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一十二章 漢城之圍

1907年2月25日,當日本聯合艦隊再次被華夏太平洋艦隊全殲的消息傳開後,世界輿論嘩然,歐洲列國紛紛震撼不已,英國首相張伯倫公然宣稱:唐健是偏執的戰爭狂人,他不止一次的將遠東帶入充滿殺戮的境地中。

奧匈帝國皇帝更是叫囂,歐洲列國應該聯合起來,防止唐健這個遠東縱火犯將戰火波及到歐洲之上。

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甚至派遣使者前往歐洲,想要和歐洲列國詳談關於如何壓製華夏發展的事宜。

此時的歐洲已經已經吵成了一鍋粥,隻有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一直保持這緘默,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看來德國和華夏又達成了某項協議。

然而,當另一個消息傳到歐洲的時候,歐洲列國的爭吵就更加的激烈了,原因就是華夏的外交部長唐紹儀遍訪歐洲列國,隱隱表示出華夏將出兵攻打日本本土的消息,同時還“不經意”的透露,華夏願意和一起出兵日本的國家分享戰爭後帶來的利益,其中就包括分割占領日本。期間,華夏已經和北美洲的美國達成了軍事合作的消息不脛而走。

歐洲列國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鄙夷的譴責華夏和美國這兩個爆發戶,竟然臭味相投走在了一起,表麵上歐洲列國眾口一詞的對華夏和唐健進行指責,甚至還爆了粗口。

但是暗地裏,歐洲列國中的不少國家已經派人偷偷和唐紹儀的接觸,畢竟華夏和美國結盟之後,在遠東之上,起碼沒有那一個國家敢擅自動華夏,更不用說背後還有一個一直和華夏態度曖昧的德國了。

對於能夠白白得到這麽多的利益,歐洲列國自然是欣然而為,表示願意支持華夏進攻日本。

此時的歐洲列國絲毫不再懷疑華夏的實力,因為接二連三的對外戰爭已經充分展示了華夏強橫的海陸軍實力,以及表現了華夏各項先進的科學技術。

當歐洲列國將支援的兵力派遣到遠東之上的時候,恐怕華夏對於日本的戰爭都已經結束了,而那些承諾提供過幫助的國家自然能夠瓜分到一塊日本的國土,對於這樣不出力又能得到好處的事情,傻話才不會去做呢!

所以,在歐洲列國紛紛譴責華夏主動挑起戰爭的時候,實際上,唐紹儀已經和不少國家的大使接觸過了,其中就連意大利也表示願意派出一千精兵,趕赴遠東支援華夏。

其實唐健並不指望歐洲列國真的會派出援助來幫他,等到歐洲列國援助到的時候,恐怕來黃瓜菜都涼了,唐健要的不過是歐洲列國實際上的一個態度而已。

既然歐洲各國都采取了這種綏靖政策,那當然是唐健喜聞樂見的,那就意味著唐健可以放心的攻打日本而不會擔心受到其他國家的幹涉。

分割日本本土並不是唐健最想要的,唐健最想要的就是徹底的打垮日本,完全摧毀日本人的抵抗意識,讓所謂的大和民族不複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日本的國土由誰來占領對唐健來說並不重要。

既然這些不重要的可以換來歐洲列國的綏靖政策,唐健何樂而不為呢?

當聯合艦隊戰敗的消息迅速傳遞到日本本土的時候,日本國民在明治維新快速崛起後的優越感已經徹底的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的是對華夏接下來軍事行動的憂慮。

沒有聯合艦隊的保護,日本本土在華夏太平洋艦隊的麵前,就像是一個褪下長裙的少女,除了徒勞的叫喊以及掙紮外,隻能任憑華夏海軍蹂躪。

現在日本國民在惶惶不可終日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他們在朝鮮引以為傲的日本陸軍了,日本天皇在得知聯合艦隊全軍覆沒後,異常的震驚,海軍元帥山本權兵衛引咎辭職,海軍部的部分高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牽連。

同時受到牽連的還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明治天皇嚴令伊藤博文一定要堅守住漢城,如果漢城有失的話,那麽朝鮮全境就很有可能會全部落入華夏手中,而朝鮮就成為了華夏陸軍的跳板,到那時,隻需數量足夠的運兵船,華夏陸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從釜山跨過朝鮮海峽,在日本下關登陸本土。

日本天皇下達了全國進入一級戰備的命令,各種戰略物資被軍方囤積起來,日本從九州島到本州島內開始大量修築永久性工事,防備華夏陸軍登陸。

小到十五歲,大到六十歲的日本男性國民被緊急召集起來,經過簡單的訓練之後,拿起手中的簡陋的武器在本土之上準備層層阻擊華夏陸軍,整個日本籠罩在一片戰爭的陰雲之中。

1907年3月5日,一批特殊的運輸船在東海艦隊的護送下從威海衛朝朝鮮南部最重要的一個港口—仁川港駛去。

與此同時,黃海艦隊已經駛到了朝鮮海峽之上,徹底的切斷了日本自下關到釜山的海上補給線,現在在朝鮮上的日本就好像被困在一座孤島之上,在華夏海陸軍的重圍之下垂死掙紮。

1907年3月6日,休整了近三個月的入朝華夏陸軍在聶士成的率領下揮軍南下,雖然途中遭遇到了日軍的層層頑抗阻擊,但是,聶士成的十五萬大軍還是越過了臨津江,兵臨漢城城下,和漢城的近十三萬日本陸軍形成了對峙之勢。

雖然兩軍在漢城周圍進行了一些小規模試探性的攻擊,雙方各有勝負,但是雙方都很清楚,繼平壤之戰後的一場大戰即將打開。

第二天清晨,漢城北部率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炮聲,在聶士成的一聲令下,華夏陸軍的三個軍同時對漢城發動了總攻。

大島義昌將大部分的兵力布置在漢城以北,隻留了兩萬人固守仁川港,其中,大島義昌為左翼先鋒,寺內正毅為右路先鋒,大島義昌親自穩坐中軍,而野津道貫則率領兩萬人固守仁川港。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日軍因為海上補給線已被切斷,已經沒有了退路,所以背水一戰的氣勢剛猛,聶士成在兩百門火炮的同時炮擊之下,日軍士兵竟然絲毫不後退,依然從戰友殘破的身體旁爬起。

整個漢城的天空被熊熊的大火映紅,雙方的喊殺聲震天動地,濃密的硝煙籠罩在整個漢城的上空,延綿數十裏。

從空中的落下的炮彈如織,火猛風裂,直接燃燒到了漢城皇宮的邊緣地帶,附近大部分的草木被焚盡,隻留下可怖的黑色殘跡。

此時的日軍不戰是死,戰也是死!日軍殺紅了眼,渾然不懼華夏陸軍強大的火炮,率先對華夏第一軍發動的衝鋒。

擔任先鋒的華夏第一軍猝不及防,被日軍鑽了空子,瞬間人仰馬翻,不斷有人中彈倒在血泊之中。

但是這種局麵僅僅是持續了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後,兩翼的第三軍和第二軍包抄過來,直接粉碎了日軍的第一輪衝鋒。轉而第一軍順著敗退的日軍先鋒部隊奮起直追,打得日軍是抱頭鼠竄,戰局朝華夏陸軍這一麵傾斜。

然而,在第一軍士兵衝殺到一半的時候,日軍的火炮傾斜而下,華夏陸軍再次敗退,如此反複,兩方在狹窄的平原之上展開了拉鋸戰,雙方不斷有士兵倒在血泊之中。

此時的漢城皇宮之中早已經亂成了一團,原本守衛在皇宮的日軍大部分也都被抽調到前線,隻剩下一小部分的日軍仍然包圍著皇宮,防止朝鮮皇室人員逃跑,朝鮮皇宮中中的侍女和侍從四處亂竄,生怕戰火會波及在自己的身上。

此時在朝鮮國王的寢宮之中,隻有三個人圍坐在一起,一個是朝鮮國王李熙,一個是國王近臣李雋,還有一個就是美麗的朝鮮公主李愛妍。

顯然,此時的李熙已經被嚇的不輕,他的額頭上不時有汗珠低落,李愛妍則拿著一塊白色的手帕幫他擦拭汗水,並勸道:“父王,放心吧!華夏陸軍一定會幫我們趕走日本人的!”

朝鮮國王李熙點了點頭,其實他現在的內心裏不僅僅恐懼,還有興奮、高興、企盼、害怕、擔憂等種種截然不同的心情。

他企盼著華夏陸軍早一點趕走日本人,一想到朝鮮即將回到他的手中,他就感到一陣興奮和高興,可是一聯想殘暴的日本人,他在擔憂日本在兵敗的時候會不會衝進皇宮殺掉皇室人員,當然包括朝鮮國王李熙自己。

當年的閔妃就是被一個日本浪人衝進皇宮當場砍殺,並且還焚屍滅跡,現在的皇宮守備鬆懈,李熙真的很擔心會不會有哪個發瘋的日軍士兵闖入皇宮大肆屠殺皇室成員?

李雋同樣有這樣的擔心,從他心緒不寧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來,寢宮之中唯一淡定從容的就隻有李愛妍了。

李愛妍輕柔的撫摸著微微隆起的肚皮,在心裏柔聲道:“小寶貝,不要害怕,你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連日本的聯合艦隊都可以打敗,他一定會來解救我們,解救朝鮮百姓的。”



PS:今天的第二更。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