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四章 肝膽昆侖

“你…你…說…什麽?外蒙要獨立?”光緒帝仔細閱讀了奏折上的內容後失聲道。

袁世凱陰惻一笑:“是的,皇上,現在外蒙要獨立啊!”

外蒙要獨立的消息一傳到朝堂之上,朝堂之上立刻就炸開了鍋,大部分人的意思是不願意讓外蒙獨立,隻有一小部分人搖頭沉默執保守意見。

袁世凱站在光緒帝的身旁,俯視著朝堂下議論紛紛的爭論聲,特別是聽到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對於外蒙獨立反應最為強烈,說什麽“國土不可分,獨立不可為!”這樣話後,袁世凱眉頭微微一皺,似乎極為不悅。

隻聽康有為怒道:“袁大人,你就這樣直接遞奏章有為尊卑吧!”

袁世凱聞言,隻是冷笑一聲,便從台上慢慢走下,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光緒帝同樣氣得不輕,剛剛袁世凱的行為大逆不道,可以等同於謀反了,不但敢在養心殿上大搖大擺的坐著,還忤逆犯上,直接將奏折遞到光緒帝的麵前。

袁世凱步步緊逼,問道:“怎麽樣?皇上,外蒙獨立,您覺得如何?”

光緒帝雖然生氣,卻隻剩隱忍著說道:“這個容朕再想想吧!”

“想想?”袁世凱冷哼一聲,“要是外蒙的騎兵打到紫禁城來,到那個時候看皇上怎麽想?”

聽到袁世凱這種赤 裸裸的威脅,光緒帝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明明自己是這大清的皇帝,可在袁世凱的麵前,他連反抗的權力都沒有。

康有為一步上前,怒道:“袁大人,這外蒙乃我大清疆土中的一部分,豈能說獨立就獨立呢!難道大人的數十萬北洋新軍是紙糊的麽?”

袁世凱臉色鐵青,說道:“如今南方叛軍未除,數十萬北洋新軍都屯紮在長江以北,哪裏還有多餘的兵力拱衛京畿,而那外蒙鐵騎勇猛彪悍,恐怕以北京的兵力是無法阻擋的。”

“你這是信口雌黃,想我堂堂天朝上國,難道連抵禦外蒙騎兵的兵力都沒有麽?”康有為怒氣衝衝的說道,袁世凱這樣說分明是想要挾光緒帝。光是直隸省內至少有袁世凱的嫡係北洋新軍五萬餘人,怎麽可能連外蒙區區幾千的騎兵都打不過呢?

袁世凱拂袖轉身:“那就是皇上不相信我了,那好,我袁世凱今天就把這兵權給交出來,讓有能力之人率領新軍擊退唐健叛軍,然後剿滅外蒙的分裂分子,如何?”說完,袁世凱徑直朝大殿門口走去,看樣子是想就這樣一走了之。

殿中的眾位文武百官紛紛拉住袁世凱,然後一起跪在光緒帝的麵前,哭道:“皇上啊,要是沒了這袁世凱,這南方八省的叛軍遲早會攻入北京城的,不能在袁世凱剛剛收回河南、安徽兩省就要革去他的元帥職務啊,這不是給他人落下兔死狗烹的口實麽?”

“對啊,縱觀大清,隻有這袁世凱一人能夠平定時局啊!皇上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啊!況且這外蒙年年旱災鼠害,朝廷也為之花費了不少銀子,再說,外蒙土地貧瘠,實在也沒有什麽可取之地啊,他要鬧獨立就獨立吧!我堂堂天朝上國是不會在乎這點土地的!”

光緒帝滿耳之中都是為袁世凱求情的話,袁世凱這招叫欲擒故縱,明明知道現在北洋新軍已經差不多淪為他袁氏的軍隊了,除了他,還有誰能夠指揮的動,要是把這袁世凱給革職了,這北洋新軍萬一發生兵變,他連著傀儡皇帝都做不了。

光緒帝神情尷尬的勸導:“這…袁大人不必置氣,你乃大清的股肱之臣,豈能就此撒手不管,這大清還要靠袁大人呢!”

袁世凱回頭,冷哼一聲:“那皇上,對於這外蒙獨立的事情?”

光緒帝訕笑兩聲:“剛剛朕不是說朕隻是想要考慮一下麽?剛剛聽到眾位大臣分析利弊,朕覺得還是袁大人所說言之有理啊!所以朕同意袁大人準許外蒙獨立的建議了!”

“哦,那謝謝皇上了,老臣也希望皇上能夠理解我袁世凱對大清的一片赤誠之心,現在最緊要的是要剿滅南方叛軍!”袁世凱回頭叩首道。

康有為痛心疾首的看了一看光緒帝,隻能夠在大殿之上深深的歎一口氣。

光緒帝神色寂寥,失神道:“諸位大臣有事上奏,沒事退朝吧!”

當司禮太監剛剛說完“退朝”之後,光緒帝便對身邊的一個太監說道:“朕太累了,撫朕回去休息!”

袁世凱目送光緒帝的背影消失在卷簾之中,冷冷的微笑了一下,微笑之後帶著一絲猙獰。

這時,養心殿上的文武百官開始漸漸散去,大部分人對今天外蒙獨立這件事十分麻木,嗬,隻要有官做,又有銀子收,管他獨立不獨立立,隻要這袁世凱保衛好這-這北方的安全就行了,大部分人是這樣想的。

隻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人隻能對這種分疆裂土的行為苦笑兩聲,他們十分無奈,明明知道這是袁世凱出賣國家利益給俄國,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畢竟,這兵權還是在袁世凱的手中。

待眾人散去之後,袁世凱走到康有為的身前,笑道:“怎麽了,康大人,還在想不通麽?”

康有為鄙夷的看了袁世凱一眼,冷哼道:“我看你比那唐健還要亂臣賊子,起碼他唐健不會出賣國家利益,而你袁世凱,不僅將東北割讓給了俄國,現在又要讓外蒙獨立,連傻瓜都看的出來,這外蒙獨立怕是你和俄國人秘密協議的結果吧!”

袁世凱笑著鼓起掌來:“嗬嗬,不錯不錯,袁某實在是佩服康大人啊,這朝堂之上有誰會看不出來?唯有你,康有為一個人敢說出來!哈哈!”

康有為氣的臉色發白,吐出一口濃痰釘在地板之上。

袁世凱臉色微微變了一下,緩緩道:“康有為,你不要以為我不殺你就是怕了你,我是看你對我還有用處,要不然……”說著袁世凱語氣陡然變冷。

康有為絲毫不懼,笑道:“我對你還有用處,怕是皇上對你用處更大吧!如果有一日,連皇上對你都沒有了用處,你連皇上也會一起殺了麽?”

袁世凱隻是冷冷的看了康有為一眼,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片刻之後,袁世凱拂袖而去,空氣中傳來袁世凱富含殺機的回音:你那個徒弟的廢話比你還多,但是,他卻沒有你這麽有用處,以為躲在上海的英國租界我就奈何不了他了麽?哈哈!

康有為失聲道:“啊?卓如(梁啟超字)!”

……

上海英國租界,“申報紀聞”報館。

此時的報館內已經亂成了一團,大小職員正在忙碌著收拾報館裏的資料準備逃離,而梁啟超和譚嗣同兩人正在總編室中密談。

梁啟超焦急道:“複生啊,我已經聯係好了商船,今天晚上就可以在黃浦江碼頭乘船南下,投奔唐司令了。”

譚嗣同不緊不慢的給梁啟超泡上一壺茶,說道:“卓如,我們為何要逃?這報館可是我們的陣地,陣地在人在,陣地失人亡!”

梁啟超勸道:“現在孫萬齡將軍的三個師已經安全撤回了南京,如今這袁唐二人是真正意義上的隔江對峙了,而這上海也會成為前線之一。以我們當初抨擊揭露袁世凱的醜行來看,這袁世凱定然不會放過我們,我們不如轉移陣地,在南方繼續發行報紙,完成我們未竟的事業!”

譚嗣同笑了笑,轉身從背後的櫥窗之後拿出幾樣物品,輕輕放在桌上道:“卓如,這些銀票是我們以後重建報館的經費,這封信是我寫給我的父親,他如今已經在唐司令的麾下效力,請你轉交給他。”

“你真的不走?“梁啟超眼中隱隱有淚花,他知道留在上海會是個什麽結局,十之八九會被袁世凱抓住處死的,“我們可是一起來上海,我們也要一起走啊!”

譚嗣同大笑一聲,眼中露出決然的神色:“我等千辛萬苦實行維新變法,無奈那袁世凱不僅竊取了變法果實,更是以變法功臣自居,把持朝綱,陷害忠臣,實在是可笑可歎啊!如今南北雙方輿論之戰激烈非常,袁世凱收買了大量窮酸黴丁為其歌功頌德,對南方義軍大潑髒水,企圖混淆視聽,此時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以一種壯烈的姿態來正視聽!我也希望用我的熱血,號召起更多的有誌之士一起加入反袁鬥爭的隊伍中。”

譚嗣同又道:“放心卓如,我們現在是在英國租界,那袁世凱的新軍還不一定進的來呢!”

“可是……”梁啟超還想再說什麽。

“沒有什麽可是的了!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譚嗣同慷慨道,“希望卓如能夠理解我的苦心!”

梁啟超收好譚嗣同交給他的兩樣東西,然後深深回望了譚嗣同一樣,便頂著月色直奔黃浦江碼頭。

1903年1月15日,袁世凱收買上海英國租界的巡捕,於十五日晚在“申報紀聞”報館抓住了南方輿論領袖之一的譚嗣同。

十八日清晨,經過連夜的審訊,最終清政府以“勾結叛黨,亂發報文,混亂視聽,罪同謀反”的罪名在黃浦江邊將譚嗣同槍斃處決。

臨刑之時,萬人空巷,黃浦江兩岸站滿了前來送行的群眾,當處決的槍聲響起時,黃浦江兩岸哭聲震天,群眾紛紛跪倒在地,以一種最淳樸的姿態來祭拜這位英雄。

行刑之後,當地的富商重金賄賂了北洋新軍的行刑官,從黃浦江畔要回了譚嗣同的屍體,在為譚嗣同收殮屍體的時候,人們從他的懷中找出一首絕命詩。

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

PS:今天的第一更。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