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之行收獲是巨大的,慧空傳授的金剛禪定確實是修煉身心的不二法門。
方明打通奇經八脈後,武道修為暴漲。
回到方家,接到的第一個消息就是人事任免。
省武警總隊隊長歐漢升下課,一同下課的還有南都市公安局長武豐南。
歐漢升調任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看似平級調動,實際上是明升暗降。
官不在大,有權則靈,在省武警總隊當一把手和當個有職無權的統戰部副部長是兩碼事兒。
武豐南責悲慘的多,就地免職,調回原來的單位。
這個消息令南都市公安局沸騰了半天,南都市曆任公安局長都是老刑偵出身,武豐南一個搞政工的小白臉混上這個位置本就難以服眾。至於新任的公安局長,由副局長李延暫時代理。
代理是上級官員慣用的手段,坐在代理這個位置上,誰都想把那個“代”字給去掉,不得不小心謹慎,秉承上意行事。
這兩個消息都很要緊,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無效,對付方家最有效的就是司法手段。
法製在華夏國隻是一個傳說,很多情況下,領導一句話大過頭頂的蒼天。
華夏國的企業家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很多時候官商勾結隻不過是為了自保。
史文中通過公安部門正式立案,以非法傳播為由準備抓捕秦文芳。
可是就在南都市公安局代局長李延簽署逮捕令的第二天,香港的媒體爆出了重磅新聞。
南一飛老爺子旗下的《港報》雜誌刊登了對秦文芳的逮捕令,這在香港掀起了滔天巨浪。
香港不同於內陸,民主和法製早就深入人心,別的不說單單廉政公署就足以令很多國家和地區學習。
在這篇題為《華夏國民主法治走向何方》的文章裏,作者用沉重的筆法將此次事件解構為對新聞組自由和民主言論的壓製。文章的署名是老頑石,這是華夏國社科院院長潘天涵的筆名。
一般人很難了解華夏國社科院是做什麽的,這個表麵上的學術機構其實是華夏國的高級智囊,許多大政方針都出自這麽個機構,而社科院長潘天涵則是公認的奇才。
十四歲考入大學,二十三歲獲得博士學位,三十歲升任社科院院長。
頭腦聰慧,文章錦繡,更絕的是這個人還擁有著極其變態的智商。
策劃了針對美國的金融戰爭,成功的利用經濟手段製裁了南越,這些都是潘天涵的經典手筆。
“平生誰是經綸手,笑看風雲潘天涵。”前任國務院總理盧一生下了這樣的評語,在京城權貴圈能夠進入紫光閣擺宴席都不算什麽,最難的是能得到潘天涵的隻言片字。
這一次沉寂許久的潘天涵選擇港報撰寫了長達兩千字的論文,這篇論文言辭犀利,風骨冷峻,最令人振聾發聵的是最後的一段話:“當今改革步履艱難,沉屙泛起,究其原因還是人治大過法治,領導意誌大過法律!”
潘天涵這片文章一經刊登,立刻洛陽紙貴。
這片文章就事論事,可關鍵在於寫文章的人不簡單,寫文章的時機也耐人尋味。
西海陳家陳望道放下港報,緩緩的說了句:“潘天涵的這篇文章勢必會引發一輪風暴。”
燕京李家,李燕翔看完這篇報道,長歎一聲道:“還真小看了方家。”
“父親!”兒子李春雲不解道:“隻是一篇報道而已,史文中也是名門之後,我看未必。”
“你還是不懂政治。”李燕翔怒其不爭的笑了笑,留下一句話:“有些人的文章就是匕首和投槍啊。”
南川省委南苑,史文中背負著雙手站在一棵梧桐樹下。
秋風吹得梧桐樹颯颯作響,秋葉飄零,就連空氣也帶著難言的蕭索。
竹躺椅前方的小桌上,擺放著一張港報,老花鏡放在了一邊。
天上飄著細雨,史文中渾然不覺,隻是一個勁兒的圍著梧桐樹轉圈。
秘書小李和警衛目睹了這難以思議的一幕,卻沒有誰出聲。
終於,秘書小李忍不住了,他撐起一把傘,替史文中擋住。
史文中回轉頭,目光帶著深深的秋意。
秋意濃,秋意寒,秋意最傷人。
不怕白首,難耐心上秋。
“史書記,保重身體,這篇文章也沒- - -”話隻說了一半,小李發覺史文中的鬢邊不知道什麽時候鑽出一根刺目的白發,整個人也像是蒼老了十歲。
“小李,這些年謝謝你照顧我。”史文中神情黯淡,話裏帶著幾分離別。
“史書記,怎麽這麽說?”小李不明白史文中為什麽會這樣,他大膽的問了一句:“是不是中央有什麽新變動?”
“暫時沒有,可是以後就很難說了。”史文中的眼光從梧桐樹上收了回來。
史文中是個有能力有魄力也有雄心壯誌的官員,換做任何一個平庸的官員,都不會向方家這樣的豪門世家挑釁。
史文中做了,而且做得幹淨徹底,自始自終他都采取了主動進攻的態勢,咄咄逼人。
可是他低估了方家的能力,他更沒有想到方家竟然能夠請動潘天涵這樣的人物為自己代言。
華夏國正處於改革的風口浪尖,史文中針對方家的行動就是一場賭博。
既然是賭博,就無需後悔。
史文中長長的呼出一口氣,他的臉色恢複了平靜。
見他臉色好轉,小李再問道:“史書記,下午的會議。”
“下午的會議照常舉行。”史文中背著雙手,神情透著幾分冷厲。
既然已經不能回頭,何妨將頭頂的天一捅到底。
下午的常委會,史文中雷厲風行,決定繼續對秦文芳和舒牧雲實施抓捕行動。
秦文芳去了香港,舒牧雲可是實實在在的住在金煌方家,這一次史文中親自布置工作,將南都市公安局代局長李延和省武警總隊長陳鋒叫到跟前。
“史書記!”“史書記好!”兩人都有些不由自主的緊張,尤其是李延說話都帶著顫音。
兩人都是剛剛坐到一把手的位置,陳鋒還好些,沒有前麵那個“代”字。可是麵對史文中這樣的封疆大吏,兩人感覺無形的壓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史文中冷冷的望著兩人,神情冷峻的臉宛如滴水不掛的千丈懸崖。
“這次行動,隻能成功。”沒有等兩人開口,史文中揮了揮手道:“去吧!”
陳鋒和李延如蒙大赦,兩人走出大門,後背的衣衫都已經濕透了。
“吱呀!”門開了,秘書小李走了進來。
“是小李呀?”史文中一臉的笑容,非常和藹,小李從來沒有見史書記這樣笑過。
和剛才的蕭瑟秋意相比,史文中現在氣色清朗,就像春日晴空。
這一反一複,變化也太大了吧?小李吃驚的張大了嘴巴,想說什麽,最後什麽也沒有說。可是心裏的疑惑野草般瘋長,史文中現在的處境不妙,連潘天涵都發話了,為什麽他還如此的鎮定自若,難道局勢又有變化?
“小李,你是不是覺得我今天的神情很怪?”史文中主動開口,小李反倒不好說什麽,他局促的搓著手道:“史書記先前我是擔心你,現在看來- - -”
“小李,你覺得我和方家的爭鬥誰輸誰贏?”史文中一語驚天,小李跟了史文中四年,他從來沒見史書記像今天這樣和自己推心置腹。
“史書記,我說錯了您可別怪我。”
“放心,你把我看成什麽人了,難道連你一句話都承受不起?”
小李喉嚨“咕嚕”動了一下,吞了口水,大著膽子道:“從目前看來,您並不占優勢。方家畢竟是豪門大家,就像盤根錯節的老樹,而您有勇氣有魄力- - -”說到這裏,小李說了句連自己都吃驚的話:“史書記,我不明白您為什麽要這麽做,要是換個人- - -”
史文中笑了下,接著說道:“要是換個人,他肯定不會像我這麽瘋狂。在潘天涵都已經發話,高層輿論矛頭都對準我的情況下,我為什麽還要這麽做,難道我真的瘋狂了?”
這個問題正是小李想知道的,史文中袖手無言,笑而不答,他的目光越過灰色蒼茫的天宇,話裏透著玄機:“小李,連你都不明白,說明我的決定是對的。”
“對的?”小李愕然間,史文中又朝他高深莫測的笑了笑,出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