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唐健奉旨上朝,參與文武百官的早朝。北京的春天依然有些陰冷,特別是像這樣的早晨,天蒙蒙亮的時候,唐健就開始準備上朝官服,對於唐健來說,這是第一次參與直接麵對這個時候大清最高統治者的早朝。
早朝的地點是養心殿,自從慈禧垂簾聽政之後,文武百官的上朝地點便該在此殿。唐健一大早,跟著一大群官階不同的文武百官從宣武門開始入朝。
文武百官大多數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年輕的一點也是三十歲的中年人,少有像唐健這樣二十來歲的京官,唐健在這一圈人中顯得特別的突兀。
所幸,從玄武門進入紫禁城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隻不過唐健還是被一路上奢華的宮殿所震撼。後世的故宮雖說唐健也來過不少,但那些多是後世仿製的,其實不是算紫禁城的原貌,進到紫禁城唐健才發現什麽叫真正的奢華,什麽叫做皇家生活。
鎏金琉璃磚瓦,朱紅朝柱,宮殿兩旁銅質的玄武朱雀,青銅雕塑、精致瓷器,到處顯現的是一片珠光寶氣,顯示著皇家的威嚴。
很快的,眾百官來到了養心殿的大殿上等待,因為皇帝和太後沒有來,眾大臣也在開始閑聊,無非是什麽時候納了新的小妾,誰家的黃毛鸚鵡會講人話。另外幾個翰林在打著哈欠流鼻涕,一看就知道鴉片抽多了。
隻有少數的幾個大臣在談論著國事,唐健轉頭看去,原來是兩廣總督張之洞和南洋大臣劉坤一等幾位洋務派的大臣在一旁討論著。
唐健暗歎一聲,清朝的大臣中也就幾個人算的上是辦事的。
這時,司理太監扯著尖銳的嗓子叫道:“皇太後,皇上駕到!”
眾大臣立馬停住談論,站在各自自己的位置,拂下兩袖跪倒在地,齊聲道:“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光緒帝坐定後看了眼簾後的慈禧,慈禧微微點頭,光緒這才說道:“眾臣平身!”
眾大臣應道:“謝皇太後,謝陛下隆恩!”
然後,眾大臣“刷刷!”一起站起來,分列兩旁,微微低著頭。唐健心中歎道:“這就是清朝的早朝啊!和自己想象中一點也不一樣。”唐健斜眼瞄了一下端坐在巨大牌匾“中正仁和”下地龍椅上的光緒。
光緒帝比自己相信中的要年輕,麵目清秀,隻不過麵色蒼白,眉目中有一種不符合他這個年齡的陰鬱,隱隱中有病態。
唉,做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也真是過窩囊的。
光緒帝掃視了一下殿下的大臣,問了句:“眾大臣可有事要奏啊?”說話的同時看了一看幾位都察院的大臣。
幾位都察院的大臣心中一驚:“難道那幾位舉子胡鬧上書的事情皇上知道了。”雖說現在是慈禧老佛爺說了算,但皇上還有有處置幾個大臣的事情的權力,當下幾位都察院大臣嚇的是冷汗淋淋。
這時,右邊的大臣隊列中,走出一人,朗聲道:“啟稟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唐健認識,這人正是兩廣總督張之洞,隻見張之洞作揖鞠躬道:“陛下,倭人欺人太盛,侵我東北為先,製造旅順慘案,依仗新建艦隊,先入旅順,再戰威海,雖我大清北洋水師浴血奮戰,無奈戰力孱弱,被日軍艦隊乘機打敗。現更是依恃武力,逼迫我大清與之強簽合約。那東洋日本乃東夷小國,本是我朝藩屬,卻依仗巨艦,侵我大清國土!現在北洋水師已失,望陛下準奏,重建我大清水師,保衛大清國土!”
光緒帝同樣痛恨日本,他沒有想到日本如此狂妄,本是藩屬之國,卻敢侵犯大清海疆。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花費無數的北洋水師竟然全軍覆沒。光緒深知現在大清處於風雲飄搖中,作為這個國家的皇帝,年少氣盛的他早就向一展雄略,實現中興之夢。
可是……..光緒帝心中歎了一口氣,轉頭看向了簾子後麵的慈禧。
其實此時的慈禧同樣心中氣惱,一向對自己俯首稱臣的東洋日本竟然敢犯大清之威,依仗船堅炮利,輕易侵占東北,最後還將北洋水師打敗了。
慈禧很生氣,因為日本打亂她的壽辰,讓自己重要的六十大壽也過的不安生。現在在合約中還要各占台灣和遼東半島。割讓台灣還忍的過去,可是日本人卻要割讓遼東。
遼東是什麽地方,是大清的龍興之地,遼東沒了,大清的根基就沒了。這叫自己如何去麵對駕崩的鹹豐帝啊。
而且,滿朝文武知道是自己用北洋水師的軍費去修園子,滿朝文武心中頗有怨言,雖然自己並不怕大臣們會做什麽,但自己的麵子子掛不出啊。小日本是蹬鼻子上臉,這口氣自己也實在咽不下去。
慈禧本來想說:“哀家準了!”但是並沒有說出口,她想要看下更多大臣的反應,所以當光緒投來詢問的眼光的時候,慈禧沒有說話。
光緒見慈禧沒有說話,隻能暗暗地攥緊了拳頭,額頭上沁出密集的汗珠。
張之洞仍舊站在遠處,等待著光緒帝的回答,可是很久,光緒帝依然是端坐在龍椅之上。一些舊臣眼睛流露出幸災樂禍的眼神: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漢臣,以為手中有了幾個工廠就了不起了麽?
這時,又有一個大臣走了出來,正是南洋大臣劉坤一。劉坤一上前一步,恭敬的說道:“太後,皇上,大清海疆遼闊,若無精兵巨艦守衛,恐怕日後不隻是日本這樣的彈丸小國敢侵犯我大清國土,就連南洋附屬之國也敢捋我大清虎須!新建海軍之舉,迫在眉睫,萬萬不能再拖!”
一些舊臣瞪著眼睛,吹著胡須罵道:“劉大人,你這些話怕是有些危言聳聽了。我大清堂堂天朝上國,南洋小國豈敢輕易動兵,有皇太後主政朝綱,爾等宵小,豈敢犯我國威?”
劉坤一麵部表情,突然跪倒在地,大聲說道:“往太後陛下批準!組建海軍之事,迫在眉睫!”
張之洞也隨著劉坤一跪倒在養心殿上,雖然他與劉坤一本有間隙,但組建海軍之事關係東南沿海穩定,刻不容緩。
其他洋務派的大臣紛紛跪倒在地,齊聲呼道:“望太皇太後,陛下批準!”,縱觀整個養心殿,有近一半的大臣跪倒在地,齊聲而呼,其中不乏一方大員,手握強兵之類的大臣,還包括北洋新軍總統袁世凱。
光緒帝依然緊緊地握著拳頭,這些大臣所言之事,他和何嚐不知,連東洋小國都敢侵犯大清疆土,作為大清朝的皇帝,雖然是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此時聽到幾位大臣的肺腑之言,內心澎湃,幾欲拍案而起。
就在這個時候,慈禧發話了,輕咳一聲:“這件事,哀家準奏了!”
光緒帝暗暗舒了一口氣,跪倒一片的大臣紛紛謝恩。
慈禧又說:“哀家也老了,也累了,這些事情還是叫給你們這些你年輕一點的人去辦吧!一定要重振我大清國威!”
劉坤一、張之洞紛紛叩首謝恩,一些大臣甚至感動地痛哭流涕。
慈禧說道:“眾臣子們也知道,大清跟日本打的這場戰花了不好的銀子,現在又有賠款,國庫空虛啊!”
張之洞早就聽出了慈禧的弦外之音,連忙說道:“老臣願意聯合江南士紳,捐贈部分銀兩,另外,大清一些官商合辦的工廠也可以為大清新的海軍獻上微薄之力!”
慈禧笑道:“這就好,這就好!大清有你們這些忠臣,中興有望啊!”隨後慈禧又問道:“那由誰來擔任水師提督啊?”
劉坤一、張之洞同聲應道:“由原北洋水師從二品總兵唐健擔任最佳!”
慈禧疑問道:“哦,唐總兵是哪位啊?哀家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啊?”
這時,唐健適時的站出來,上前幾步,跪倒在地答道:“卑職就是原北洋水師總兵唐健!”說完,微微抬了起頭。
慈禧微微眯了下眼,看清了唐健的容貌,心中想到:“此人長得其貌不揚,身體肥胖,看起來不像個可用之人。”,便說道:“為何要用此人,哀家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唐健要是心裏知道慈禧在心中這樣評價他,恐怕會暴走吧!唉,還是,這個胖子的身子惹得禍啊!
張之洞答道:“皇太後,唐總兵年輕有為,黃海一戰中,唐總兵以自製魚雷擊沉日艦‘吉野’號,又以十餘人之力,重創日本第二軍指揮部,日本的大山岩大將就是死在了唐總兵的手下!”
慈禧微微驚訝一下:“哦,果有此事?若是真的,那唐總兵真的是年輕有為,文韜武略,不愧是我大清將才!”
這時,李蓮英湊了上去,笑道:“老佛爺,這件事奴才也是聽過的。聽說這唐總兵是英國留洋回來的,還能夠自己造魚雷,聽說還能設計巨艦呢!現在大街小巷上都傳瘋了,說這唐總兵就帶著十一個人就把日軍的老窩給端了,可有趣了。”
慈禧嗬嗬的笑道:“沒想到,我大清還有這號人物,倒是哀家眼拙了,沒有發現。小英子,給唐總兵打賞。”
“喳!”李蓮英答道。
隨後慈禧又說:“不過,這唐健畢竟太過年輕,擔任如此要職,恐怕有些不妥啊!”
唐健知道這慈禧還在懷疑自己的能力,便微微一笑:“啟稟皇太後,臣有一事相求!”
慈禧道:“講!”
唐健說:“皇太後,卑職有辦法將遼東半島要回來!”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連堂堂的李中堂李大人都鬥不過這日本人,這唐健也太狂妄自大了吧!年輕人就是喜歡說大話。
唐健置之不理,繼續說道:“唐健原在此立軍令狀,如若收不回來遼東半島,卑職願意降職入獄!”
慈禧饒有興致的看著唐健一眼,覺得越來越有趣了,高興的說道:“好,隻要唐健幫助大清收回遼東半島!哀家封你為水師提督,正一品!”
唐健不緊不慢的說道:“皇太後,卑職還有一事相求!”
慈禧道:“準!”
唐健接著說:“希望太後先任卑職為外務大使,這樣卑職才有身份去遊說各國領事!”
慈禧笑道:“準了,準了!”
唐健再次跪下,笑著答道:“謝皇太後!”
除了劉坤一、張之洞等人眼中有點不可思議,其他的守舊大臣眼中盡是鄙夷之色,這個小子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每個人都等著唐健完不成許下的承諾然後鋃鐺入獄。
………………
兵貴神速,第二天,唐健利用新的外務大使的身份,開始在天津的各大使館遊說各國大使。
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沙俄就對東北有了強烈的占有欲望。沙俄皇室對土地有著一種近似瘋狂地渴求。沙俄疆域橫跨歐亞,然而歐洲沙俄在積極的尋求對外港口,無奈無力和歐洲列強爭霸。最後,把希望寄托了在遠東的不凍港,而日本割占遼東讓沙俄感覺到了利益受損。因而在唐健的遊說下,沙俄決定聯合其他各國,阻止日本割占遼東。
德國快速的崛起在歐洲引起了法國的恐慌,法國認為自己的霸權地位受到了挑戰,便聯合沙俄組成同盟,所以德國願意幫助沙俄謀取遠東利益,積極支持沙俄幹預中日的議和,讓俄國支持德國在東亞的擴張,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削弱俄法的聯盟。
法國同樣希望能在遠東得到更多的利益,並且覬覦台灣,而對日本並無好感,因而也支持兩國幹涉中日議和。
英國和美國因為各自的利益不同,並沒有參與到幹涉中日議和的事件中,全部宣布中立。
其實,這些不過是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唐健隻不過披了個說客的外衣,實際上自己並沒有出多大的氣力。
最後,便有了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三日,餓、法、德三國向日本政府發出通告:今日本國割占遼東,既有危害中國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讓朝鮮國之獨立有名無實,有礙維持遠東之和平,故今勸諭貴國確認放棄占領遼東半島。
並且限定日本十五天之內回複,最後還開始準備派遣軍艦駐守東北。
日本竭力想要保住議和成果,但三國態度強硬,英美兩國紛紛中立,再加上日本聯合艦隊在與北洋水師的海戰中同樣損失慘重,無奈,伊藤博文最後宣布歸還遼東,但要清廷用三千萬兩白銀贖回。
PS:今天的第一更,四千字大章,大家是希望兩千字兩更,還是四千字一更啊,順被求點收藏,還差一點就可以符合強推標準了,大家給點力,輕輕動下鼠標收藏下,強推就爆發啊,一天至少不低於一萬字的更新!大家給力,我也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