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至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曆史進程大體可分為:
(1)1848年到1895年。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在倫敦出版。1864年9月,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成立。1871年,巴黎公社起義。1876年7月,第一國際宣布解散。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告成立。1895年,恩格斯逝世。這48年間的時間,是國際共運創立和發展的時期。
(2)1914至1917年。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國際提出了“保衛祖國”的口號,投票讚成軍事預算,並參加了資產階級政府。這標誌著第二國際墮落為社會沙文主義者。隨後,第三國際宣告成立。由於第二國際的背叛,造成了國際共運的第一次大分裂。
(3)1917年到1949年。1917年11月,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1919年3月,第三國際宣告成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年1月,列寧逝世。1935年7月,第三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號召建立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1937年7月,全國抗日戰爭爆發。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1944年6月,第三國際宣布解散。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日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東歐8國相繼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47年9月,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成立。1948年6月,情報局開除南斯拉夫黨,國際共運新的分裂開始。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解放了全中國。這30多年的時間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迅速發展的時期。
(4)1949年到1989年。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5年5月,蘇聯、東歐締結華沙條約,組成軍事同盟。1956年2月,蘇共20大召開,赫魯曉夫在大會上攻擊斯大林,中蘇意見分歧。1956年4月,情報局解散。1956年10月至11月,發生了波匈事件,蘇聯出兵匈牙利。1960年7月,蘇聯轍回在中國的全部專家,撕毀300多項國際經濟技術合同。1960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81國共產黨會議上,中蘇兩黨發生了激烈爭論。中蘇兩大黨分裂公開化,波及世界許多國家共產黨分裂,國際共運形成了第二次大分裂。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中國發生了十年大動亂。1968年8月捷克發生了“布拉格之春”事件,蘇聯出兵鎮壓。1989年5月中蘇高級會談,兩黨、兩國關係恢複正常化。這有40年的時間。在這一時期,國際共運內部經曆了複雜曲折的鬥爭。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就是在這複雜曲折的鬥爭中得到了發展,並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5)1989年5至6月,中國發生了動亂。隨後,黨中央和國務院平息了這場政治風波。1989年9月,由波蘭開始,東歐六國相繼發生了大動蕩,國際共運發生了新的逆轉。目前,國際共運遇到了嚴重的困難,但是爭取新勝利的因素也在發展。在爭取新的鬥爭的勝利中,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將為全世界的共產黨人和無產階級所注視。共產主義的道路盡管是曲折的,但是我們堅信,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第四,中國共產黨不同於東歐黨,也不同於蘇聯黨。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培育了一批堅強的骨幹力量,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有第三代領導核心和健在的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因此,在中國搞“和平演變”是困難的,是難以得逞的。但是,我們還應當看到,中國已經曆了40年的和平建設時間,年輕的一代已經成長起來,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在他們中間,特別是在知識青年中間還有比較廣泛的影響。國際壟斷資產階級把實現“和平演變”的企圖寄托在我們的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一直在在同我們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因此,不能完全否定中國存在“和平演變”的可能性,如果我們對此失去警惕,就要犯曆史的錯誤。所以說,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反對國際壟斷資產階級的“和平演變”和反對國內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是我們長期的艱巨任務。
為了保證國家長治久安、永不變色,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教育年輕的一代;特別是知識青年,促使他們健康成長,是我們黨的曆史責任。毛澤東同誌指出:“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用馬克思主義教育年輕一代的根本點,是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防止和克服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我們必須承擔這一曆史重任,切實抓好這項工作。讓我們億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界人士一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領導下,沉著冷靜地麵對東歐六國劇變,旗幟鮮明,同心同德,眾誌成城,更加堅定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永不動搖。
關於黨的建設的幾個問題這是章澤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69周年發表的講話。
(1990年6月)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69周年紀念日。我們黨是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成長壯大起來的。現在全國穩定,我們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正在勝利前進。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們黨的建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因此,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非常重視黨的建設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作出了許多重要論述,明確了加強黨的建設的指導思想。
一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
加強黨的建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一定要堅持把黨建設成為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就是說,我們黨不僅是工人階級的階級組織,而且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部隊。黨的這一性質,曆來的黨章都規定得很清楚,很明確。黨內的曆次路線鬥爭,無論是“左”,還是右的錯誤,都沒有牽涉到這個問題。這一點不同於歐洲,我們黨是在第三國際的指導和影響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沒有第二國際的影響。那麽,現在為什麽又提出這個原則問題呢?前一時期,國內一些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竭力鼓吹“精英治國”,反對依靠工人階級,企圖否定黨的階級基礎和性質,最終否定黨的領導地位。去年末東歐發生劇變,不承認無產階級政黨性質,鼓吹什麽“全民的黨”、“民族的黨”,等等,導致共產黨在國內失去領導地位。東歐的錯誤思潮不能不波及到國內。在這種形勢下,重溫列寧關於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的建黨學說,對於當前加強黨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曆史證明,工人階級要解放,必須有共產黨的領導;工人階級解放以後,要鞏固自己取得的勝利,建設社會主義,也必須有共產黨的領導。失去了黨的領導,工人階級就失去了社會主人的地位,退回到被壓迫被奴役的悲慘境地,而要加強黨的領導,首先必須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同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劃清界限。我們一定要按照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建黨原則,把黨建設成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密切聯係群眾,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建設成為有嚴格紀律,團結一致的黨。建設成為更成熟,更堅強,更富有戰鬥力的工人階級先鋒隊。
二堅持幹部的“四化”標準
我們黨製定的幹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標準,是黨的德才兼備的幹部政策在新形勢下的具體體現,幹部“四化”是相互聯係的整體,不能割裂開來,隨意取舍。幹部“四化”,首先是革命化。前幾年,在幹部任用上片麵強調文憑、強調年齡,這是工作上的偏差。我們黨是執政黨,很多黨員都是大大小小的幹部,手中掌握一定的權力。他們的言行往往直接關係人民的切身利害,也直接影響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所以,為著人民的利益,為著黨的崇高威望,我們在選拔幹部時,首先要看幹部的思想是否革命化。革命化,最主要的就是忠於馬克思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年輕、有知識、懂專業,這都是幹部的必要條件,但如果思想不革命化,就不可能為人民服務。有才無德的人,隻會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幹壞事。在幹部問題上,對那些伸手要官的要嚴厲批評,不能遷就;對“人情官”、“裙帶官”要嚴肅處理,堅決杜絕。黨中央強調各級領導核心一定要掌握在忠於馬克思主義的人的手裏,掌握在思想革命化的人的手裏,必須是一個革命化的領導班子,這是完全正確的,非常重要的。革命化的幹部隊伍,是產生革命化領導班子的基礎。有了革命化的幹部隊伍,就比較容易產生“四化”的領導班子。
怎樣來衡量革命化?過去我們鬧革命,奪取政權,是人民要求解放;現在我們掌握政權,搞建設,是為人民謀福利,所以,一個幹部掌握了一定的權力之後,必須以權為公,一切為群眾著想,做人民的公仆,而不能把手中的權利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想的盡是“五子(妻子、兒子、房子、車子、票子)登科”,當官做老爺。資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講“天下為公”,我們共產黨人更應當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自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每個共產黨員行為的最高準則。為人民服務是同黨的生命共存亡的,隻要黨存在,這一條就不能變;變了,就會脫離群眾,就會變質。這些年來,一些黨員幹部同人民群眾相聯係的觀念淡漠了,官僚主義、個人主義等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不斷滋長,引起了群眾的不滿和憂慮,懷疑我們這個黨是不是還代表著群眾的利益?群眾是從自己身邊的黨員幹部的言談舉止來看黨的形象的。我們講黨的絕大多數幹部是好的,可是群眾看到身邊的一些黨員並非如此,就難以信服。所以,作為黨和國家的幹部,是以權為公,還是以權謀私,是一個根本的立場問題、世界觀問題,黨性問題,是衡量幹部是否革命化的基本標準。一個以權謀私的幹部,絕不是思想革命化的幹部。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力,敲詐勒索、索賄受賄、貪汙盜竊、私分公款公物以及違法違紀建私房等,那就是違法亂紀分子,應當受到處分,或者從幹部隊伍中請理出去。否則,這些壞東西就會腐蝕幹部隊伍,損害黨的形象,造成黨脫離群眾的嚴重惡果。我們黨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忠於馬克思主義,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正確地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社會主義方向和共產主義信念;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把握形勢,駕馭矛盾,站穩立場,臨危不懼,勇往直前,把革命進行到底。
三堅持民主集中製
民主集中製,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必不可少的製度保證。早在1962年,鄧小平同誌就針對黨執政後麵臨的新考驗,尖銳地指出:“民主集中製執行得不好,黨是可以變質的,國家也是可以變質的,社會主義也是可以變質的,幹部可以變質,個人也可以變質。”我們應當從這樣的高度來增強貫徹執行民主集中製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各級黨委以至每個黨員都必須堅持民主集中製的原則,做到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少數服從多數,全黨服從中央。目前,不少黨的組織民主集中製不健全。有的民主不夠,在決定重大問題時,不認真調查研究,不廣泛聽取各方麵意見,因而作出的決定不能真正反映群眾的意誌。陳雲同誌講:“難者在弄清情況,不在決定政策。因此,要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展開討論,吸收正確的,駁倒錯誤的,使自己的意見更加完整。駁倒錯誤意見的過程,也是使自己的意見更加完整的過程。”民主是集中的基礎,如果沒有高度的民主作基礎,集中也是假的。有的又集中不夠,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在黨委決定之後,仍然各行其是,似乎可以不受決定約束。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削弱了黨的戰鬥力,嚴重的則使黨陷於渙散狀態,喪失黨的堅強領導。每個黨員都必須遵守民主集中製的原則,這是一條紀律。
黨委的領導必須實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原則。我們有些黨委會議常常是委員講講,書記總結拍板定案。在戰爭年代,形成黨委“一把手”拍板定案一套做法是有道理的。現在和平建設時期,這種做法就暴露出缺陷。“一把手”開明,就善於集中大家意見;“一把手”專斷,就全個人說了算,導致損害黨內民主。“一把手”在黨內也隻是一票,也要服從多數人作出的決定。去年動亂期間,趙紫陽同誌不執行中央常委多數人的決定,拒不出席會議,公開同黨鬧分裂。正是由於他妄圖把總書記個人淩駕於集體組織之上,給解決動亂帶來了很大困難。痛定思痛,必須健全黨委的集體領導製度。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係的決定》中特別強調:“重大問題的提出,要進行表決。個人有不同意見,允許保留,但必須服從和執行集體的決定。”這個規定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馬克思指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我們要牢記這一體現民主集中製精髓的至理名言。黨委成員有參與決策、發表主張、保留意見的權利,同時又承擔著執行集體決策、維護集體權威、遵守組織紀律的義務。隻有這樣,才能切實做到有議有決,令行禁止,維護黨委的集體領導和集體權威。黨委內部如果忽視民主,搞“一言堂”、“家長製”,勢必造成黨的生活不正常,妨害黨的團結。同樣,如果忽視集中,也會導致極端民主化或無政府狀態,我們就什各事也幹不成。黨內絕不允許存在反對黨的路線,組織反對派,進行分裂黨的活動。堅持民主集中製,關係非常重大,隻有真正密切黨同群眾的聯係,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精神,調動全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使黨立於不敗之地。
四堅持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
強調從思想上建黨,是毛澤東同誌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個創造性發展。加強黨的建設,首先要切實加強思想建設,這是團結全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鬥爭的中心環節。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一個直接而現實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相當一部分黨員思想入黨問題。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延安整風距今將近50年了,我們的黨已經發展到有4800多萬黨員這樣一個執政大黨。但是也要看到,黨內相當大一部分黨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或“文化大革命”後入黨的,許多同誌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或者完全沒有入黨。這就是說,他們的世界觀還不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他們還不會用或者不善於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在思想上,還有不少主觀主義、個人主義、小團體主義、分散主義等錯誤的東西。這些錯誤的東西有的還很嚴重。對老黨員來說,隨著形勢、任務的變化,也有一個需要不斷提高的問題。
作為工人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全人類精神文明偉大成果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就是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幹部和黨員。這是保證我們國家長治久安、我們黨永不變色的決定性環節,也是黨的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我們要在全黨係統地、深入地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的教育,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進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在進行這“三個基本”的教育時,一定要堅持理論聯係實際,即實事求是的學風,把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增強黨性鍛煉,改造世界觀。
“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我們黨曆來主張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必須改造主觀世界。因而在思想建設中,一直倡導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毛澤東同誌總結了正確處理黨內正確思想與錯誤思想、先進思想與落後思想的方法的經驗,形成了“團結――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的公式,以達到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誌的目的。在開展黨內的思想鬥爭中,我們既要反對“左”的“一棍子打死”的做法,也要反對右的“一團和氣”的庸俗作風。我們應當做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保證黨的思想的純潔性,使黨的肌體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