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零八章 紫禁城之戰(二)

梁士詒抹了一下眼淚,說道:“大帥,那平穀和玉田的兩萬大軍根本就抵擋不住朱連傑大軍的攻勢,特別是他們那個由孫傳芳率領的先遣團,剽悍之極,隻用一個團的兵力就將我們一個師給打的四散而逃!”

袁世凱聽到這裏後,驟然覺得渾身無力,雙目無神的癱坐了椅子上,他很明白現在的處境,如今北京三麵被圍,憑借北京城中的這點兵力,根本就不足以阻擋氣勢如虹的南方軍。

他的那個中心開花的計劃也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就算後續的援軍趕到也無法挽回此時的局勢,隻怕那時這北京城早就落入了南方軍之手了。

“咳咳……”袁世凱再次猛烈的咳嗽起來,梁士詒趕緊找到一個手帕遞給了袁世凱,誰知還沒遞到袁世凱的身前,袁世凱就“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梁士詒大驚,連忙上前一步,問道:“大帥,你怎麽了?大帥!”

此時的袁世凱已經麵如金紙,剛剛的那個晴天霹靂讓他氣血上湧,這才一口氣沒有勻上來,吐出一口鮮血。

袁世凱虛弱的說道:“馬上收拾東西離開北京城,順昌平沿著張家口進入內蒙!”

“是,大帥!”梁士詒趕緊下去命人收拾東西,準備撤離北京城。

袁世凱此時心裏很明白,此時不走的話必定會被圍紫禁城,那麽他苦心經營數年之久的局麵瞬間就會破滅。

逃到蒙古之後再轉道進入山西、陝西,那裏有他提前留的後路,隻要他能夠順利進入山西、陝西,那麽他就可以依仗當地地形複雜,依托有利地形和南方軍繼續抵抗到底。

到時候再收集各部,那麽南北之戰還可以再打上幾年,畢竟袁世凱有二十餘萬北洋新軍,隻要袁世凱在位一天,那麽這二十多萬北洋新軍就可以退居西北數省,和南方軍劃界而治。

袁世凱對進來的梁士詒說道:“準備好了沒?”

梁士詒答道:“都準備好了,馬上就可以走了,不過,唐紹儀似乎有話對您講啊!”

“讓他進來吧!”袁世凱擺了擺手。

“是!”梁士詒答道。

少頃,唐紹儀一臉憂色的趨步上前,問道:“大帥,你真的要撤離北京城?”

這時,袁世凱臉色漸漸恢複了血色,緩緩站起來,苦笑道:“少川,軍情危急,此時不走,恐怕會折戟於此了。”

唐紹儀問道:“那這城中的數萬新軍呢?”

袁世凱痛苦的說道:“此時此刻,唯有丟車保帥了!”

唐紹儀咬著嘴唇點了點頭,說:“好吧,大帥,我知道了。”

“但是,我有個請求,我希望能夠留在北京城,繼續指揮城中新軍,為大帥爭取脫困時間。”唐紹儀淡淡說道。

袁世凱聞言,心中頓生感動,在這危困之際,他的其他幕僚都是想著如何隨他一起逃離北京城,唯有唐紹儀一個人願意留下來獨擋氣勢洶洶的南方軍。

袁世凱眼睛微紅,此時此景,唐紹儀的重義讓他微微動容,每個人都知道留在北京城意味著什麽,一旦南方軍破城,作為北京城新軍主官的唐紹儀絕對是凶多吉少。

唐紹儀這是用自己的性命來幫助袁世凱爭取脫困的時間,袁世凱知道唐紹儀已經抱定了必死之心,多言相勸也是徒勞。於是袁世凱緊緊握住唐紹儀的雙手,感動的說道:“少川,謝謝你了!你要多加保重啊!”

唐紹儀木然的點了點頭,同時心中歎道:“慰亭,我這也算是報答了你的恩情了吧!”

袁世凱說完,在梁士詒的攙扶下朝門外走去,大門口已經停好了裝滿金銀細軟的馬車,一字排列足有上千米之長。這些都是大清朝國庫中僅存了金條和白銀,是袁世凱準備東山再起的資本之一。

唐紹儀早年留美,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歸國之後曾在天津稅務衙門任職,隨後即被委任為駐龍山商務委員,即駐朝鮮漢城領事,在朝鮮期間,當時作為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袁世凱曾對他極盡照顧。

在結束了出使朝鮮近十年的外交生涯後,袁世凱便被擢升為內閣總理,手握大權的袁世凱開始重用唐紹儀為天津海關道,並將唐紹儀視為自己的心腹之一。

唐紹儀重情重義,袁世凱對他又有知遇之恩,所以,他覺的在這個最後的時刻應該為袁世凱做點什麽,至少這樣,他的心裏會舒服一點。

看著袁世凱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視野中,唐紹儀微微談了一口氣,暗暗道:“這也許是曆史的必然,大清注定會消亡在袁世凱的手中。”

此時袁世凱隻帶了一千人左右的護衛隊,其他的北洋新軍則全部劃歸唐紹儀指揮,唐紹儀坐鎮總理府,命令全軍固守北京城,為袁世凱多爭取一點時間。

就在袁世凱的馬隊剛出北京城的時候,南方軍的三路大軍幾乎在同時趕到了北京城外,近七萬南方軍將北京城包圍的水泄不通。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袁世凱已經逃離北京城的消息傳遍了北京城,上午那些還願意和北京城誓死存亡的北洋新軍將領們紛紛開始動搖起來了。

一些人甚至已經開始著手收拾細軟,準備臨戰之前趁亂逃跑,更有甚者,幾個守衛城門的北洋新軍守將開始商量投誠的事情。

畢竟此時北京城中滿打滿算隻有四萬新軍,而圍在北京城外的南方軍精銳足有七萬之眾,近兩倍之敵,力量對比懸殊,幾乎沒有多少人相信北洋新軍能夠守住北京城。

落日西沉,北京城外旌旗獵獵,七萬南方軍嚴陣以待,隻要主帥一聲令下便可以隨時攻城。

不過,唐健遲遲沒有下達最後的總攻命令,原因是紫禁城乃明清兩朝古都,是中國大地上存數不多而又保存完好的古城,況且紫禁城、頤和園等地之中有無數的華夏珍寶,唐健並不像看到這些華夏珍寶毀在他的炮火之下。

所以,唐健從上午開始就對城中的守軍做起的政治攻勢,凡是願意棄械投降的他表示既往不咎,願意參加南方軍的他表示歡迎,願意回家種田的,他可以發送路費。

這一次的對峙一直持續到入夜,兩軍氣氛緊張,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自戊戌政變後的最大一次對紫禁城的軍事行動。

這一夜注定不會平靜,不管是城中的北洋新軍還是城外的南方軍都分外緊張,兩方隻有一方稍有異動,整個北京城就會陷入戰火之中,一場血戰在所難免,北京城中的老百姓躲在自己的家中祈禱這場戰火能夠避免,不然整個北京城就會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紫禁城,光緒帝的寢宮。

此時光緒帝神色寂寥的端坐在寢宮的窗台處,眼睛出神的眺望著蒼穹之中的一輪殘月。

不知道是不是連上天也感覺到了整個北京城中的肅殺之氣,就連那輪殘月散下的光輝都顯得異常清冷。

不知道為什麽,越到這個時候,光緒帝的內心就顯得越加平靜,北京城即將陷入戰火,他夢想中想要振興的大清王朝的希望也注定會在這一夜泯滅。

光緒帝此時身邊幾乎沒有一個他倚重的人了,梁啟超、譚嗣同,曾經他最看重的兩人,死的死逃的逃,就連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康有為也生死不明,整個紫禁城中唯有他的老師還陪在他的身邊。

已經年過古稀之年的帝師翁同龢,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來到光緒帝的身邊,柔聲道:“皇上,您現在還在執著麽?”

光緒帝回頭起身,將翁同龢攙扶到自己的身邊坐下,苦笑道:“嗬嗬,執著?我執著了這麽多年了,到如今還不是一場空。”

翁同龢已經老了,古稀之年的他看的比其他人更透一些,這位“中國維新第一導師”,曾幫助光緒帝擬定並頒發了《定國是詔》的帝師已經將政事看的輕如鴻毛。

翁同龢淡淡道:“皇上,您是生不逢時啊,倘若皇上生在康乾盛世,必定是位彪炳古今的一代明君。可是,皇上可生在了內外交困的亂世,老佛爺霸占朝綱數十年,雖然借唐健之手除掉了老佛爺,可是前驅虎,後卻迎來了狼,皇上的中興之夢注定無法成就,唉,可惜了啊!”

光緒帝聞言,撲在翁同龢失聲痛哭,光緒帝無時無刻不想著抵禦外辱,富國民強,做一代中興明君,可無奈大清已經是風雨飄搖,就像一個年邁老人走入了末路,就算他再怎麽努力也是枉然了。

光緒帝幽幽的問道:“老師,你說唐健能帶著大清子民驅除列強走上強國之路麽?”

翁同龢沒有直接回答,隻是歎道:“唉,大勢所趨啊,希望唐健不要成為第二個袁世凱啊!”

就在這時,北京城外突然火光四起,槍聲大作,震天的喊殺聲由遠及近,是南方軍攻城了!

光緒帝喟然長歎,說道:“老師,已經開始了啊!”

翁同龢盯著遠處的火光,微微笑道:“嗬嗬,是啊!這大清注定會在今夜滅亡!”

光緒帝深深吸了一口氣,對翁同龢說道:“老師,希望您能夠陪學生走完最後一程,好嗎?”

翁同龢爽朗的一笑,說道:“哈哈,老臣已入古稀之年,生無可念,今日能陪皇上走到最後也是老臣的福氣啊。”

光緒帝感激的看了翁同龢一眼,然後將他慢慢攙扶起來,最後兩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了紫禁城數百年的宮闈之中……

PS:今天的第一更!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