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趙盾:晉國由盛而衰的守業者

趙盾,春秋時晉國執政,趙衰之子。趙衰當年隨晉文公重耳避居於翟時,與翟女叔隗結婚,生子趙盾,後來君臣返國執政,趙衰接回叔隗,立趙盾為嫡子。當時趙盾年方十七,長得氣宇軒昂、舉動有則,精通詩書和射禦。晉襄公時,趙衰等一批老臣先後離世,逢晉國接班換代之時,趙盾因其賢能之名和趙衰舊部的推薦,逐漸參與政事,不久被晉襄公任為中軍元帥,主持國政,受上卿之爵。同年秋,晉襄公病死,他為托孤大臣之一。經過許多紛爭,趙盾立年幼的世子夷皋為君,是為晉靈公,其後粉碎了五位大臣的弟趙穿用計殺死了晉靈公,趙盾又被迎回晉都絳州,他主持安葬了靈公,迎立晉成公黑臀為君。謹事新君,三年後病卒。

趙盾是晉霸集團第一次接班換代時期的重要人物。晉國的霸業持續了百餘年,經曆了興旺時期、停滯時期和衰弱時期,趙盾是晉國霸業由興旺進入停滯時期的執政人物,在他身上體現著晉霸守業者的鮮明特征。

夏日之日:功過並存

趙盾在襄公之世執掌國事。幾月中他大修政令,國人悅服。

襄公死後,太子夷皋隻有七歲,他對群臣講:“國家多難,秦狄為仇,不可以立幼主。”(第四十七回)準備迎立仕於秦國的晉文公次子雍為君,由於襄公夫人的堅決反對和諸大夫的勸說,他還是立夷皋為君,他起先的考慮完全是出於對圖家利益的維護。晉靈公夷皋年幼為君,不知世情,年長後好為遊戲,廣興土木,荒淫暴虐,他有三個愛好,一個是在所建桃園內的高台上張弓彈擊園外市井之人,常與身邊的人進行彈人比賽,二是豢養名叫靈獒的狼犬,使食中大夫之俸,專門讓它咬噬身邊有過失的人,三是擊殺活人,肢解其體。大臣屢諫不聽,反生疑忌,趙盾曾冒著生命危險前去規勸,表示說:“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故敢直言無隱,使晉國危而複安,臣雖死不恨!(第五十回)靈公嫌趙盾妨礙了他的歡樂,遂派刺客鉏麑深夜去相府刺殺趙盾,鉏麑五更潛入府中,見幾道門均已打開,乘車已駕於門外,堂上燈光正亮。遂躲在暗處觀看,卻見一位官員衣冠整齊地端坐堂上,原來正是相國趙盾,因為早上上朝,起得尚早,乃坐以待旦,鉏麑被趙盾的行為所感動,他退出者,相國謹防之。”(第五十回)言罷觸槐自殺。趙盾聞知此訊,仍然堅持上朝,對家人說:“主公許我早朝,我若不往,是無禮也。死生有命,吾何慮哉?”靈公見趙盾未死,將其誘至宮中。呼靈獒吞噬趙盾,多虧親信保護,方才脫身。靈公死後,趙盾回朝對諸臣講:“先君襄公之歿,吾常倡言欲立長君,眾謀不協,以及今日,此番不可不慎!”(第五十一回)此句由衷之言表達了他對國家事業的高度負責精神。晉成公上台後,他益加敬謹,因為趙穿弑君之事,拒絕了他的升爵之請。

趙盾當政期間執法嚴猛,由此加深了晉臣間的內部矛昏。秦晉令孤(今山西臨猗西)之戰,晉軍取勝,唯晉將蒯得貪功冒進,敗喪戎車五乘,趙盾奪其田祿,使蒯得長期含恨。在襄公之後的立君紛爭中,他誅殺了政見不合的狐鞫居,逼走其兄狐射姑。有箕鄭父等五位大臣對趙盾專朝不服,謀圖作亂奪權,趙盾將五人全部捉拿,準備殺掉,先君襄公的夫人出來勸免說情,他堅持認為:“主少國疑,不大誅戮,何以懲後?”(第四十八回)將五人一並處死。晉國換代之時,朝臣關係極為複雜,趙盾以刀斬亂麻之勢穩定政局,雖有執法過猛之偏,但從國家的整體利益著眼,他的考慮也是不無道理的。

趙盾執政時還為國家吸收和推薦了一批傑出的人才。狐射姑出奔潞國,趙盾派臾駢送其妻子以往,臾駢過去在朝受到過狐射姑的欺辱,家丁勸他乘機殺其妻子,報仇雪恨,臾駢堅決反對乘人之危的行為,保護其妻子家財至潞,趙盾自此看重臾駢的人品,不久任他為上軍之佐。臾駢廣有智謀,曾在秦晉河曲(今山西風陵渡附近)之戰中獻謀擊敗秦師,後又用計招降仕於秦國的士會,為晉國一時的重要謀臣。趙盾知道韓厥賢而有才,乃將其推薦為行軍司馬。有一次大軍出征,行於城外十裏,突然有人乘車直入淚說,他是奉相國之命而來,韓厥表示說:“厥忝為司馬,但知有軍法,不知有相國也。”遂斬使毀車。趙盾聽到此事,使人召來韓厥,諸將都以為趙盾必定要懲罰韓厥,韓厥到來後,趙盾降階而迎道:“吾聞‘事君者,比而不黨’。子能執法如此,不負吾舉矣。勉之!”

事後他對諸將說,“他日執晉政者,必厥也!韓氏其將昌矣。”(第四十八回)韓厥後來在晉景公時的屠岸賈之亂中協助保全了趙氏遺孤趙武,在晉悼公之世靖亂扶危,被任為中軍元帥,成為晉國的重要執政人物。趙盾還提拔郤缺為上軍元帥,加以重用,郤缺薦士會之賢。士會原是晉臣,因為政治糾紛而仕於秦國,趙盾使用苦肉計派人打入秦國,召回了士會,使為晉國六卿之一,常與其同商國事,士會曾與趙盾一起勸諫過晉靈公,景公之世為上軍元帥,率軍攻滅赤狄,後升任中軍元帥,加太傅之職,位為上卿,成為晉國一時的傑出人物。

趙盾謹奉國事,對晉國的功績是不能否認的,但他在執政期間,犯有處政隨意的嚴重失誤。晉襄公死後,他一反眾意,力主迎立公子雍為君,並派大臣先蔑、士會赴秦迎接公子雍回國,但襄公夫人抱著太子夷皋大鬧朝堂,哭號質問趙盾,諸大夫也認為迎雍為失策之舉,趙盾於是改變主張,又立夷皋為君。先蔑、士會認為趙盾背棄前言,失信於秦,投奔了秦國,秦國認為晉國失信,興兵討伐,上軍元帥箕鄭父等人也非常不滿,認為“趙盾廢置自由,目中無人”(第四十七回)。策劃作亂奪權。一時使晉國政局危機,而他所立的靈公也對他很有怨氣,由疏遠發展到謀圖殺害他。另外,趙盾執法過猛,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晉國群臣間的矛盾。出奔在外的狐射姑將趙盾與其父趙衰作了比較,對人講,“趙衰乃冬日之日,趙盾乃夏日之日。冬日賴其溫,夏日畏其烈。”(第四十八回)他的比喻確能反映趙盾的施政特點及其效果。晉國當時的接自己的政治努力。他處政的隨意性反映在執法方麵,除了過猛的一麵外,有時又顯得過於寬厚。屠岸賈縱容靈公荒淫,深得靈公寵幸,趙穿殺了靈公,提出將屠岸賈一並誅戮,趙盾堅予製止,他縱容政敵,後來屠岸賈在景公之世幾乎將趙氏之族全部誅殺。趙盾處政的隨意性引發了不少的矛盾,導致晉國政權後來的多次動蕩。

培植私人勢力,公權私用

趙盾執政時,晉國開始出現了臣強君弱的跡象,當時群臣眾多、關係複雜,對權力的追逐促使這些功臣的後代們互相傾軋、各樹私黨。也許是想彌補由於執法過猛而導致的社會基礎的薄弱,趙盾在從政中不時地采取手段來擴大趙氏之族的勢力,有一段時間,趙盾準備和好秦國以共同對付楚國,但秦晉幾次爭戰,裂隙已深,他的堂弟趙穿獻謀說:“秦有屬國曰崇,附秦最久,誠得偏師以侵崇國,秦必來救,因與講和,如此,則我占上風矣。”趙盾奏過靈公,遂讓趙穿領兵侵崇。趙盾的兒子趙朔反對說:“秦晉之仇深矣,又侵其屬國,秦必益怒,焉肯與我議和?”趙盾以“吾已許之”搪塞趙朔,趙朔將他的看法言於韓厥,韓厥微微冷笑,附耳對趙朔講:“尊公此舉,欲樹穿以固趙宗,非為和秦也。”(第五十回)趙朔聞言嘿然。後來秦國沒有救崇,秦晉也未講和。趙穿自此參與軍事,不久被任為上軍之佐。趙盾晚年迎立成公黑臀為君,成公將國政專任趙盾,又將女兒許配趙朔,對趙氏父子非常信任,趙盾這時對成公講,他有同父異母的三個弟弟趙同、趙括、趙嬰,是父親的正妻所生,年齒已長,他願以爵位讓之。成公答應說:卿之弟,三個弟弟。

在先前秦晉河曲之戰中,趙穿尚未任職,以私屬從軍,他在軍中不服管領,呼號泄密,又私自出兵,違犯軍紀,下軍副將胥甲感趙穿之勇,曾欲出兵相助。在收兵之後,趙盾免趙穿無事,專委罪於胥甲,削其官爵,逐其出國。後來趙穿殺掉靈公,有弑君之罪,趙盾故意派他赴周迎接成公黑臀歸晉,想讓趙穿以迎立之功解免其罪。聯係對趙穿一貫的庇護態度,他采取手段陰樹趙宗的意圖就十分清楚了。

趙盾在樹立私族勢力的同時也施恩於同僚,他在靈公初年,為立君紛爭逼走了狐射姑,當知道其下落後,派人將其妻子送去。

先蔑士會也在當時一度降秦,他同樣派衛士將兩家家眷及財產送往秦國。他念同僚之義,送歸亡臣的妻孥,這方麵頗有點父風,不同於父親的是,他的許多行為多少含有個人意圖,有鞏固趙宗、結納朋黨的目的。比如他曾推薦的韓厥,其父早卒,自幼育於趙盾之家,長為趙氏門客。他用計召回士會,士會剛入晉境,就見一位少年將軍領兵來迎,原來是趙盾安排兒子趙朔前來接應,其用意是要加深士會對趙氏的感激,加深私人感情。

趙盾在從政中對私族利益的計較,是晉國權力下移時期的必然現象,趙盾的行為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時代特點,又促進了私族勢力的發展,對晉國政權後來的分化和演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顧名圖實,智中含詐

趙盾在執政中追求私族的實際利益,但又十分顧忌禮儀規範,他不願放棄利益,又不能拋棄規範。他要同時照顧矛盾著的兒子,也是功臣之後,當時兩家已有不可調和之勢,狐射姑本人也對人講:“狐趙等也,今有趙其無狐耶?”(第四十七回)狐射姑在不久的權力爭鬥中失勢外逃,趙盾對諸臣說:“射姑,吾先人同時出亡者,左右先君,功勞不淺。彼懼罪而亡,何忍使其孤身棲止於異境乎?”(第四十七回)乃派臾駢送歸其妻子,臾駢曾受過狐射姑的欺侮,朝臣皆知他對狐射姑懷有仇恨,趙盾偏偏安排他辦理此事,不能說趙盾沒有借刀殺人之意,他既想除掉狐氏妻小,又要落個施恩同僚的好名聲。趙盾在靈公兩次謀殺未成後逃出絳城,在西郊遇到射獵而回的趙穿,告明了情況,趙穿對他講:“叔父且莫出境,數日之內,穿有信到,再決行止。”趙盾已猜到了趙穿的打算,表示說:“既然如此,吾權住首陽山,專待好音,汝凡事謹慎。”(第五十一回)趙穿殺掉靈公後迎回趙盾,一時百官並集,趙盾伏靈公之屍,大哭不止,哀號之聲遠聞。本來是他縱容趙穿殺掉靈公,但他怕落弑君之名,卻裝出十分哀痛的樣子,當時聽到趙盾哭聲的人都私下議論說:“相國忠愛如此,晉侯自取其禍,非相國之過也。”(第五十一回)這樣,趙盾既達到了殺君之實,又避免了弑君之名。

春秋中期,傳統的禮儀觀念還普遍存在於社會,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在這種背景下,趙盾自然十分顧忌禮儀名分的要求,這既決定於他既成的思想觀念,又是他加厚自己政治基礎的執政手段。對名分的顧忌使他在政治行為中有時謹小慎微。靈公被殺後,他非常擔心,有一天專門去史館向太史董狐索簡觀看,隻見上麵寫著:“秋七月乙醜,趙盾弑其君夷皋於桃園。”趙盾大驚,他極力分辯,說自己當時已出絳城,不知其事。董狐堅持說:“子為相國,出亡未嚐越境,返國又不討賊,謂此事非子主張,誰其信之?”並且表示:“吾頭可斷,此簡不可改也!”趙盾長歎道:恨吾加以拒絕,致使趙穿怨憤生疽而死,趙穿的兒子求嗣父職,趙盾亦予拒絕。然而,趙盾是一個政治人物。他不會始終拘泥於禮儀的羈絆而放棄自己的利益,他在朝中樹私族、謀政敵、殺靈公,都是政治利益驅動下對禮儀的實際破壞。襄公臨終前將太子夷皋托付於他,君主死後第二天,他就提出另扶新君,對君命的違背更是對傳統禮儀的侵犯。趙盾是一個性格矛盾的人物,他追求政治利益又常常隱蔽其事,謹小慎微;他遵從禮儀規範又常常暗中破壞,陰陽相違。曆史發展到了一層新興勢力開始崛起的時代,這一勢力的發展與傳統的禮儀製度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時代麵臨著名與實的大分裂。趙盾性格的矛盾反映了他對這種分裂局麵的無能為力,他由此產生的欺詐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現了他對這種分裂局麵的應付藝術。

在與傳統觀念不發生矛盾的政治追求中,趙盾的行為同樣包含了對政敵的欺詐之智。狐鞠居在立君紛爭中曾經密謀殺害了太傅陽處父,陽處父原是趙衰的部下,是趙盾執政時的保舉人,其從人將狐鞫居主謀之情告訴了趙盾,趙盾叱道:“陽太傅為盜所害,安敢誣人?”(第四十七回)令人收殮其屍。月餘後,群臣行奉主入廟之禮,趙盾當眾宣布狐鞫居之罪,將其執拿斬首。他當初斥叱報訊之人,佯裝不信,實是穩定政敵之心,以便待機捉拿的一種策略手段。上軍元帥箕鄭父及先都、蒯得等五人謀圖作亂,奪取趙盾之權,他們首先刺殺了趙盾的黨續先克,趙盾聞訊派兵包圍捉拿了先都,蒯得慌忙聯絡箕鄭父,準備領兵造反,情況非常緊急。趙盾派人去見箕鄭父,向他告知先都反亂之謀,請其入朝商議,箕鄭父想:“趙盾見召,殆不疑我也。”(第四十八回)遂輕身而往。原來趙盾考慮到箕鄭父為上軍元帥,兵權在手,恐怕他鼓眾同亂,不可收拾,乃假意召之,箕鄭父不知其詐,坦然入朝,被趙盾趙盾為了從秦國招回士會,使用了一次苦肉計。他在朝中申言,為了防止秦國騷擾邊界,要各邑宰組織團練,輪流守戍黃河岸口,並提出讓壽餘先從魏邑開始,壽餘不願守邊,回家後大罵趙盾,並收拾家資車馬,準備與家人一起逃奔秦國。這晚他索酒痛飲,又嫌酒具不幹淨,將送酒的膳夫鞭打百餘,揚言要將他殺掉。

膳夫逃奔趙府,向趙盾告發了壽餘準備逃秦之事,趙盾急使韓厥帶兵捕之,韓厥未抓獲壽餘,擒得其妻子,下於獄中,壽餘連夜逃至秦國。原來這一切都出於趙盾的事先安排,壽餘在朝中反對守邊,向外界造成了與趙盾發生矛盾的錯覺,壽餘鞭打膳夫,又不加關禁,使他泄告逃秦之訊,為趙盾派兵捕捉作了鋪墊,韓厥率兵捉拿,擒其妻子,為壽餘降秦製造了有力的借口,以便使秦國相信壽餘,而擒其妻子,既防止了秦國因壽餘未帶家小而可能產生的懷疑,又使壽餘在秦國辦事成功後能無所牽掛地返回故國,也許還含有防止壽餘真降秦國的意圖。壽餘去秦數月,暗中說服了士會,兩人最後一同回到晉國。這一安排策略深邃,計中有計,體現了高度的詐敵之智。

趙盾是一個複雜的政治人物,他是晉霸集團的第二代主要執政者,又是趙氏私族利益的倡導人。在他身上,既有傳統觀念影響的深重痕跡,又有新興勢力政治追求的鮮明烙印。東周初年的鄭莊公當時以周朝卿士的身份帶頭破壞周室利益,積極致力於諸侯國的發展,時至春秋中期,趙盾以晉國相國的身份,又暗中扶植私族的勢力,兩個現象反映了春秋亂世權力下移的兩個台階,所不同的是趙盾還沒有形成對公室利益的公開破壞。趙盾身上所具有的一係列矛盾現象是時代特點的反映,這一特點的長期發展後來導致公室的分裂和私族的興起,導致三家分晉和戰國之世的來臨。
更多

編輯推薦

1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2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3正說明朝十八臣
4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