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有人前進,也有人落荒

  中國共產黨誕生了,發展了,壯大了。

  那曾經圍坐在李公館大餐桌四周的十五位代表,後來又走過了怎樣的人生道路?

  1930年3月,上海《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曾刊載魯迅的一篇雜文《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

  文章一開頭,魯迅便寫道:

  倘說,凡大隊的革命軍,必須一切戰士的意識,都十分正確,分明,這才是真的革命軍,否則不值一哂。這言論,初看固然是很正當,徹底似的,然而這是不可能的難題,是空洞的高談……

  在論述這一命題時,魯迅說了一段頗為深刻的話:

  因為終極目的的不同,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隻要無礙於進行,則愈到後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

  用魯迅的這段話來形容那張大餐桌周圍的十五位代表後來行進的軌跡,是最恰當不過的。

  這十五個人當初從天南地北走向李公館的大餐桌,確是出於對馬克思學說、對共產主義的信仰,為著建立中國共產黨,走在一起的。不論他們後來怎麽樣,應當說,當他們走進李公館的時候,當他們參加建立在當時“非法的”秘密組織——中國共產黨的時候,是冒著密探追捕的危險,是追求並投身於共產主義事業的。

  然而,在離開那張大餐桌之後的道路是漫長的。在行進中,有人繼續奮進,“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

  人是變化著的。退伍、落荒、頹唐、叛變是後來出現的。大可不必因後來如此,去否定這些人當年曾經有過的貢獻(雖然貢獻有大有小);也不必因後來如此,而大為迷惑:這些人怎麽也是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

  當然,最為可貴的是一直向前、向前、向前的。有人在前進途中,拋頭顱,灑熱血,為著“共產主義真理”;也有人成為中國共產黨領袖,領導著中國共產黨一步步從勝利走向勝利——雖然在晚年陷入了嚴重失誤之中,但通觀他的一生,畢竟功績超過過失。

  誰都希望直路通天。然而,曆史的道路總是曲曲彎彎,九曲十八彎。曲管曲,彎管彎,一江春水依然向東流。江水,在曲曲彎彎中向東流。這便是曆史:一方麵,曆史的發展趨勢無可阻擋;另一方麵,又無可避免“左”拐右彎。

  中國共產黨從最初的五十多個黨員,發展成今日世界第一大黨(不光是共產黨中的第一大黨,也是任何政黨中的第一大黨)——到2002年底,中共黨員總數已達六千七百多萬。這一發展過程,不過八十多年。這種從小到大的發展總趨勢,無可阻擋。

  然而,縱觀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的曆史,時而“左”,時而右,又構成了錯綜複雜的黨內鬥爭。

  有鋼必有渣。煉鋼與除渣是同時進行的。前進者與退伍者、落荒者、頹唐者以至叛變者並存。

  追溯那十五位代表在離開李公館大餐桌之後的足跡,會給人以一種特殊的啟示:自始至終在共產主義之路上前進,並不那麽容易。

  下麵以離世時間為序,勾畫那十五位代表的後來的人生之旅——也兼及十五位代表之外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先行者陳獨秀、李大釗、楊明齋、張太雷、陳望道以及對創建中國共產黨貢獻甚大的維經斯基。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