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七十一章 工業和農業

求貴賓票票了,寫書不容易,有的投幾個。)“電台?”劉天淩有些暈,電台不是發電報的嗎。

齊訊說:“雖然架設電台花費不少,但是效力持久,更何況還能銷售收音機,還能在廣播中刊登廣告,什麽錢不賺回來了。”

“哦,你說的是廣播電台啊,那不是還要配備收音機啊,每個村一台廣播匣子,還是大功率的,還得配備電源,作用是很大,不過投資也大。”劉天淩說。

段學文笑道:“這個辦法好啊,而且廣播能傳達不少的消息。能講解各種知識,農業的、科學的、文學的、等等諸多方便,而且這些硬件設施弄好之後後期投資就小了,我看可行,可以先籌劃著,慢慢弄吧,凡事不能著急。”

“行,那老段就開始著手準備吧,先把電台加上,波段要能覆蓋整個山東及其周邊地區。我在安排上馬一個收音機廠,這麽落伍的東西還是能搞出來的。”

段學文說:“就算弄了廣播電台,大部分的農村還是沒有辦法收聽,因為廣播匣子需要電,不可能像收音機一樣用兩節電池就解決了。”

齊訊無語了,他隻負責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就不是他能負責的了。

劉天淩撓撓頭:“汽油小型發電機倒是不錯,但是太浪費資源了,每個沒通電的村子配備一個汽油發電機也配不起啊。”

“那,這個辦法也行不通了?”齊訊失望的說。

“汽油發電機不行咱們可以用風力發電機啊,一個村配備一個兩千瓦的風力發電機足夠了不僅僅能保證廣播的用電,甚至可以架設上路燈呢。”劉天淩想出了好辦法。

段學文說:“那就試試吧,我先安排人開始組建一個廣播電台,收音機、廣播匣子、風力發電機,你來安排生產。至於老齊你就開始安排一些老師在電台講課,電台裏講一些基礎知識,不要複雜的,除了生活知識還要講道德禮儀。”

“好,那就開始準備吧。”

劉天淩也高興,果然是一人一個辦法,齊訊連通過收音機進行遠程教育這種辦法都想的出來,真懷疑他是不是也是穿越來的。

隨著改編的臨近,部隊的調動越來越頻繁了,新兵練成老兵,老兵練成軍官。海軍、空軍也都搭建起了架子,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的發展。

接下來的幾天,劉天淩往返於各個工廠之間,參考重工業發展的各種成績。車輛起重機已經定型了三款,分別是一噸的、三噸和五噸的起重汽車,雖然重量低了點,但是已經有了發展。另外十五馬力的拖拉機研發出來了,雖然十五馬力和十二馬力隻差了三個馬力,但是差別很大,在拖拉重物,農田犁地上都能顯示出來。至於更大馬力的柴油機都是低速的,二百三百馬力的已經可以製造,這類隻能供船舶用,不能用來造汽車。

魯南的藥廠也開了十多家,當然,大部分都是加工中成藥的,如什麽什麽膏,什麽什麽丸的。大多是些民族企業家,采用了電力作為動力加工的產量還是比較不錯的,而且質量管理非常嚴格,對於藥品從來都是從嚴管理的。

最撈錢的一個項目莫過於劉天淩使用紅警係統生成的士兵使用的抗生素類藥物,這類藥品出口到美國英國法國獲取的都是暴利,但是這種暴利能持續多久是不好說的,別看他們口口聲聲要保護專利,一旦他們認為這種藥品的利潤太高就可能會仿製了,所以新的一年劉天淩和馮朝會經過商議決定在維護開發境外市場的同時加大對本土市場的培育和開發。

至於段學文對於工業過問不多,他隻負責一些民族資本開廠的審批等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始終放在了農業上麵。

在棗莊鎮,有個很不起眼的小地方,門口掛了一個牌子,南瓜推廣研究中心。今天是格外的熱鬧,一大早的把裏裏外外的都打掃的幹幹淨淨的,站長馬大瓜站在門口,多少的有些緊張。四個助手都在忙忙碌碌的。

一個助手說:“可以了,該打掃的地方都打掃了。”

馬大瓜看了說:“好,大家看看要準備的材料怎麽樣了,段總長不喜歡搞什麽迎接那一套,但是很務實,工作做不好可是不行的。”

“放心吧,馬站長不要那麽緊張,咱們南瓜子都收了五百斤了,明年能推廣很多,還能開始在實驗田培育自己的南瓜種呢。”助手說。

馬大瓜一笑:“還說我緊張,看看你自己不還是一樣。”

早上剛剛過九點,門口響起了越野車的聲音,馬站長趕緊的帶人出去,就見段段總長和幾個助手已經進了院子,身後還有幾個人抬著幾個大箱子。

段學文說:“老馬,眼看就要過年了,過來的時候順便給你們帶來點海貨,一百斤鮁魚,你們自己分分。”

馬大瓜打好的草稿根本沒用上,沒想到這段總長過來就像是走親戚一樣。

“那啥,段總長,進屋說話,外麵冷。”馬大瓜丟棄了草稿,按照自己接待普通的方法接待段學文。

南瓜研究站的辦公室還算可以,裏麵燒著土炕,暖呼呼的,窗戶上用著玻璃光線明亮。

“老馬,有幾個月沒過來了,怎麽樣,最近工作有什麽進展嗎?”段學文問。

“進展順利,在秋季裏,我們收購了長條南瓜種300斤。這種長條南瓜個大,平均一個在十斤上下,肥水條件好的南瓜每棵可以結果四到七個,一般一棵可以結果三個,最差也可以結果一個,長條南瓜最適合爬牆,在房前屋後等等不用太大的地方就可以栽種。還有就是這種南瓜嫩瓜口感好,可以做菜,做包子,非常棒。”馬站長開始介紹。

“這長條南瓜當糧食吃,或者做養牲口的飼料怎麽樣。”段學文問。

“人吃不錯,不過做飼料有更好的南瓜,就是另外一種磨盤南瓜。”說著馬站長從旁邊屋子裏搬過來一個大南瓜,紅紅的皮,圓圓的磨盤一樣。

眾人紛紛說:“這麽大個南瓜,恐怕有四十多斤吧。”

馬站長說:“不錯,標準的四十五斤,這瓜皮厚,澱粉含量高,口感一般。但是給豬做飼料很不錯,能節省很多糧食。”

“有做實驗嗎,喂多大的量最合適,有沒有副作用。”段學文問。

馬站長說:“這個我們村裏都是用這個養的,原來我家就是靠種南瓜養豬的,後來有了點錢我讀書上學的。這個瓜沒有任何的副作用,除非生長南瓜的地方有毒。一般占總飼料的三分之一就行了,磨盤南瓜最大的優點就是皮厚,耐放,普通的房間能放到明年開春。當然了普通的南瓜隻有十斤左右,這個大瓜是在精心管理的條件下長成的。”

小農經濟就是這樣,農村的院子比較大,房前屋後的空地多。養些雞鴨下蛋,養些豬,賣肉。一般從春天開始的小豬,春季吃嫩草米糠之類的,到了夏季就是草、南瓜、少量的米糠麩皮,秋季就是南瓜還有各類糧食的副產品,等過年的時候這一頭豬也能長個二百斤。比起喂飼料的豬來說它生長的太慢了,但是豬肉味道鮮美,天然健康無激素,是非常好的天然綠色食品。

“種子收集的不錯,一開春就推廣宣傳。南瓜將會成為農家必備的農作物,走,馬站長帶我們去村裏看看,看看農戶家用南瓜養豬的效果。”段學文說。

馬站長站在那裏不動了。

馬站長說:“那個,啥,段總長,還是算了吧。我回頭給做一個詳細的養殖試驗,試驗一下吃南瓜的豬生長性能怎麽樣。”

“讓你帶我去看看,吞吞吐吐的,難不成有什麽事情瞞著我不成。”段學文問。

“不,不不,我們棗莊鎮不僅僅煤炭出名,更出名就是南瓜,這點我以人格保證。主要是啊,農村的豬圈衛生條件都不好,有味道。”馬站長不好意思的說。

“噢,嗬嗬,原來是因為這個啊,那你不了解我,我經常出入各種養殖場,農業是國家的根本,農業不穩百姓就要餓肚子。光有糧食吃還不夠,還要稍微的有點肉食,不然老百姓身體太弱怎麽行呢。”

馬站長搓搓手,“走,我帶你去吧,我們村有個七十多歲的馬大娘,她養豬很厲害,咱們去她家看看吧。”

說走就走,馬站長帶路,通過寬敞的大街,慢慢的來到曲折的小街道,再往裏走連小街道都沒有了,隻有一條很狹窄的土路,沿著曲折的土路走了三裏多地,在山腳下有個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村口有一個棵光禿禿的老槐樹,當然,冬天啊,怎麽會長葉子。

十多隻雞在田野裏啄食呢,咕咕的亂叫著。

“那個草房就是馬大娘家,就那個。”站在村口,馬站長指著不遠處的處草房說。

“過去看看吧。”段學文說著和馬站長,另外還有一個保鏢,三人走了過去。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