土軍工企業的騷亂或是癱瘓,相信這是美國人最希望看到的局麵,對中國的抗日進程也是極其有利的。趙誌自然不是國民政府和美國人想象中的那麽偉大,之所以會突然決定登陸日本本土作戰,那是因為趙誌早就知道日本敗亡的下場,而且趙誌所有做的那些前期鋪墊都已經到位,現在是到了收割果實的時候。
前世裏二戰中的美軍可是比現在要強悍的多,在日本宣布投降的時候,他們已經聯合英法、蘇聯迫使德國投降,從歐洲騰出手的美國趁機大舉出兵亞洲,在日本投降後還托管了衝繩。所有在戰後分刮利益的國家中,就屬美國人撈的最多,但現在趙誌來到了這個時代,自然是不會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在美軍陷於菲律賓戰場的苦局和法國海岸登陸戰的同時,趙誌要先登陸日本,這樣才能使雷霆獲得的利益最大化。
一直以來,外界都以為趙誌手中隻有猶太部隊和傭兵部隊,另外就是趙誌組建的緬甸仆從軍,實際在緬甸以北的山林裏,被趙誌委以重任的張金泉和一些原本隸屬國軍教導隊的軍官們正在訓練新兵。整整15座訓練營裏容納了20萬雷霆新兵,這些雷霆招募來的新兵在進入緬北訓練營之前,都是在中國戰場上經曆過戰火洗禮的老兵,他們是趙誌最後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