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蹇叔:遊走於入世與出世之間的大器晚成者

蹇叔,春秋時期一個很有智謀的人物,因不願求仕,居於鄉間。他在齊國偶然結識了求仕失敗而流浪乞討的百裏奚,識其大才,因而留百裏奚在家,結為兄弟,蹇叔年長百裏奚一歲,百裏奚於秦穆公後,竭力向穆公推薦蹇叔之賢,穆公派人持厚禮往宋聘請,蹇叔推辭不過,遂與兒子白乙丙一同至秦,蹇叔被任為右庶長,爵上卿,與百裏奚並稱“二相”,主持國政,幫助秦穆公成就了霸業。穆公後來不聽勸諫,堅持越晉襲鄭,蹇叔在大軍出發後謝病不朝,退出國政,不久自稱病重,複回鄉下隱居。

蹇叔是秦穆公的主要謀臣,他謀籌深遠、智慧超人,是管仲之後春秋時代數得上的戰略家、政治家。秦國的創霸過程就是他的戰略思想和豐富智慧得到顯露和證實的過程。

係統完整的戰略方針

蹇叔初見秦穆公時,就比較係統地提出了秦國創霸的戰略方針,這些戰略方針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麵:第一,他從對秦國特殊的地理狀況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威德並施,以德為本的戰略思想。他對秦穆公分析說:秦僻在西土,鄰於戎狄,地險而兵強,進足以戰,退足以守。所以不列於中華(古時指黃河中下遊的華夏族、漢族諸國為中華,與今“中華”含義不同)者,威德不及故也。非威何畏,非德何懷,不畏不懷,何以成霸?(第二十六回)穆公進一步問道:“威與德二者孰先?”蹇叔回答說:“德為本,威濟之。德而不威,其國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內潰。”和百裏奚一樣,蹇叔對創霸戰略的分析也著眼於地理狀況,二人的結論基本相同,但蹇叔的分析更為明確和深刻,他既看到了威和德的不同作用及二者的不可或缺,又強調了德的重點地位,他的思路是要把秦國建成既使人們畏懼、又使人們向往的霸主之國。

禮教,等威不辨,貴賤不明,臣請為君先教化而後刑罰。教化既行,民知尊敬其上,然後恩施而知感,刑用而知懼,上下之間,如手足頭目之相為,管夷吾節製之師,所以號令天下而無敵也。蹇叔從秦國的具體狀況出發,把治理內政的重點放在對國民的教化布德方麵,他要用中原的禮儀文明係統教育秦國之民,從改變民俗人手,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以期使國民服從節製、令行禁止,達到上下間高度的靈活與統一。

第三,闡述了政治活動中應特別遵循的三條原則,為秦穆公提出了創霸活動的行為準則。蹇叔懇切地告訴穆公說:“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貪,毋忿,毋急。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夫審大小而圖之,烏用貪?衡彼己而施之,烏用忿?酌緩急而布之,烏用急?君能戒此三者,於霸也近矣。”蹇叔主張在創霸活動中分清輕重緩急,反對在政治行為中追求極端,力求穩妥紮實地發展,體現了古人穩中求進、後發製人的思維特點。三條原則也許是這位老人長期觀察和研究政治活動的經驗總結,對秦穆公的創霸活動起了積極作用,秦穆公在謀求東向發展時長期慎重從事,正是在這些原則指導下的必然行為,而在他後期急忿貪功,派兵伐鄭時,因為違背了這些原則,因而有崤山之敗。

第四,為秦國設定了創霸的具體步驟。蹇叔辯證地看待秦國的地理狀況,認為“秦立國西戎,此禍福之本也。”認為從秦國具體的地理狀況,既可以引申出好的一麵,也可以引申出不好的一麵。

他向穆公闡述說:“今齊侯已耄,霸業將衰。君誠善撫雍渭之眾,以號召諸戎,而征其不服者。諸戎既服,然後斂兵以俟中原之變,拾齊之遺,而布其德義,君雖不欲霸,不可得而辭也。”蹇叔看到了當時齊桓公霸業將衰的前景,他希望秦穆公首先整頓內政,然後征服西戎,最後等待機會,向中原滲透。他認為隻要德威並施,紮發展戰略,秦穆公的創霸基本上是按這三個步驟進行的,隻是崤山之戰使第三步在實施中受到了挫折。

蹇叔關於秦國創霸的比較係統的思想,極大地開闊了秦穆公的政治視野,引導秦國走上了積極穩妥的創霸之路。

料事如神

蹇叔是一位隱居山鄉的大智之人,他偶然結識百裏奚,不得已參與了二十餘年的政治生活。無論在其私人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他都顯示了自己過人的料事之神。

蹇叔與百裏奚結為兄弟後,留百裏奚在村中養牛,其時齊國的無知殺掉齊襄公,新立為君,懸榜招賢,百裏奚準備前去應招,蹇叔勸阻說:“先君有子在外,無知非分竊立,終必無成。”(第二十五回)百裏奚於是未去。無知上台一月有餘,被大臣所殺,百裏奚幸免於禍。後來周室子頹欲用百裏奚為家臣,蹇叔去周看望百裏奚時一同見到了子頹,事後他對百裏奚講:“頹誌大而才疏,其所交皆讒諂之人,必有覬覦非望之事,吾立見其敗也。不如去之。”

百裏奚遂辭卻子頹。不久子頹作亂篡位,被周惠王聯合鄭國擊敗俘獲,其身邊之臣俱被斬殺,百裏奚又一次幸免於禍。蹇叔和百裏奚離周赴虞,虞臣宮之奇將百裏奚薦於虞公,虞公拜百裏奚為中大夫,蹇叔勸阻百裏奚說:“吾觀虞君見小而自用,亦非可大有為之主。”他勸百裏奚辭之勿仕,百裏奚解釋說:“弟久貧困,譬之魚在陸地,急欲得勺水自濡矣!”蹇叔見百裏奚主意已定,遂回宋國隱居。不久,虞公貪於晉賄,給晉軍借道伐虢,被晉一並滅掉,百裏奚隨虞公被晉所俘。蹇叔對無知、子頹和虞公三料三中,百確的評價。

秦穆公後來決定派兵襲鄭時,蹇叔勸諫說:“秦去鄭千裏之遙,非能得其地也。夫千裏勞師,跋涉日久,豈能掩人耳目?若彼聞吾謀,而為之備,勞而無功,中途必有變。”不料穆公一意孤行。

出師之日,蹇叔哭送兒子白乙丙說:“哀哉!痛哉!吾見爾之出,而不見爾之入也!”他向兒子密授一書簡,白乙丙中途打開觀看,上麵寫著:“此行鄭不足慮,可慮者晉也。崤山地險,爾宜謹慎,我當收爾骸骨於此!”(第四十四回)他提醒秦軍要在崤山預防晉軍的埋伏。秦軍出師後,他告病退政,私下對百裏奚交代說:“秦兵此去必敗。賢弟可密告公孫枝,備舟楫於河下,萬一得脫,接應西還。”後來孟明等三帥襲鄭無功,順路滅掉滑國(今河南偃師西南),回師時全軍被晉圍困於崤山,孟明眼看不能得脫,對白乙丙說:“汝父真神算也!今日困於絕地,我死必矣!”(第四十五回)三帥最後束手被縛。後來三帥被晉襄公釋放,生怕晉君反悔追來,倉皇西逃,到了河邊,被公孫枝安排的船隻接應而去,及至晉國追兵到時,船已離岸而去,三帥終於僥幸生還。在秦國的這次軍事行動中,蹇叔曾料定襲鄭無功,料定秦軍必在崤山敗於晉軍,又料定秦人僥幸可以渡河西還,托付派船接應,事件的發展無出所料,足顯蹇叔對事態的預察能力。

順便應提到,蹇叔也是一個深受傳統觀念影響、非常守禮重義的人物。晉國降臣丕豹曾勸秦穆公乘晉惠公大誅群臣、人心不定時大舉伐晉,蹇叔首先反對說:“以丕豹之言而伐晉,是助臣而伐君,於義不可。”(第二十九回)他在這事上考慮的是要符合禮義的要求。他曾支持給晉國以人道主義的救災援助,也曾力勸穆公勤王。他先前幾次勸阻百裏奚出仕,其考慮是:“丈夫不可輕失身於人。仕而棄之,則不忠;與同患難,則不智。(第二十五回)他希自分內事也。”(第四十四回)他自知去後性命難保,卻要兒子隨軍前往,以盡其忠。蹇叔思想中有著濃厚的傳統禮儀觀念,他的所謂對民教化,實際上就是要用這些禮儀觀念教育秦民。和百裏奚一樣,他的這些思想和行為也對秦穆公的政治活動發生了一定的影響。

蹇叔智略兼人,大器晚顯。他為秦穆公製定了威德並施的創霸戰略,提出了實施戰略的具體方針,確定了秦國創霸的戰略步驟,他還闡述了政治活動的三條原則,這一切成為當時秦國創霸的指導思想。他憑自己超人的預察力為秦國保護了軍事人才,秦國的霸業中有他不可磨滅的功績。
更多

編輯推薦

1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2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3正說明朝十八臣
4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