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七章 血戰威海(一)

一八九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日本大本營命令聯合艦隊擔任運送陸軍的護航任務。伊東佑亨接到命令後,於二十三日派軍艦到山東半島榮成灣一帶偵察登陸地點。

  榮成灣是山東半島成山角西南方的一個海灣,西距威海衛六十多公裏,灣口寬闊,能避強烈的西北風;灣為泥底,適於受錨;北岸有長約一千多米的沙地,汽艇可駛至離岸三米處,舢板可直接靠岸;沿岸丘陵起伏,適於掩護陸軍上岸。

  日軍遂選擇榮成灣內龍須島附近為登陸點,並計劃在一八九五年年一月十九、二十、二十二日由大連分三批運送陸軍登陸。

  一月十八日,伊東佑亨根據作戰計劃,派出嚴島、秋津洲、浪速3艘巡洋艦到登州遊弋,並進行炮擊,製造日軍準備進攻登州的假象,掩護日軍在榮成灣登陸。

  同時,派高千穗艦到威海衛港外,監視北洋艦隊行動。十九日中午,聯合艦隊主力護送第一批運送船十九艘,滿載第二師團一萬五千人由大連出發,於二十日中午到達榮成灣。由於灘多水淺,軍艦不能靠岸,運兵及輜重上岸均靠駁力,第一批陸軍登岸直到二十一日才結束。

第二批運送船載第六師團一萬人於二十一日到達,二十二日登陸完畢。第三批運送船於二十三日到達,當天登陸完畢。日軍共約三萬五千人,馬三千八百匹。

同年二十五日,大山岩抵達榮成,設立山東作戰司令部,開始準備向威海衛進犯。

與此同時,清廷方知日軍進攻登州是假,覬覦威海衛是真。然而,清軍主力已經駐守在奉天、遼東一帶。李鴻章急電山東防務的李秉衡務必扼守威海衛,等待援軍。

李秉衡電令清軍都統孫萬齡前往榮成白馬河阻擊日軍先頭部隊,孫萬齡接電迅即率軍踏雪東進,在羊亭遇到從榮成潰退而來的閻得勝,綏軍首領劉澍德也率兩營人馬前來助戰。三股清軍兵合一處,由孫萬齡統一指揮。

此時正值寒冬,天空之上飄起鵝毛大雪,枝疏林稀,在一片小樹林的背後,黑壓壓的匍匐著數百名清軍,在凜冽的西風下,人人凍得臉色通紅,須眉之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霜。

其中一個清兵搓了搓手,哈出一口氣,頓時眼前白蒙蒙的一片。旁邊的一個約莫十六七歲的少年問道:“王叔,那倭人真的回來麽?我聽說他們刀槍不入,是吃人的惡鬼,聽從旅順回到的張大哥說,他們在旅順殺了好多人,還挖出小孩的心肝吃,很恐怖的。”

被稱作王叔的清兵慈愛的摸了下少年的頭:“二狗啊,倭人也是人,有血有肉的,槍子過去也是一個血洞,沒什麽好怕的啊。前天在前麵我們還射殺了一個倭人的騎兵呢!孫大人說今天會有小鬼子的先頭部隊過來,我們今天就在白馬河這裏等著,打他個措手不及!”

清兵王叔心裏歎了一口氣,一個剛摸槍一天的毛小子就上戰場了,要不是咱大清的大軍還沒有過來支援,才不怕這些個小個子的東洋鬼子。

王叔拍了下二狗的肩膀,鼓勵道:“一會兒,一看見東洋人就拿起這些個土槍使勁的招呼他們,就像你跟你爹上山打野豬一樣。”

二狗舔了一下石頭,眼中露出期待的眼光,他奶奶的,該讓這些東洋人知道我們大清的厲害,我們也不是孬種,想欺負就欺負咱們。

這是,旁邊的山坡上摸上來一個人影,朝二狗這邊的前沿陣地爬過來。王叔一看,小聲驚呼道:“是孫大人,孫大人親自到前麵來了。”

孫萬齡笑了笑,低聲道:“兄弟們給我把眼珠子瞪大了,看見了東洋鬼子不要緊張,啊,放近了等我下命令再打!”

王叔眼睛有點濕潤了,這大清啊,還是有好官的。人人都說這當官的沒有一個好東西,打起仗來第一個跑,要不是那左誌超膽小怕死,率先逃跑,那東洋人也不會那麽快就越過鴨綠江跑到咱大清的地盤放肆。

還有那宋慶宋大人,每個人都說他去守著遼東沒問題,還不是短短幾天就連丟了九連城和鳳凰城。這大清啊,像這樣的當官沒有幾個咯。

這時,孫萬齡看向了王叔的這邊,眼中都是鼓勵,隨即做了一個手勢,示意好好守著,便爬向了旁邊的陣地上去了。

二狗興奮的低聲道:“王叔,王叔,那是咱們的都統孫大人麽?他剛剛摸了我的頭耶。”

王叔剛想笑,突然想笑的表情僵在了那裏,俯下身子,耳朵貼著聲響傳來的方向:“東洋鬼子來了!”

二狗又藏好了身子,在這寒冬的夜晚,手掌上竟然滲出了汗水,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前方的一片黑暗中。

果然,在多年參戰的老兵王叔的好眼力下,幾個帶著圓筒軍帽,踩著高筒軍靴著暗黑色軍裝的日本偵查兵冒著腰,成扇形向前搜索著,手中端著的是村田18年式單發槍,小眼睛警惕的向四周掃射著。

王叔摁下想要伸出腦袋看的二狗,低聲道:“等會兒,前麵的是東洋人的尖兵,大部隊還在後麵呢!”

身旁的幾個毛頭新兵都縮了下脖子,免得被日軍的偵查兵發現。

果不其然,前麵的幾個偵查兵在檢查了前方安全之後,嘴裏發出一聲奇異的叫聲,接著,連二狗都看到了後麵魚貫而來的大批日軍。

二狗握緊了一下手中的土槍,王叔再次低聲道:“等孫大人的命令在開槍!”

但是二狗遠沒有王叔多年的經驗,看到漸漸逼近的日軍,黃豆芽似的身板竟然因為緊張而微微顫抖。

東洋鬼子,終於來了!

就在日軍裏伏擊部隊僅有數十米的時候,孫萬齡一聲怒吼:“開火!”

聽到了命令的二狗率先跳了起來,端起土槍就開始射擊。

雖然清軍居高臨下,又是伏擊,但是在黑燈嚇火的情況下,由一些毛頭新兵率先開槍,完全是沒有準頭的。

在一陣急促的槍響之後,僅僅有幾個倒黴的日本兵撞到了槍口之上,倒地狼嚎。其餘的日軍在指揮官訓練有素的指揮下,紛紛舉起探照燈,朝射擊的方向照去。

伏擊的日軍頓時被突如其來的強光射得睜不開眼,長久在夜色中的潛伏,突如其來的強光刺激頓時讓清軍慌亂起來。其中竟然有人喊道:“不好,倭人厲害!”

孫萬齡心中一凜,終究還是新招來的新兵啊!當下躍出工事,朗聲道:“弟兄們,倭人的燈光不可怕,利用倭人的燈光,打他個措手不及!”說完,拔出五響哈乞開斯快槍,照著探照燈射來的方向來了一頓點射。

“嘭、嘭、嘭”幾聲急促的槍聲響起,剛剛還拿著探照燈的幾個日本兵應聲而倒。

清軍將士看到孫萬齡鎮定的就將幾個日本兵撂倒在地,紛紛舉起土槍和老毛瑟效仿孫萬齡朝探照燈的方向猛烈的射擊。

與此同時,僅有的幾尊德式克虜伯鋼炮的炮彈準確的落入前方密集的日軍隊伍中。“嘭、嘭”又是幾聲巨大的爆炸聲,枝幹上的積雪也紛紛被震落。在炮彈落地爆炸的中心處,幾個倒黴的日本兵頓時四分五裂,連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一聲。

清軍將士見日軍又遭重創,剛剛還躲在地上不敢露頭的幾個毛頭新兵也紛紛拔槍射擊,心中暗罵道:“他奶奶的,原來也是人肉長的的,我還以為是刀槍不入呢!”

“殺!”在一陣陣怒吼聲,因為清軍的有利地勢加上猝不及防的突襲,前方的大批日軍如同熟了的麥子一般,一片片的被收割倒地。

激烈的阻擊戰進行了近兩個小時,日軍被打死一名軍官、百餘名士兵,三名官兵當了俘虜,孫萬齡部僅一名哨官受傷,一名馬夫中彈犧牲。

二狗用槍指著一個日軍官兵的俘虜,押著他朝自己的陣地走去。誰料那個日本軍官看到押解自己的竟然是個毛頭小子,憤怒的罵道:“八嘎呀路!”

二狗知道這是東洋人罵的話,惱怒的舉起土槍的槍托照著日本軍官的腦袋就是一下,日本軍官的腦袋上頓時出現一個寸長的豁口,鮮血直流。二狗罵道:“我八你媽的逼,還不是一下就一個血口,老子以為你們刀槍不入呢!”

王叔在旁邊笑而不語!

…………………………….

白馬河之戰是甲午戰爭中陸軍將領孫萬齡以少勝多的首例,然而,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閻部卻不戰而退,率先撤走。劉部先是按兵不動,繼而借口上司有令調回,也撤軍西退。孫萬齡率一千二百多人孤戰無援,不得已撤出陣地,

一八九五年二月一日是舊曆正月初七。天寒地凍,北風呼嘯,漫天大雪。日軍過河以後,直向孫家灘東麵的護河大堤撲來。這時,埋伏在護河大堤樹叢中的一千二百多多人在孫萬齡的指揮下,用步槍和抬杆勇猛射擊敵人。

在隨後的七八個小時的激戰中,中國軍隊擊斃敵軍五百餘人,繳獲槍械479支,中國軍隊僅傷亡八十七名。雙方炮聲不斷,戰鬥十分激烈。

最後,孫不寡不敵眾,倉促撤退。同日,威海衛南幫北幫炮台相繼失守!

PS:寫這段的時候,心情是很激動,其實,在甲午時候,清軍的裝配是優於日軍的,不是打不過小日本,隻不過是清軍官員太過於腐敗。

可是,在那個時期依然有像孫萬齡這樣的熱血愛國將領,可是終究太少了,大家想不想讓孫萬齡成為唐健的手下啊,一起跟著唐健反攻日本啊?想的話就留個爪吧,順便求點龍套名啊!

還有,三千字大章啊!不要吝嗇手中的鮮花啊,嗬嗬,求收藏!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