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人性格的標準解讀
從本質上說,內向性格隻是一種個性特征。它與害羞和具有孤僻的人格特征不同,與心理疾病就更是無關了。性格內向的人最顯著的特征是他們精力的來源是自己的內在世界,他們更傾向於從自身的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他們善於保存精力,但又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並體驗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覺。這種感覺有點像熱鍋上的螞蟻般坐立不安,或是像木頭般遲鈍麻木。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都需要限製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被弄得精疲力竭。然而,性格內向的人需要對他們獨處的時間以及在外界活動的時間加以平衡,否則他們會失去很多的機會和人際關係。精力平穩的性格內向的人具有獨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毅力。
性格內向的人就像是充電電池。他們需要停止花費精力,並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對性格內向的人隻需要提供刺激較小的環境,因為他們善於儲存精力,這是他們天生就具有的功能。
性格內向的人,他們與我們對性格內向的人的刻板印象不同,他們並不一定就是安靜或孤僻的,隻是他們的注意力在自己的頭腦內部。他們需要一個安靜的,適於思考的地方,在那裏全麵地思考問題,並使自己恢複充沛的精力。對性格內向的人來說,恢複精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如今生活節奏逐漸變快的社會裏。對性格內向的人來說,需要用比性格外向的人更多的時間來恢複精力,而精力的消耗卻又比外向的人更快。內向的人喜歡計算某件事情將消耗多少精力,並相應地加以計劃。
性格內向的人有很高的內心活動水平,從外部世界進入其大腦的任何事物都會使他們的緊張水平迅速變高。這有點像搔癢,一開始的感覺是美妙並有趣的,但很快就變成了令人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覺。
對於內向的人來說,可能僅僅是處於人群中就會讓他們感覺刺激太多,因此在人群中,或是在任何喧鬧的、具有攻擊性的環境中,他們的精力很快就會被耗盡。他們可能很喜歡與人交流,但是無論是與什麽人交談之後,他們通常都會感覺需要離開、休息一會兒、呼吸一點新鮮空氣。當感覺刺激太多的時候,性格內向的人的大腦會暫時地關閉,也就是說,他們的大腦會提醒:請不要再輸入更多的信息。
內向人性格的另類解讀
由於文化習慣的原因,大部分人把性格外向的人想象為樂觀、開朗、熱情、自信、進取,把性格內向的人聯想為保守、壓抑、退縮、不安、膽怯、不合群。大部分的人都會說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內向的人受歡迎。當然,性格內向的人很自我、內省、另類,不按常規出牌,自然難得大眾的喜歡。性格外向的人不堅持己見,從眾,喜歡分享,依賴規則,服從環境,追求社會認同,自然容易成為文化價值導向下的受人喜愛一族。
許多人認為,性格外向的人善於交際,而性格內向的人則訥口拙言,不善交際,甚至把內向性格視為不良性格,視為不善交際的同義詞。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都認為性格內向的人因為不善於表達自己,往往處於交往中的劣勢。其實,性格內向的人要想成功地交際,首先就應該改變錯誤的觀念。內向性格不等於不好的性格,更不是成功交際的障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人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性格類型是在不同的氣質類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任何氣質類型都同時存在著積極的和消極的兩個方麵,這就決定了無論是內向性格還是外向性格都既有優點,又有不足。性格內向的人隻要發揮性格類型中的優點,揚長避短,同樣可以成為交際中的高手。
世界上許多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如新中國首任外交部長周恩來、前外交部長錢其琛、前蘇聯外長葛羅米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等人,都不是那種性格外向、口若懸河之人。但是,這一點不僅沒有妨礙他們成為對交際能力有著極高要求的職業外交家,而且,他們那不凡的氣度、高雅的談吐、敏銳的思想、一針見血的精辟論斷,反倒給他們增添了無窮的個性魅力。而一向以性格外向、氣勢逼人著稱的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講時,撿起皮鞋敲打講台的拙劣行徑卻給世人留下了粗俗、鄙陋的印象,成了世界級的笑柄。通過這些偉人的例子,我們可以明確這樣的觀點:外向型性格並不一定就是優良性格,內向型性格也並不一定就是不良性格。那種認為隻有性格外向、口若懸河的人才會具備較強的交際能力,而“性格內向”與“不善交際”之間應該劃等號的觀點,不僅在理論上是錯誤的,而且與客觀事實也是不相符的。盡管性格類型對交際狀況會有這樣那樣的影響,但它對善不善於交際以及對交際能力的強弱卻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性格內向的人要想成功地交際,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性格優勢,同時也要努力改變性格中的不足。這裏,首先要明確一個基本問題,任何一種性格的形成都受到遺傳和環境兩方麵因素的影響。性格雖然不是不能改變,但俗話說的好,“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性格類型同樣也不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性格內向的人總是按照自己在特定心態下附加的聯想意義來解釋外界事物,因此,他們比較習慣於沉浸在個人的精神世界中,日久天長,便逐漸養成了沉穩踏實、喜歡思考、耐心謹慎、自製力強、平易近人、堅韌文靜的優良品質,但有時也有敏感多疑、心緒消沉、膽小軟弱、固執拘謹、因循守舊、精神怠惰、行動遲緩的特性的不足之處。性格內向的人與其總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本性,倒不如調整自己的不足,充分利用本身的優勢。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男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可謂是眾所周知,他的一生中,便充滿了爽朗與抑鬱、坦率與孤僻、果斷與徘徊等矛盾重重的表現。但他最終都戰勝了自己,戰勝了性格不足,成為頑強不屈、鬥誌旺盛的人。其實,性格內向的人的某些性格不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有它的兩麵性。比如,性格內向的人的一個明顯弱點就是膽小和軟弱。但是,對許多性格內向的人而言,膽小與軟弱又是以遵紀守法、與人為善和沒有粗魯性的攻擊言行表現出來的。人們在與這些性格內向的人相處時,會更有安全感,沒有心理負擔。不僅如此,對於性格內向的人而言,善良與溫柔等性格特征可以向更堅韌的方向發展,這是另一種剛強、另一種勇敢,即不求在場麵聲勢上壓人,而是以委婉迂回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目標。大家一定都知道為了使印度人民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的英雄甘地吧,他進行了長期艱苦的和平抗爭,並最終使國家獲得了獨立。在他身上不是同樣洋溢著令人折服的性格魅力嗎?在現實生活中,性格內向的人往往少言寡語,不喜歡鋒芒畢露,是個很好的傾聽者,絕少出現言多語失的情形,因而,他們往往比那些快嘴快舌的所謂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博得其他人的信任,大夥有什麽話也更願意對他們講。所以,性格內向的人的口碑大多較好,所交的朋友也往往都是知心朋友。
除此而外,性格內向的人一般也不如性格外向的人那樣東跑西顛,玩伴相對少一些,因而,他們可以有較多的時間更冷靜、更客觀、更深刻地觀察與思考問題。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往往要比性格外向的人更獨到,想象能力也更強。隻要肯發現自己的優勢並充分發揮,那麽,性格內向的人不同樣也是交際的成功者嗎!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樹立信心、堅持信念。其實,許多性格內向的人的問題也往往出在這裏。他們缺乏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自己先在思想上否定了內向,否定了自我,自己為自己製造了一個思想的枷鎖。試想,一個對自己如此缺乏信心的人,我們又能指望他辦成什麽大事呢?總之,讓性格內向的人變得熱情奔放、激情蕩漾、口若懸河、高朋滿座是既不現實也無必要的。那麽,不如學著做一個不熱情奔放卻見解精辟,不激情蕩漾卻韌性十足,不口若懸河卻一語擊中的,不高朋滿座卻左右逢源的內向的人吧!
內向人的心理解析
世人大多不喜歡和性格內向的人說話,原因是內向的人不愛說話。其實世人不知,很多性格內向的人渴望別人和他說話,或者是先跟他打招呼。既然內向的人不會先打招呼,所以需要別人的主動;既然性格內向的人不會調動現場的氣氛,所以需要別人來搞活氣氛。
性格內向的人心裏不見得話比別人少,隻是他們不愛多說話,比較喜歡獨自思考而已。當大家聊的熱火朝天時,性格內向的人也許比任何人知道的都多,但是他們不想談這些,因為大家聊的許多話題他們都知道,“何必再說呢?”,這是內向人的想法。他們倒喜歡和別人聊一聊比較陌生的話題,比如對方不了解的事情,或者願意聽聽他們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性格內向的人有的不愛打招呼,其實他在心裏已經和別人打過招呼,隻要注意他的眼神就可以發現。他不是要說一句“你好”或者“吃了嗎”才算打招呼,他有他的方式:微笑或點頭。
人們大多對人有不一樣的說話標準,跟性格外向的人說話時話就多,遇到性格內向的人時幹脆不說話。相反,內向的人對人是平等的標準,他對誰都是要麽說話要麽不說話。
可能很多人身邊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景:一個外向的人會在平時與大家打成一片,但當大事發生時,很可能躲的遠遠的;而一個另類的性格內向的人,他雖然平時很少和大家接觸,但如果遇到原則性的問題或發生大事,他會突然站出來幫助別人,是很奇怪、另類,不是嗎?好多電影裏也反映了這樣的人,他們除了性格與眾不同外,其他沒有什麽不一樣,很可能比許多人都要善良、多情。隻是許多人用一種異樣的眼光在看他們而已。
人們視某些行為特殊的人為“另類”。他們寡言少語,不合群,行為費解,做事出人意料,然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們的嘴巴不常動,可是經常閃現思維的火花,大腦活動始終異常活躍!他們可以一邊計算一邊作詩,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唱歌;他們可能每天整理好自己的被子、書桌,但卻很少擦自己的皮鞋,衣服破了洞,直到一個月後才發現,他們的確另類。
內向人的改造法
雖然每個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內向和外向的特征,但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人畢竟是有區別的,那麽性格內向的你怎樣才能遊刃有餘的航行於更廣闊的水域呢?
1.忙的時候告訴別人
當性格外向的人看到你閱讀、寫作、思考之時,他們有時會認定你做這些事的原因僅僅是由於你沒有可以與之交談的對象,所以他們會覺得與你交談是幫你的忙。但事實上,這卻是在幫倒忙。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請一定記得在忙碌的時候告訴別人你不需要交談。你可以給別人一些視覺上的提示,例如關門。或者口頭上通知別人,例如:不好意思,我現在急著要把這個趕完,我過會兒再找你可以嗎?
2.盡量用語言表達你的想法
性格內向的你在思考時傾向於深藏自己的想法,一般不會隨便開口。問題的關鍵是,別人看不出你在思考。如果某人前來詢問你對某事的看法,而你沒有開口說出你心中的想法,他們會認為你對此根本不關心。
為了表現出你對他們的關注,你需要“大聲的說出你的看法”。其實就算最後你會改變主意,口頭表達一些大概思路也是沒什麽問題的。如果這些你都做不到,那就告訴別人你需要些思考的時間,例如:這個很有意思,不過我暫時給不出什麽建議。讓我再想一想,然後再告訴你。
3.意識到性格外向的人需要說話
因為性格外向的人依賴於外在世界,談話對他們來說就像呼吸般重要。他們需要“大聲”地對著別人思考,或者通過聊天來補充能量。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這正是與性格外向的人相處的最困難之處。同樣的交談能讓他們榮光煥發,卻讓你精神萎靡。但是一定要記得大部分的性格外向的人和你交談並無惡意。
內向的你對此有幾種禮貌的對策:耐心參與談話,在談話結束後獨處一陣來為自己“充電”;或者早點打斷談話,告訴別人自己有別的事情要做;甚至直接告訴別人“我很願意幫助你,但是我不確定我有此能力”。當然,交談對內向的你來說有時也是愉快的,盡量不要把愉快的談話當作問題看待。
4.別忘記社交活動
內在世界很美妙,而外在世界作為補充,也是很美好的。一定要記得勻出一點時間與人相處,並且利用好這些社交機會。在與人相處時,記住表現得更加風趣一點。人際關係是一種投資,不要因為怕麻煩而躲避它。你可以通過這些關係做更多的事情。可能你在開始時會感到不舒服,但很快就會學會如何處理和選擇,總能發現自己喜歡的人。記住不要花太多時間,如果你想到要在這方麵花很多事情,可能根本就不願意去做了。給自己一個低起點,每月參與一兩次社會活動。建立關係要花很長時間,一月兩次,堅持五個月比兩月十次的效果要好。
讓內向人生活充滿陽光的秘籍:
1.絕對不為自己與周圍人格格不入而抱怨、悔恨。
2.不管是在何種場合,臉紅、緊張、表達不流暢都不覺得丟臉,絕不因此而自責。
3.努力學習賺錢的本領,錢是一個人活著的根本,是做人的尊嚴。
4.有人嘲笑、怠慢自己,絕不因此而痛恨別人,而是要多反躬自省努力提升自己。
5.多從正麵看事物、想問題、做事情。
6.做生活的有心人,見好學好。
7.多讀各個領域的名人傳記,你會真正發現自己的價值及時代的趨勢。
8.要做回自己,努力愛自己,為自己而好好活著。
9.想說話的時候就大聲說話,別管那麽多。
10.不要一個人扛起所有的困難,積極尋找幫助。
11.盡力往光明的地方走,不參與、不接近、不看陰暗的人事。
12.求人並不可恥,可恥的是沒有人來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